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区施工建筑的基坑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031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区施工建筑的基坑支护结构,以待建基坑为施工基础,待建基坑的内壁面设置若干水泥土搅拌桩,再在建筑物底板和地面之间布置拉筋,建筑物底板通过拉筋连接水泥土搅拌桩,建筑物位于建筑物底板上,提供主要的压力,拉筋受压后能稳定地连接水泥土搅拌桩,如此实现基坑支护结构的相互配合锁定。此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基坑开挖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区施工建筑的基坑支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基坑开挖
,特别是涉及一种分区施工建筑的基坑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城市商业楼和住宅建设过程中往往面临着相邻多个地块分区先后施工的情况,会出现先期建筑物已部分实施完成,与之同时,相邻地块正在开展基坑开挖支护。受先期施工相邻建筑基础的限制,待建基坑支护无法采用锚索辅助固定;换作设置内支撑,则会产生难以实现地下室顶板换撑的问题;且待建基坑为4~6m深,悬臂支护无法满足基坑稳定要求。常用的上述三个方案都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综合来说,对于相邻多个地块分区先后建设,后建基坑无法采用锚索和内支撑的辅助固定,于是寻找安全可靠的支护方法、减少与土建施工的交叉影响、确保基坑和先期施作结构的安全稳定,为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可靠、施工影响小的分区施工建筑物的基坑支护结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区施工建筑的基坑支护结构,包括待建基坑;若干水泥土搅拌桩,均匀地布置于待建基坑的内壁面形成屏障结构;建筑物底板,布置于待建基坑相邻的地面上,所述建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区施工建筑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待建基坑;/n若干水泥土搅拌桩,均匀地布置于待建基坑的内壁面形成屏障结构;/n建筑物底板,布置于待建基坑相邻的地面上,所述建筑物底板的底部设置若干钢筋和若干拉筋,若干拉筋处于建筑物底板和地面之间,所述建筑物底板通过上述拉筋连接水泥土搅拌桩的顶部;/n建筑物,布置于建筑物底板的上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区施工建筑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待建基坑;
若干水泥土搅拌桩,均匀地布置于待建基坑的内壁面形成屏障结构;
建筑物底板,布置于待建基坑相邻的地面上,所述建筑物底板的底部设置若干钢筋和若干拉筋,若干拉筋处于建筑物底板和地面之间,所述建筑物底板通过上述拉筋连接水泥土搅拌桩的顶部;
建筑物,布置于建筑物底板的上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区施工建筑的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土搅拌桩包括位于内部的钢管,所述钢管的上下两端均贯穿水泥土搅拌桩的上下两端,所述钢管的上端高于拉筋所在平面,所述拉筋连接钢管的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永贵童恺旻汪传智陈文明徐江平马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