【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园林古建筑修复装配支撑结构
本技术涉及园林
,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市政园林古建筑修复装配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古建筑是指具有历史意义的建国之前的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其包括民国时期的建筑。在中国,很多古镇以及大部分的大城市还保留着一些古建筑。中国古代建筑主要是木构架结构,即采用木柱、木梁构成房屋的框架,屋顶与房檐的重量通过梁架传递到立柱上,墙壁只起隔断的作用,而不是承担房屋重量的结构部分。“墙倒屋不塌”这句古老的谚语,概括地指出了中国建筑这种框架结构最重要的特点。这种结构,可以使房屋在不同气候条件下,满足生活和生产所提出的千变万化的功能要求。同时,由于房屋的墙壁不负荷重量,门窗设置有极大的灵活性。此外,由这种框架式木结构形成了过去宫殿、寺庙及其它高级建筑才有的一种独特构件,即屋檐下的一束束的“斗拱”。它是由斗形木块和弓形的横木组成,纵横交错,逐层向外挑出,形成上大下小的托座。这种构件既有支承荷载梁架的作用,又有装饰作用。然而现有的支撑结构只单单使用简单的木棍对建筑进行支撑,支撑效果差,有些则结构一体稳固,不仅不能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市政园林古建筑修复装配支撑结构,包括加强板(1)、支撑杆(2)、双面卡扣(3),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1)底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上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双面卡扣(3),所述双面卡扣(3)的上端与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孔(4),所述双面卡扣(3)之间抵接有横梁(5),所述横梁(5)的两端均套接有竖杆(7),所述竖杆(7)的底端贯穿于横杆(6)的内部,所述横杆(6)的两端固定连接于支撑杆(2)之间,所述横杆(6)下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三角架(8),所述三角架(8)的底端均套接与支撑杆(2)的下端,所述支撑杆(2)的下端嵌入有滑槽(10),且滑槽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园林古建筑修复装配支撑结构,包括加强板(1)、支撑杆(2)、双面卡扣(3),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1)底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上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双面卡扣(3),所述双面卡扣(3)的上端与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孔(4),所述双面卡扣(3)之间抵接有横梁(5),所述横梁(5)的两端均套接有竖杆(7),所述竖杆(7)的底端贯穿于横杆(6)的内部,所述横杆(6)的两端固定连接于支撑杆(2)之间,所述横杆(6)下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三角架(8),所述三角架(8)的底端均套接与支撑杆(2)的下端,所述支撑杆(2)的下端嵌入有滑槽(10),且滑槽(10)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滚轮(9),所述支撑杆(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二号弹簧(12),所述二号弹簧(1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承载台(15),所述承载台(15)的顶端转动连接有滚珠(14),所述滚珠(14)的上端转动连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