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脚手架与墙体刚性连接的连墙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165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脚手架与墙体刚性连接的连墙件,包括预埋件、定位塞、锚板以及连接螺栓,预埋件包括内嵌螺母和预埋套管,预埋套管设有螺母固定腔和预埋套管腔,内嵌螺母固定于螺母固定腔内,定位塞包括伸入部和连接部,连接部上开有钉孔,锚板上开有安装孔,使用时,定位塞固定在模板外侧,模板上开有通孔,预埋套管腔从另一侧穿过模板上的通孔套在定位塞的伸入部上,浇筑砼后,拆除梁侧模板同时会把定位塞连带拆除,再用连接螺栓依次穿过锚板上的安装孔和预埋套管腔内的内嵌螺母旋接,从而把锚板与预埋件稳固连接在一起。解决了操作复杂、外墙渗水隐患大、可靠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脚手架与墙体刚性连接的连墙件
本技术涉及钢管脚手架钢性连墙件的
,尤指一种用于脚手架与墙体刚性连接的连墙件的改良。
技术介绍
市场上有一种用于脚手架与墙体刚性连接的连墙件,其结构包括预埋件、定位塞、锚板以及连接螺栓,预埋件的长度为87毫米,预埋套管的壁厚为1.6毫米,预埋套管腔长度为65毫米,预埋套管腔的外径为16毫米,内径为12.8毫米;定位塞的长度为21.9毫米,伸入部的外径为12.7毫米,伸入部的长度为19毫米,连接部的外径为29.5毫米,连接部的厚度为2.9毫米;预埋件中的内嵌螺母采用的是M12螺母。参阅图5,预埋件安装过程如下:将定位塞采用一个钉子,从中心固定在模板内侧,再将预埋件套设在定位塞的伸入部,预埋件末端与定位塞的连接部抵接,这种结构的预埋件在使用中仍存在如下问题:1、定位塞采用一个钉子,从中心固定在模板内侧,在浇筑与震捣混凝土过程中,极易造成定位塞偏位,甚至脱落;2、定位塞伸入预锚件内过短,在震捣过程中预锚件脱落;3、由于仅只对尾部进行固定,在浇筑与震捣混凝土过程中,预埋锚件为“悬臂端”,固定钉子变形后,造成预埋件倾斜偏位。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安装方便、稳定可靠、定位作用良好和减少外墙渗水隐患的用于脚手架与墙体刚性连接的连墙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脚手架与墙体刚性连接的连墙件,包括预埋件、定位塞、锚板以及连接螺栓,所述预埋件包括内嵌螺母、预埋套管,所述预埋套管包括螺母固定腔和预埋套管腔,所述螺母固定腔和预埋套管腔连通,且螺母固定腔内径尺寸大于所述预埋套管腔的内径尺寸,所述预埋套管腔的长度缩短到59-64毫米,预埋套管腔的外径增加到17-20毫米,内径增加到13.8-16.8毫米,预埋套管腔远离螺母固定腔一端为开口端,所述内嵌螺母固定于所述螺母固定腔内,并对螺母固定腔远离预埋套管腔一端进行封紧,所述定位塞长度增加到22.9-26.9毫米,定位塞包括伸入部和连接部,伸入部和连接部相互垂直,所述伸入部长度增加到20-23毫米,外径增加到13.7-18.7毫米,所述伸入部外径尺寸与预埋套管腔内径尺寸适配,所述连接部外径增加到39.5-59.5毫米,厚度增加到3.2-5.9毫米,所述连接部上开有用于与模板连接的钉孔,钉孔的数量为3个,呈三角形分布在连接部上,所述连接螺栓与内嵌螺母适配,所述锚板上开有安装孔,使用时,模板上开有通孔,所述定位塞的伸入部从模板外侧穿过模板上的通孔,再通过螺钉穿过3个钉孔构成三点固定在模板外侧上,预埋套管腔从另一侧穿过模板上的通孔套在定位塞的伸入部上,模板与模板之间浇筑砼后,拆除模板同时会把钉在模板上的定位塞连带拆除,再用连接螺栓依次穿过锚板上的安装孔和预埋套管腔内的内嵌螺母旋接,从而把锚板与预埋件稳固连接在一起。进一步地,所述预埋件的长度为87毫米,所述预埋套管的壁厚为1.6毫米,所述预埋套管腔长度为62毫米,预埋套管腔的外径为18毫米,内径为14.8毫米。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塞的长度为24.5毫米,伸入部的外径为14.7毫米,伸入部的长度为21毫米,所述连接部的外径为49.5毫米,连接部的厚度为3.5毫米。进一步地,对上述螺母固定腔远离预埋套管腔一端进行封紧的结构形式可以有多种,可以是螺母固定腔外端设有延长段,延长部包括固定部和压紧部,内嵌螺母放置于螺母固定腔内后再通过尾部封盖固定于固定部来封紧,固定部向内折弯形成压紧部压紧尾部封盖。进一步地,所述尾部封盖包括嵌顶部和端封盖,所述嵌顶部外身设有环形凹槽,嵌顶部的前端部外身设有卡环,嵌顶部的前端部沿着中轴设有容纳螺栓尾部的容置槽,所述螺母固定腔外端延长部设有内嵌槽,螺母固定腔的最外端设有卡凸,配合时,所述尾部封盖的卡环卡在螺母固定腔的内嵌槽,螺母固定腔的卡凸卡在尾部封盖的环形凹槽中,嵌顶部的前端部抵顶螺母内嵌螺母。对上述螺母固定腔远离预埋套管腔一端进行封紧的结构形式也可以是螺母固定腔远离预埋套管腔的一端为封闭端,封紧内嵌螺母,无须通过尾部封盖来进行封紧。进一步地,所述预埋套管可以是采用片材卷压而成。预埋套管也可以是采用模具制作或采用管材加工制成。进一步地,所述尾部封盖可以是采用金属制作。尾部封盖也可以是采用塑胶或木质材料制作而成。预埋套管采用片材卷压而成时,尾部封盖可以是采用金属制作,待尾部封盖放进后再把螺母固定腔及其外端延长部接口封紧。尾部封盖采用金属制作时,尾部封盖可以是采用塑胶或木质材料制作而成,尾部封盖可以弹性挤压进去螺母固定腔外端延长部。本技术的安装流程如下:事先将锚板与脚手架连墙杆焊接一起,然后定位塞固定在模板外侧,接着安装预埋件,将预埋件穿过模板上的通孔固定在定位塞上。在砼浇筑完成之后,拆除梁侧模板同时会把钉在模板上的定位塞连带拆除,等侧面模板拆除后,用连接螺栓穿过锚板上的安装孔与内嵌螺母连接即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定位塞伸入部长度增加到20-23毫米,外径增加到13.7-18.7毫米,预埋套管腔的外径增加到17-20毫米,内径增加到13.8-16.8毫米,模板上开有通孔,定位塞固定在模板外侧,预埋件穿过模板上的安装孔,固定在定位塞上,利用模板对预埋锚件进行支撑,确保在安装与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会出现移位现象。2.定位塞与梁侧模板采用三点固定连接,实现更好的定位作用,保证预埋件不易偏位。3.预埋件短小,可以在结构墙体中预埋,且洞口非贯穿,易封堵,减少渗水隐患,后期只用拆除连接螺栓与扣件即可拆除连墙件,后期拆除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连墙体工艺原理图。图2是预埋件和定位塞剖面图。图3是预埋件和尾部封盖剖视图图4是定位塞结构图。图5是锚板加工图。图6是同类预埋件安装方式图。图7是本技术预埋件安装方式图。图8是实施例二结构图。图9是预埋套管由片材卷压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目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7所示,本技术关于一种用于外脚手架与墙体刚性连接的连墙件,包括预埋件1、定位塞2、尾部封盖9、锚板3及连接螺栓4,预埋件1包括内嵌螺母11和预埋套管12,预埋套管12设有螺母固定腔121和预埋套管腔122,螺母固定腔121和预埋套管腔122连通,且螺母固定腔121外径尺寸大于预埋套管腔122的内径尺寸,预埋套管腔122远离螺母固定腔121一端为开口端,预埋件1总长87mm,预埋套管12壁厚1.6mm,预埋套管腔122长度为62mm,外径为18mm,内嵌螺母11固定于螺母固定腔121内,内嵌螺母11采用的是M14螺母,并对螺母固定腔121远离预埋套管腔122一端进行封紧,定位塞2包括伸入部21和连接部22,伸入部21和连接部22相互垂直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定位塞2为定位塞,定位塞总长为24.5mm,伸入部21的长度为21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脚手架与墙体刚性连接的连墙件,包括预埋件(1)、定位塞(2)、锚板(3)以及连接螺栓(4),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件(1)包括内嵌螺母(11)、预埋套管(12),所述预埋套管(12)包括螺母固定腔(121)和预埋套管腔(122),所述螺母固定腔(121)和预埋套管腔(122)连通,且螺母固定腔(121)内径尺寸大于所述预埋套管腔(122)的内径尺寸,所述预埋套管腔(122)的长度缩短到59-64毫米,预埋套管腔(122)的外径增加到17-20毫米,内径增加到13.8-16.8毫米,预埋套管腔(122)远离螺母固定腔(121)一端为开口端,所述内嵌螺母(11)固定于所述螺母固定腔(121)内,并对螺母固定腔(121)远离预埋套管腔(122)一端进行封紧,所述定位塞(2)长度增加到22.9-26.9毫米,定位塞(2)包括伸入部(21)和连接部(22),伸入部(21)和连接部(22)相互垂直,所述伸入部(21)长度增加到20-23毫米,外径增加到13.7-18.7毫米,所述伸入部(21)外径尺寸与预埋套管腔(122)内径尺寸适配,所述连接部(22)外径增加到39.5-59.5毫米,厚度增加到3.2-5.9毫米,所述连接部(22)上开有用于与模板连接的钉孔(5),钉孔(5)的数量为3个,呈三角形分布在连接部(22)上,所述连接螺栓(4)与内嵌螺母(11)适配,所述锚板(3)上开有安装孔(6),使用时,模板上开有通孔,所述定位塞(2)的伸入部(21)从模板外侧穿过模板上的通孔,再通过螺钉穿过3个钉孔(5)构成三点固定在模板外侧上,预埋套管腔(122)从另一侧穿过模板上的通孔套在定位塞(2)的伸入部(21)上,模板与模板之间浇筑砼后,拆除模板同时会把钉在模板上的定位塞(2)连带拆除,再用连接螺栓(4)依次穿过锚板(3)上的安装孔(6)和预埋套管腔(122)内的内嵌螺母(11)旋接,从而把锚板(3)与预埋件(1)稳固连接在一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脚手架与墙体刚性连接的连墙件,包括预埋件(1)、定位塞(2)、锚板(3)以及连接螺栓(4),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件(1)包括内嵌螺母(11)、预埋套管(12),所述预埋套管(12)包括螺母固定腔(121)和预埋套管腔(122),所述螺母固定腔(121)和预埋套管腔(122)连通,且螺母固定腔(121)内径尺寸大于所述预埋套管腔(122)的内径尺寸,所述预埋套管腔(122)的长度缩短到59-64毫米,预埋套管腔(122)的外径增加到17-20毫米,内径增加到13.8-16.8毫米,预埋套管腔(122)远离螺母固定腔(121)一端为开口端,所述内嵌螺母(11)固定于所述螺母固定腔(121)内,并对螺母固定腔(121)远离预埋套管腔(122)一端进行封紧,所述定位塞(2)长度增加到22.9-26.9毫米,定位塞(2)包括伸入部(21)和连接部(22),伸入部(21)和连接部(22)相互垂直,所述伸入部(21)长度增加到20-23毫米,外径增加到13.7-18.7毫米,所述伸入部(21)外径尺寸与预埋套管腔(122)内径尺寸适配,所述连接部(22)外径增加到39.5-59.5毫米,厚度增加到3.2-5.9毫米,所述连接部(22)上开有用于与模板连接的钉孔(5),钉孔(5)的数量为3个,呈三角形分布在连接部(22)上,所述连接螺栓(4)与内嵌螺母(11)适配,所述锚板(3)上开有安装孔(6),使用时,模板上开有通孔,所述定位塞(2)的伸入部(21)从模板外侧穿过模板上的通孔,再通过螺钉穿过3个钉孔(5)构成三点固定在模板外侧上,预埋套管腔(122)从另一侧穿过模板上的通孔套在定位塞(2)的伸入部(21)上,模板与模板之间浇筑砼后,拆除模板同时会把钉在模板上的定位塞(2)连带拆除,再用连接螺栓(4)依次穿过锚板(3)上的安装孔(6)和预埋套管腔(122)内的内嵌螺母(11)旋接,从而把锚板(3)与预埋件(1)稳固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脚手架与墙体刚性连接的连墙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件(1)的长度为87毫米,所述预埋套管(12)的壁厚为1.6毫米,所述预埋套管腔(122)长度为62毫米,预埋套管腔(122)的外径为18毫米,内径为14.8毫米。


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裘煜陈伟雄梁梓健林浩毛运藩梁日贤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翔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