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胆道碎石的激光胆道镜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20112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胆道碎石的激光胆道镜系统。包括包括冷冲洗组件、实时温度监测报警组件、影像控制组件及激光器;所述冷冲洗组件、实时温度监测报警组件、影像控制组件及激光器均一端与激光胆道镜镜体连接另一端与显示终端连接;所述显示终端包括影像模块、激光模块、温度模块和冷冲洗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构造合理,结构紧凑,而且易于操作的用于胆道碎石的激光胆道镜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胆道碎石的激光胆道镜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装备领域,涉及一种胆道镜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实现胆道结石尤其是难治性胆道结石碎石及取石的操作系统。
技术介绍
胆管结石是常见的胆道疾病,发病率高,病情复杂,术后残石率,复发率及再次手术率高。因此,如何安全有效地治疗胆管结石特别是难治性胆管结石一直是肝胆外科医生关注的问题。对于传统开腹手术,外科医生在肉眼下行胆管切开探查取石,术后结石残留率较高且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慢。而传统开腹手术联合胆道镜或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探查取石,外科医生可在摄像头直视下进行取石,大大降低了结石残留几率,同时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虽然胆道镜下利用取石钳或篮网,基本能将各种结石取出,但是对于体积较大、嵌顿或铸型的难治性结石,取石网篮无法通过或勉强通过而被结石挤向一边无法张开,常导致取石失败。另一种取石方法是经ERCP取石,但多数患者因结石较大需要行EST方能取出结石,这对胆管壶腹部括约肌的损毁是不可逆的且可导致医源性胰腺炎、十二指肠穿孔、出血、肠液反流等并发症。与单纯胆道镜取石类似,对于难治性结石,ERCP取石效果差。因此,激光碎石技术被引入,为难治性胆管结石的治疗打开了新的局面。只要胆道镜能到达、能看到的结石,光纤都可穿过胆道镜器械通道到达结石部位并击碎取出结石。总体来说,胆道镜联合激光碎石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为胆管结石特别是难治性胆管结石患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较为有效的选择。然而,普通的胆道镜功能简单,不能为激光碎石提供最佳的辅助,体现在下述两个方面。①激光碎石可由于热效应导致局部温度升高,而传统胆道镜并不具备精密控制的冷冲洗组件及实时温度监测报警组件,若经验不足可造成组织热损伤且不易被外科医生及时发现从而导致胆管损伤、胆管出血、胆管炎、腹腔感染、胆漏、胆管狭窄、黄疸等并发症。②由于传统胆道镜不具备专用的光纤通道,光纤从普通器械通道引入胆道,一方面光纤与通道直径不匹配可导致碎石过程中光纤抖动移位,另一方面非专用通道可造成光纤损坏影响碎石效率甚至导致光纤自燃产生严重的临床后果。因此设计一个具备精密控制冷冲洗组件、实时温度监测报警组件及专用光纤通道的激光胆道镜系统用于胆道碎石,可高效击碎难治性胆道结石同时有效防止光纤损伤及局部温度过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激光碎石治疗胆管结石尤其是难治性结石的新型胆道镜系统。该系统用以协助胆管结石尤其是难治性胆管结石的激光碎石,在避免光纤抖动、移位及损坏的同时可以通过精密控制冷冲洗组件向碎石部位提供冷循环水并通过温度监测报警系统实时监测碎石部位温度,最终提高激光碎石的效率与安全性。同时该设备尚具备普通胆道镜的功能,如通过冷循环水通道送入取石钳或篮网等操作器械、通过线驱动实现镜头弯曲等。此外,该设备将胆道镜影像、激光参数、实时温度及冷循环水参数整合在同一显示界面,实时为外科医生提供各种数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胆道碎石的激光胆道镜系统,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冷冲洗组件、实时温度监测报警组件、影像控制组件及激光器;上述冷冲洗组件、实时温度监测报警组件、影像控制组件及激光器均一端与激光胆道镜镜体连接另一端与显示终端连接;上述显示终端包括影像模块、激光模块、温度模块和冷冲洗模块。上述激光胆道镜镜体包括操作手柄;上述操作手柄一端设置有圆柱形柔性延伸部,另一端设置有数据能量传输端口;上述数据能量传输端口分别与冷冲洗组件、实时温度监测报警组件、影像控制组件及激光器连接;上述圆柱形柔性延伸部外部包裹有柔性鞘管,前端设置有用于插入患者体内的圆柱形插入端;上述操作手柄本体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牵引线的牵引线驱动旋钮;还设置有光源光照强度调节旋钮、摄像头焦距调节旋钮、图像放大缩小旋钮。上述柔性鞘管内部设置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第四通道、第五通道和第六通道;上述第五通道与第六通道对称设置在柔性鞘管内部。上述第一通道内部至少设置有一个光源线、摄像头信号线;上述第二通道为注水机械通道;上述第三通道为内部设置有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线;上述第四通道内部设置有光纤;上述第五通道与第六通道内设置有用于调整圆柱形插入端方向的牵引线。上述插入端设置有光源、摄像头、热电偶温度传感器、激光脉冲头及对称设置且结构相同牵引线固定端;上述光源和摄像头通过第一通道内设置的光源线和摄像头信号线与数据能量传输端口连接,并通过数据能量传输端口与影像控制组件连接;上述热电偶温度传感器通过第三通道内设置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线与数据能量传输端口连接,并通过数据能量传输端口与实时温度监测报警组件连接;上述激光脉冲头第四通道内部设置有光纤与数据能量传输端口连接,并通过数据能量传输端口与激光器连接;上述牵引线固定端分别通过第五通道与第六通道内部的牵引线与操作手柄上的牵引线驱动旋钮连接。上述冷冲洗组件包括由精密蠕动泵与永磁压力保护器;上述精密蠕动泵由蠕动泵电源开关、急停按钮、设置按钮、流速上调按钮、流速下调按钮、方向按钮、启动按钮、停止按钮、显示屏、泵头构成;上述永磁压力保护器由液体入口、液体出口、缓冲刻度管、活塞磁体、定磁体、压力过高流出口及压力流速传感器构成上述实时温度监测报警组件包括温度电源开关、显示屏、保持按钮和单位按钮;上述实时温度监测报警组件温度探头为热电偶温度传感器;上述影像控制组件包括影像电源开关、数据线接口、光强调节旋钮、焦距调节旋钮、放大缩小旋钮、黑白显示按钮和彩色显示按钮。上述激光器包括激光器电源开关、激光开关、脚踏开关、脉冲数显示屏、电流显示屏、电流调节旋钮、工作温度显示屏和温度校正旋钮。上述显示终端包括影像模块、激光模块、温度模块和冷冲洗模块;上述影像模块包括胆道影像框、标尺框和基本信息框;上述激光模块包括激光模式框、输出功率设置框、频率设置框、脉宽设置框、实际电流框、实际输出功率框、脚踏板触动次数框和累积碎石时间框;上述温度模块包括实时温度曲线框和温度报警灯;上述冷冲洗模块包括流速设置框、实测流速框、累积流量框、实时压力框和压力报警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系统的构造合理,结构紧凑,而且易于操作;2.该系统具备专用的光纤通道,光纤从专用的光纤通道引入胆道,通道与光纤匹配度高,可减少碎石过程中光纤抖动移位;3.该系统具备专用的光纤通道,不易造成光纤损坏从而不影响碎石效率且避免光纤自燃;4.该系统具备精密控制的冷冲洗组件,可降低局部碎石温度防止组织热损伤,减少热损伤相关并发症;5.良好的冷冲洗组件可以允许更高的碎石功率与更久的碎石时间,提高了激光碎石的效率,同时降低了术者操作难度;6.冷冲洗组件具备永磁压力保护器及压力监测报警装置,可防止压力过高,从而避免急性胆管炎的发生;7.该系统具备实时温度监测报警组件,碎石过程中医生可全程获得温度信息,在温度过高时关闭激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胆道碎石的激光胆道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冲洗组件、实时温度监测报警组件、影像控制组件及激光器;所述冷冲洗组件、实时温度监测报警组件、影像控制组件及激光器均一端与激光胆道镜镜体连接另一端与显示终端连接;所述显示终端包括影像模块、激光模块、温度模块和冷冲洗模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胆道碎石的激光胆道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冲洗组件、实时温度监测报警组件、影像控制组件及激光器;所述冷冲洗组件、实时温度监测报警组件、影像控制组件及激光器均一端与激光胆道镜镜体连接另一端与显示终端连接;所述显示终端包括影像模块、激光模块、温度模块和冷冲洗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胆道碎石的激光胆道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胆道镜镜体包括操作手柄;所述操作手柄一端设置有圆柱形柔性延伸部,另一端设置有数据能量传输端口;所述数据能量传输端口分别与冷冲洗组件、实时温度监测报警组件、影像控制组件及激光器连接;所述圆柱形柔性延伸部外部包裹有柔性鞘管,前端设置有用于插入患者体内的圆柱形插入端;所述操作手柄本体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牵引线的牵引线驱动旋钮;还设置有光源光照强度调节旋钮、摄像头焦距调节旋钮、图像放大缩小旋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胆道碎石的激光胆道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鞘管内部设置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第四通道、第五通道和第六通道;所述第五通道与第六通道对称设置在柔性鞘管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胆道碎石的激光胆道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内部至少设置有一个光源线、摄像头信号线;所述第二通道为注水机械通道;所述第三通道为内部设置有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线;所述第四通道内部设置有光纤;所述第五通道与第六通道内设置有用于调整圆柱形插入端方向的牵引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胆道碎石的激光胆道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端设置有光源、摄像头、热电偶温度传感器、激光脉冲头及对称设置且结构相同牵引线固定端;
所述光源和摄像头通过第一通道内设置的光源线和摄像头信号线与数据能量传输端口连接,并通过数据能量传输端口与影像控制组件连接:
所述热电偶温度传感器通过第三通道内设置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线与数据能量传输端口连接,并通过数据能量传输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毅陈环董鼎辉朱皓阳马涛王越向俊西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