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层轻钢结构住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081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层轻钢结构住宅,包括钢梁柱,所述钢梁柱包括互相扣合的第一C型钢和第二C型钢,所述第一C型钢内壁与第二C型钢外壁抵接,所述第一C型钢和第二C型钢均由腹板和两相对连接在腹板两侧的侧板组成,所述第一C型钢的腹板与第二C型钢的腹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C型钢和第二C型钢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C型钢的侧板上设置有多个拱形板,多个所述拱形板沿侧板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所述拱形板由侧板的一边延伸至另一边且朝向靠近另一侧板的方向外凸,所述拱形板的外凸面上倾斜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侧板之间设置有第一缓冲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提高钢梁柱的抗震效果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层轻钢结构住宅
本技术涉及轻钢结构建筑
,尤其是涉及一种低层轻钢结构住宅。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钢结构建筑不断呈现在人们眼前。钢结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轻钢结构为钢结构的一个重要分支,相对于普通钢结构而言的,是以轻型焊接、高频焊接型钢,冷弯薄壁型钢,热轧H型钢,薄钢管,薄钢板等构件焊接、拼接而成的组合构件为主要受力构件,采用轻质材料为围护结构的低层和多层建筑。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05297886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轻钢结构住宅框架体系,包括钢地梁,竖直设于所述钢地梁的钢梁柱,与所述钢梁柱固定连接的横向设置的圈梁,放置于所述圈梁上方并与所述钢梁柱固定连接的钢楼层梁,设于屋顶并与所述钢梁柱固定连接的屋顶梁;所述钢地梁、钢梁柱、圈梁、钢楼层梁的各自的连接部位按一定的模数间距一次冲压成型。但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由于轻钢结构房屋的自重相对比较轻,因此轻型钢结构建筑对地震中的地震波以及爆炸冲击载荷作用比较敏感,在上述作用力的作用下,抗力明显降低,一旦发生破坏,可能引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层轻钢结构住宅,包括钢梁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梁柱(1)包括互相扣合的第一C型钢(11)和第二C型钢(12),所述第一C型钢(11)内壁与第二C型钢(12)外壁抵接,所述第一C型钢(11)和第二C型钢(12)均由腹板(2)和两相对连接在腹板(2)两侧的侧板(3)组成,所述第一C型钢(11)的腹板(2)与第二C型钢(12)的腹板(2)相对设置,所述第一C型钢(11)和第二C型钢(12)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C型钢(12)的侧板(3)上设置有多个拱形板(4),多个所述拱形板(4)沿侧板(3)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所述拱形板(4)由侧板(3)的一边延伸至另一边且朝向靠近另一侧板(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层轻钢结构住宅,包括钢梁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梁柱(1)包括互相扣合的第一C型钢(11)和第二C型钢(12),所述第一C型钢(11)内壁与第二C型钢(12)外壁抵接,所述第一C型钢(11)和第二C型钢(12)均由腹板(2)和两相对连接在腹板(2)两侧的侧板(3)组成,所述第一C型钢(11)的腹板(2)与第二C型钢(12)的腹板(2)相对设置,所述第一C型钢(11)和第二C型钢(12)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C型钢(12)的侧板(3)上设置有多个拱形板(4),多个所述拱形板(4)沿侧板(3)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所述拱形板(4)由侧板(3)的一边延伸至另一边且朝向靠近另一侧板(3)的方向外凸,所述拱形板(4)的外凸面上倾斜设置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与侧板(3)之间设置有第一缓冲弹簧(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层轻钢结构住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5)有两个,两所述支撑杆(5)依次连接在拱形板(4)中部,两所述支撑杆(5)之间形成的夹角为1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层轻钢结构住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志刚屈芃泽勾清媛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思纳誉联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