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肩袖修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200327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肩袖修补装置,包括扇形块、导管和万向软轴钻;扇形块沿圆周方向的一端端部形成固定部,另一端端部形成安装部,安装部上开设有贯穿扇形块径向方向两个端面的通孔,导管穿设于通孔中并可轴向运动,导管下部弯曲以形成与待成型弧形骨隧道配合的引导部;工作时,万向软轴钻的万向软轴穿过导管后一端与钻机连接,另一端与钻头连接,钻头可在钻机的驱动下带动引导部进入骨组织中以钻出弧形骨隧道。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普通的万向软轴钻,在引管的引导下即可钻出弧形骨隧道,一方面对电钻及引管要求低,大大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电钻采用旋转方式钻孔,碰到硬骨头也容易钻出骨隧道,且不会偏离方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肩袖修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肩袖修补装置。
技术介绍
通常完成肩袖修补是通过开放手术或肩关节镜下完成。目前无论是开放手术修补肩袖还是肩关节镜下修补肩袖,都需打骨隧道。然而目前打骨隧道常用直线型引导装置,打出的为直线型骨隧道。因肱骨头为不规则弧形,在其上打出的直线型骨隧道存在骨隧道到骨表面这一段骨量较少,容易产生手术打孔操作相关并发症,且过线固定后存在因骨量少固定不牢固,甚至骨质崩裂的问题。然而现有的肩袖修补用定位器设计不太合理,存在上述问题,造成手术操作较不便,操作相关并发症发生概率高,患者术后恢复效果不理想。CN111265261A公开了一种电动驱动的肩袖修复器械,可打出弧形骨隧道。其包括修复器主体、套管和骨针,套管设置在修复器主体的下端,骨针设置在套管内,修复器主体上设置有驱动骨针在套管空腔内滑动的驱动结构,骨针下端突出套管外部的穿刺部分呈预定的弯曲形状,在推进式电钻驱动下以弯曲方式移动穿过骨缝,从而打出弧形骨隧道。也即,骨针在套管中呈直线,滑出套管后恢复形变,且骨针还需具备较高的硬度以在推力下刺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肩袖修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扇形块(1)、导管(4)、万向软轴钻和取线管(10);/n所述扇形块(1)沿圆周方向的一端端部形成固定部(11),所述扇形块(1)沿圆周方向的另一端端部形成安装部(12),所述安装部(12)上开设有贯穿扇形块(1)径向方向两个端面的第一通孔(13),所述导管(4)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13)中并可沿第一通孔(13)的轴向方向往复移动,所述导管(4)的下部弯曲以形成与待成型弧形骨隧道配合的引导部(41);/n所述万向软轴钻包括钻机、万向软轴(2)和钻头,所述钻头的外径与导管(4)的外径配合;/n所述万向软轴钻使用时,所述万向软轴(2)穿设于导管(4)中,所述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肩袖修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扇形块(1)、导管(4)、万向软轴钻和取线管(10);
所述扇形块(1)沿圆周方向的一端端部形成固定部(11),所述扇形块(1)沿圆周方向的另一端端部形成安装部(12),所述安装部(12)上开设有贯穿扇形块(1)径向方向两个端面的第一通孔(13),所述导管(4)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13)中并可沿第一通孔(13)的轴向方向往复移动,所述导管(4)的下部弯曲以形成与待成型弧形骨隧道配合的引导部(41);
所述万向软轴钻包括钻机、万向软轴(2)和钻头,所述钻头的外径与导管(4)的外径配合;
所述万向软轴钻使用时,所述万向软轴(2)穿设于导管(4)中,所述万向软轴(2)的外壁与导管(4)的内壁抵接,所述万向软轴(2)的一端从导管(4)中伸出并与钻机连接,所述万向软轴(2)的另一端从导管(4)中伸出并与钻头连接,所述钻头的前端与导管(4)的末端抵接,所述钻头的末端与待成型弧形骨隧道入口处的骨组织抵接,所述钻头可在钻机的驱动下带动引导部(41)进入骨组织中以钻出弧形骨隧道;
所述取线管(10)用于将缝合线贯穿弧形骨隧道,所述取线管(10)的下部与弧形骨隧道配合以形成送线部(101),所述送线部(101)的末端可从骨隧道中穿出,所述送线部(101)的末端部的圆周面上开设有穿线孔(102),所述缝合线从所述穿线孔(102)中穿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肩袖修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11)上开设有贯穿扇形块(1)径向方向两个端面的第二通孔(14),所述第二通孔(14)中穿设有与扇形块(1)固定的定位针(3),所述定位针(3)的末端与待成型弧形骨隧道出口处的骨组织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肩袖修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13)的轴向中心线和第二通孔(14)的轴向中心线共面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肩袖修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41)位于骨隧道中时,所述第一通孔(13)的轴向中心线经过所述引导部(41)轴向中心线与引导部(41)末端面相交的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曙光刘伟杰雷光华旷世达苏超李宇晟熊依林肖文峰曾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