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镇专利>正文

一种道路护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034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道路护坡结构,包括道路、道路护栏、路侧水渠、路基水渠、护坡结构,所述道路护栏设在道路的两侧,所述路侧水渠设有两组,两组路侧水渠分别设在道路的两侧,且路侧水渠设在道路护栏的外侧,所述路基水渠设在道路的底侧,且路基水渠连通两组路侧水渠,所述护坡结构设在道路的两侧,且护坡结构分别设在道路两边的顶侧和底侧,所述路侧水渠上设有水渠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化了道路护坡所采用的设置,改变传统的路堤的设置,改进为一种使用钢混结构对路堤进行加固和增设新的护坡结构的设置,加宽了边坡的恒聚,减缓了边坡的坡度,保证了水土的固定,而且整体结构简单,从简单的结构利用水渠将坡体结构上的水进行聚拢,并且使得水得到合理的疏散,宜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护坡结构
本技术涉及道路护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道路护坡结构。
技术介绍
当路堤较高时,为保证边坡稳定,在取土坑与坡脚之间,或在边坡坡面上,沿线向保留或筑成有一定宽度的平台称为护坡道。其目的是加宽边坡横距,减缓边坡平均坡度,保证水土的固定,防止雨水冲刷造成路基不稳定的情况出现,为了保障其目的的可靠性,特此设计一种道路护坡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道路护坡结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道路护坡结构,包括道路、道路护栏、路侧水渠、路基水渠、护坡结构,所述道路护栏设在道路的两侧,所述路侧水渠设有两组,两组路侧水渠分别设在道路的两侧,且路侧水渠设在道路护栏的外侧,所述路基水渠设在道路的底侧,且路基水渠连通两组路侧水渠,所述护坡结构设在道路的两侧,且护坡结构分别设在道路两边的顶侧和底侧,所述路侧水渠上设有水渠盖。所述护坡结构由护坡水渠、护坡种植框、栽培格栅、蓄流框组成,所述护坡水渠设有若干组,若干组护坡水渠竖向设立,且护坡水渠的顶端或底端连接路侧水渠,所述护坡种植框设有若干组,若干组护坡种植框设置在每相邻两组护坡水渠之间,所述栽培格栅设在护坡种植框内,所述蓄流框设有若干组,若干组蓄流框设置在每两组护坡种植框之间。所述护坡种植框的内底侧设置有梯形平坡,护坡种植框的顶侧为弓形分流壁,护坡种植框的侧面为护坡水渠的渠壁,所述栽培格栅设在渠壁、梯形平坡和弓形分流壁之间,所述蓄流框连通护坡水渠。所述护坡结构均由钢筋混凝土浇筑制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优化了道路护坡所采用的设置,改变传统的路堤的设置,改进为一种使用钢混结构对路堤进行加固和增设新的护坡结构的设置,加宽了边坡的恒聚,减缓了边坡的坡度,保证了水土的固定,而且整体结构简单,从简单的结构利用水渠将坡体结构上的水进行聚拢,并且使得水得到合理的疏散,宜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总体侧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护坡结构正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护坡结构侧面示意图。图中:道路1、道路护栏2、路侧水渠3、路基水渠4、护坡结构5、水渠盖6、护坡水渠7、护坡种植框8、栽培格栅9、蓄流框10、梯形平坡11、弓形分流壁12、渠壁1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阐述。一种道路护坡结构,包括道路1、道路护栏2、路侧水渠3、路基水渠4、护坡结构5,所述道路护栏2设在道路1的两侧,所述路侧水渠3设有两组,两组路侧水渠3分别设在道路1的两侧,且路侧水渠3设在道路护栏2的外侧,所述路基水渠4设在道路1的底侧,且路基水渠4连通两组路侧水渠3,所述护坡结构5设在道路1的两侧,且护坡结构5分别设在道路1两边的顶侧和底侧,所述路侧水渠3上设有水渠盖6。所述护坡结构5由护坡水渠7、护坡种植框8、栽培格栅9、蓄流框10组成,所述护坡水渠7设有若干组,若干组护坡水渠7竖向设立,且护坡水渠7的顶端或底端连接路侧水渠3,所述护坡种植框8设有若干组,若干组护坡种植框8设置在每相邻两组护坡水渠7之间,所述栽培格栅9设在护坡种植框8内,所述蓄流框10设有若干组,若干组蓄流框10设置在每两组护坡种植框8之间。所述护坡种植框8的内底侧设置有梯形平坡11,护坡种植框8的顶侧为弓形分流壁12,护坡种植框8的侧面为护坡水渠7的渠壁13,所述栽培格栅9设在渠壁13、梯形平坡11和弓形分流壁12之间,所述蓄流框10连通护坡水渠7。所述护坡结构5均由钢筋混凝土浇筑制成。本技术工作原理:将本结构安装在道路两侧,可以有效的固定水土的流失,当道路上雨水流入到结构的路侧水渠内,通过路侧水渠和路基水渠的聚集和流通作用,将雨水排入到道路两侧和路堤不相干的地方,当雨水喷淋到结构的护坡结构上的时候,亦可以灌溉护坡结构上的栽培格栅,另一方面会经过梯形平坡的作用使得雨水可以流入到蓄流框内,在经过弓形分流壁的作用流入到护坡水渠内,并完成雨水的分流排出。以上所述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技术的教导,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道路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道路(1)、道路护栏(2)、路侧水渠(3)、路基水渠(4)、护坡结构(5),所述道路护栏(2)设在道路(1)的两侧,所述路侧水渠(3)设有两组,两组路侧水渠(3)分别设在道路(1)的两侧,且路侧水渠(3)设在道路护栏(2)的外侧,所述路基水渠(4)设在道路(1)的底侧,且路基水渠(4)连通两组路侧水渠(3),所述护坡结构(5)设在道路(1)的两侧,且护坡结构(5)分别设在道路(1)两边的顶侧和底侧,所述路侧水渠(3)上设有水渠盖(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道路(1)、道路护栏(2)、路侧水渠(3)、路基水渠(4)、护坡结构(5),所述道路护栏(2)设在道路(1)的两侧,所述路侧水渠(3)设有两组,两组路侧水渠(3)分别设在道路(1)的两侧,且路侧水渠(3)设在道路护栏(2)的外侧,所述路基水渠(4)设在道路(1)的底侧,且路基水渠(4)连通两组路侧水渠(3),所述护坡结构(5)设在道路(1)的两侧,且护坡结构(5)分别设在道路(1)两边的顶侧和底侧,所述路侧水渠(3)上设有水渠盖(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坡结构(5)由护坡水渠(7)、护坡种植框(8)、栽培格栅(9)、蓄流框(10)组成,所述护坡水渠(7)设有若干组,若干组护坡水渠(7)竖向设立,且护坡水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镇张红梅
申请(专利权)人:李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