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混凝土条形基础模块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038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条形基础模块体系,包括条形基础模块和钢筋骨架GJ,条形基础模块包括条形基础标准模块KTJ、T形节点模块TTJ以及L形节点模块LTJ;条形基础模块在长度方向的两侧均为台阶式结构,每个条形基础模块的顶部设有通长的矩形凹槽,钢筋骨架GJ放置于矩形凹槽中,条形基础模块沿长度方向的端面处设置有倒T形凹槽,相邻两个基础的端面拼接的连接处形成倒T形空腔,倒T形空腔的上端与矩形凹槽相连通,矩形凹槽和倒T形空腔中均灌注有混凝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装配式混凝土条形基础模块体系,结构合理、装配简单、连接可靠,充分考虑了实际施工过程中条形基础不同的节点连接形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混凝土条形基础模块体系
本技术涉及一种条形基础模块体系,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条形基础模块体系。
技术介绍
装配式建筑以其构件生产工厂化、构件现场装配机械化等特点,有着构件生产质量可控、施工速度快、占用资源少、对环境污染小、施工现场易控易管,需要作业工人少等优点,因此装配式建筑将是今后建筑结构发展的主流趋势。目前装配式建筑的构件生产及装配主要集中在建筑的上部结构的梁、板、柱和墙体等构件中。基础作为建筑的下部结构,在整个建筑结构中承担着上部结构的全部重量。通常基础结构一般位于地面以下,深埋于土体之中,因此基础构件周围的环境明显差于其他上部结构,除了承担上部荷载之外,还要考虑土体中地下水和或潮气其它的影响,基于上述种种原因,目前基础施工仍采用的主要是现浇钢筋混凝土浇注的传统施工方式。传统的现浇混凝土施工方式由于需要经过支护模板、钢筋绑扎、混凝土浇注振捣、后期养护等一系列工序,导致现浇混凝土构件施工成本高、工期长,质量不易控制等弊端。条形基础是建筑结构中常见的基础类型之一,条形基础通常可以分为钢筋混凝土柔性条形基础和设置大放脚台阶式刚性条形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装配式混凝土条形基础模块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条形基础模块和钢筋骨架(GJ),所述条形基础模块包括条形基础标准模块(KTJ)、T形节点模块(TTJ)以及L形节点模块(LTJ);其中,所述条形基础模块沿长度方向依次连接,所述条形基础模块在长度方向的两侧均为台阶式结构,每个条形基础模块的顶部设有通长的矩形凹槽(2),所述钢筋骨架(GJ)放置于矩形凹槽(2)中,所述条形基础模块沿长度方向的端面处设置有倒T形凹槽(3),相邻两个基础的端面拼接的连接处形成倒T形空腔,所述倒T形空腔的上端与所述矩形凹槽(2)相连通,所述矩形凹槽(2)和倒T形空腔中均灌注有混凝土。/n

【技术特征摘要】
1.装配式混凝土条形基础模块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条形基础模块和钢筋骨架(GJ),所述条形基础模块包括条形基础标准模块(KTJ)、T形节点模块(TTJ)以及L形节点模块(LTJ);其中,所述条形基础模块沿长度方向依次连接,所述条形基础模块在长度方向的两侧均为台阶式结构,每个条形基础模块的顶部设有通长的矩形凹槽(2),所述钢筋骨架(GJ)放置于矩形凹槽(2)中,所述条形基础模块沿长度方向的端面处设置有倒T形凹槽(3),相邻两个基础的端面拼接的连接处形成倒T形空腔,所述倒T形空腔的上端与所述矩形凹槽(2)相连通,所述矩形凹槽(2)和倒T形空腔中均灌注有混凝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条形基础模块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基础标准模块(KTJ)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倒T形凹槽(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条形基础模块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T形节点模块(TTJ)在长度方向的一侧设有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小明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