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和移动的组合脚手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157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46
一种可拆卸和移动的组合脚手架,属于维修设备技术领域,用于根据需要高度搭建脚手架。其技术方案是:技术方案是:立柱为长钢管,插框为水平的正方形钢结构框架,插框由横梁和插杆组成,横梁为长钢管,插杆为短钢管或圆钢棍,插杆的外径与立柱的内孔径相匹配,四根横梁组成插框的四边,四个插杆位于插框的四角,插杆与横梁垂直,四根横梁的两端分别与四个插杆的中部焊接连接,立柱两端的内孔分别与插框的上方插杆或下方插杆相插接,爬梯的上端有挂钩,挂钩挂在插框的横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施工方便,能够在空间狭小的场地进行搭建,适应不同空间高度的需要,搭建容易,可以快速拆卸和移动,节约人力和物料,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拆卸和移动的组合脚手架
本实新用型涉及一种可简单拆卸和根据需要高度进行组合加装的脚手架,属于维修设备

技术介绍
在市政建设中,经常需要对房屋进行小规模的维修作业,这些维修工作需要进行有限的高空施工;同时,在企业生产中,也常常需要在车间内或生产现场进行高空作业。这些维修工作和高空作业的共同特点是,一方面作业是在高空进行,需要搭建脚手架;另一方面由于施工的规模小,或者由于场地狭窄,搭建大型脚手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不高。这些情况给施工人员带来困难:搭建大型脚手架费时费力,提高了施工成本;而不搭建脚手架,施工难度大,甚至难以施工。因此施工人员迫切希望技术人员能够采取两全其美的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拆卸和移动的组合脚手架,这种脚手架可以在空间狭小的场地进行搭建,可以进行模块化组合,适应不同空间高度的需要,并且搭建容易,能够降低生产成本。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拆卸和移动的组合脚手架,它包括立柱、插框、爬梯,立柱为长钢管,插框为水平的正方形钢结构框架,插框由横梁和插杆组成,横梁为长钢管,插杆为短钢管或圆钢棍,插杆的外径与立柱的内孔径相匹配,四根横梁组成插框的四边,四个插杆位于插框的四角,插杆与横梁垂直,四根横梁的两端分别与四个插杆的中部焊接连接,立柱两端的内孔分别与插框的上方插杆或下方插杆相插接,爬梯的上端有挂钩,挂钩挂在插框的横梁上。上述可拆卸和移动的组合脚手架,所述插框的四个插杆上分别套有套环,套环的内径与插杆的外径相匹配,套环与插杆焊接连接,四根横梁的两端分别与四个插杆外部的套环焊接连接。上述可拆卸和移动的组合脚手架,两个所述立柱之间焊接连接有拉撑,两根拉撑交叉放置,两根拉撑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两个立柱的上部和下部,两根拉撑中间交叉处焊接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脚手架采用立柱和插框的组合结构,插框为整体结构的插接部件,立柱插接在插框的插杆上,可以逐层向上搭建,结构安全稳固,爬梯上端挂钩与插框的横梁相连接,上下很方便。本技术结构简单、施工方便,解决了空间局限和施工成本高的问题,能够在空间狭小的场地进行搭建,进行模块化组合,适应不同空间高度的需要,同时搭建容易,可以快速拆卸和移动,节约人力和物料,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如下:立柱1、插框2、爬梯3、横梁4、插杆5、套环6、拉撑7、拉杆8。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由立柱1、插框2、爬梯3、拉撑7、拉杆8组成。图中显示,立柱1为长钢管,是脚手架向上搭建的主要部件。图中显示,脚手架的上下立柱1之间采用插框2进行连接。插框2为水平的正方形钢结构框架,插框2由横梁4和插杆5组成,横梁4作为插框2的整体连接结构,插杆5用于与插框2上下两侧的立柱1进行插接。图中显示,横梁4为长钢管,插杆5为短钢管或圆钢棍,插杆5的外径与立柱1的内孔径相匹配,四根横梁4组成插框2的四边,四个插杆5位于插框2的四角,插杆5与横梁4垂直,四根横梁4的两端分别与5个插杆5的中部焊接连接。图中显示,横梁4直接与插杆5焊接连接在使用中容易开焊或损坏,因此在插框2的四个插杆5上分别增加了套环6,套环6的内径与插杆5的外径相匹配,套环6与插杆5焊接连接,四根横梁4的两端分别与四个插杆5外部的套环6焊接连接,经过两次焊接,横梁4与插杆5的连接牢固,不容易损坏。图中显示,两个立柱1之间焊接连接有拉撑7,两根拉撑7交叉放置,两根拉撑7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两个立柱1的上部和下部,两根拉撑7中间交叉处焊接连接。增加拉撑7可以使立柱1之间形成约束,使立柱1和插框2的连接固定,进而使脚手架整体结构更加稳定、牢固。图中显示,在插框2的两根横梁4之间还可以焊接一根拉杆8,拉杆8与横梁4垂直,拉杆8可以增加插框2的强度。图中显示,爬梯3的上端有挂钩,挂钩挂在插框2的横梁4上,每增加一节插框2即可增加一节爬梯3,使用非常方便。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如下:确定搭建脚手架的地点后,平整地面,以使得脚手架稳固;首先,将一个插框2放置在地面,该插框2的下方插杆5即可作为脚手架的支腿,与地面稳定接触;然后,将两组由拉撑7焊接连接的四个立柱1的下端插入到第一个插框2的上方插杆5中,将第二个插框2的下方插杆5插入到四个立柱1的上端内孔中;再次,将第二层的两组立柱1的下端分别插入的第二个插框2的上方插杆5中,继续将第三个插框2的下方插杆5插入到第二层的四个立柱1的上端内孔中;依次进行搭建,直到预定的脚手架高度。在搭建过程中,逐层放置爬梯3,以方便施工。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如下:立柱1采用外径48mm,壁厚3.5mm架子管,长度为1800mm;插框2的横梁4采用48mm,壁厚3.5mm架子管,长度为1250mm;插框2的插杆5采用一寸钢管,长度为100mm;插框2的套环6采用48mm圆钢棍,长度为20mm;拉撑7的长度为1900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拆卸和移动的组合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立柱(1)、插框(2)、爬梯(3),立柱(1)为长钢管,插框(2)为水平的正方形钢结构框架,插框(2)由横梁(4)和插杆(5)组成,横梁(4)为长钢管,插杆(5)为短钢管或圆钢棍,插杆(5)的外径与立柱(1)的内孔径相匹配,四根横梁(4)组成插框(2)的四边,四个插杆(5)位于插框(2)的四角,插杆(5)与横梁(4)垂直,四根横梁(4)的两端分别与四个插杆(5)的中部焊接连接,立柱(1)两端的内孔分别与插框(2)的上方插杆(5)或下方插杆(5)相插接,爬梯(3)的上端有挂钩,挂钩挂在插框(2)的横梁(4)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拆卸和移动的组合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立柱(1)、插框(2)、爬梯(3),立柱(1)为长钢管,插框(2)为水平的正方形钢结构框架,插框(2)由横梁(4)和插杆(5)组成,横梁(4)为长钢管,插杆(5)为短钢管或圆钢棍,插杆(5)的外径与立柱(1)的内孔径相匹配,四根横梁(4)组成插框(2)的四边,四个插杆(5)位于插框(2)的四角,插杆(5)与横梁(4)垂直,四根横梁(4)的两端分别与四个插杆(5)的中部焊接连接,立柱(1)两端的内孔分别与插框(2)的上方插杆(5)或下方插杆(5)相插接,爬梯(3)的上端有挂钩,挂钩挂在插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刚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钢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