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高桩码头下方的移动式射流清淤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051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高桩码头下方的移动式射流清淤船。该清淤船包括船体,设于船体上的储泥舱、抽泥泵和高压水泵,移动机械臂,吸泥罩;储泥舱一端与抽泥泵相连,另一端开有出水管道;移动机械臂一端固定于船体上,其内部设有输泥管及射流管;吸泥罩内设有吸泥口和高压射流口;吸泥口和高压射流口分别与输泥管及射流管连接;输泥管与射流管分别与抽泥泵和高压水泵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移动机械臂的机动性与灵活性,将清淤船精准置于高桩码头下方的清淤范围,并通过吸泥罩进行封闭清淤作业,采用高压射流充分搅动并冲击底床淤泥,形成高含沙水体,最后吸入储泥舱内,实现除淤目的,解决了高桩码头下方因区域狭小而难以进行精准清淤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高桩码头下方的移动式射流清淤船
本技术涉及水下泥沙清淤的装备,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桩码头下方的移动式射流清淤船。
技术介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码头建设飞速发展,高桩码头型式更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高桩码头下方桩柱密集,造成了显著的阻水效应,引致码头水流阻力增大,过流流速降低,并在长时间的作用下,形成高桩码头下方泥沙淤积的现象,给桩柱自身加载了较大的覆土压力,使得码头结构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与风险。与此同时,高桩码头下方密集的群桩布置也导致了其所在的空间范围狭小,桩间净宽不足以为传统的大型清淤船与清淤设备提供足够的作业空间。目前,十分缺乏能够在高桩码头下方进行高效并安全作业的清淤措施及装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高桩码头下方因桩柱密集空间狭小从而难以进行高效清淤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高桩码头下方的移动式射流清淤船,利用高压射流实现于高桩码头下方进行快速清淤作业。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高桩码头下方的移动式射流清淤船,包括船体,设于船体上的储泥舱、抽泥泵和高压水泵,移动机械臂,以及吸泥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高桩码头下方的移动式射流清淤船,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1),设于船体(1)上的储泥舱(2)、抽泥泵(3)和高压水泵(4),移动机械臂(5),以及吸泥罩(6);/n所述的储泥舱(2)一端与抽泥泵(3)相连,另一端开有出水管道;所述的移动机械臂(5)的一端固定于船体(1)上,移动机械臂(5)内设有输泥管(52)及射流管(51);所述的吸泥罩(6)内设有吸泥口(7)和高压射流口(8);所述的吸泥口(7)和高压射流口(8)分别与移动机械臂(5)内的输泥管(52)及射流管(51)连接;所述的输泥管(52)与射流管(51)分别与抽泥泵(3)和高压水泵(4)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桩码头下方的移动式射流清淤船,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1),设于船体(1)上的储泥舱(2)、抽泥泵(3)和高压水泵(4),移动机械臂(5),以及吸泥罩(6);
所述的储泥舱(2)一端与抽泥泵(3)相连,另一端开有出水管道;所述的移动机械臂(5)的一端固定于船体(1)上,移动机械臂(5)内设有输泥管(52)及射流管(51);所述的吸泥罩(6)内设有吸泥口(7)和高压射流口(8);所述的吸泥口(7)和高压射流口(8)分别与移动机械臂(5)内的输泥管(52)及射流管(51)连接;所述的输泥管(52)与射流管(51)分别与抽泥泵(3)和高压水泵(4)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桩码头下方的移动式射流清淤船,其特征是:所述的船体(1)上装有用于控制移动机械臂(5)运动的操作控制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桩码头下方的移动式射流清淤船,其特征是:所述的储泥舱(2)内装有用于泥水分离的离心泵与过滤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桩码头下方的移动式射流清淤船,其特征是:所述的高压水泵(4)包括取水管,所述的取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毅高洋洋朱佳慧王立忠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