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钢管桩桩帽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024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钢管桩桩帽结构,涉及一种多功能钢管桩桩帽结构。涉及的一种多功能钢管桩桩帽结构用以钢管桩与贝雷梁或型钢之间的连接;桩帽结构具有一水平设置的面板;面板的下部焊接有变径钢管;变径钢管为上大下小的圆柱体;变径钢管具有圆柱体Ⅰ和圆柱体Ⅱ;圆柱体Ⅰ的内径与圆柱体Ⅱ的内径相同;圆柱体Ⅰ的外径大于圆柱体Ⅱ的外径,且与钢管桩的外径相同;圆柱体Ⅱ的外径小于钢管桩的内径;面板上设置有用以限制贝雷梁或型钢的限位装置;限位装置具有焊接在面板上的固定限位件;固定限位件上连接有活动限位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减少了在钢管桩与贝雷梁或型钢之间连接节点的现场施工工作内容,杜绝了高空作业的安全风险,提高了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钢管桩桩帽结构
本技术涉及钢管桩桩帽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钢管桩桩帽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钢栈桥施工或桥梁临时结构,如现浇梁采用大钢管桩支架的施工过程中,经常会涉及到钢管桩与贝雷梁或钢管桩与型钢进行组合使用的结构,由于钢管是空心结构,在钢管桩与贝雷梁或钢管桩与型钢之间,需要进行节点加固处理,常用的施工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钢管桩上铺设一块钢板,钢板与钢管桩之间通过缀板进行焊接固定,然后将贝雷梁或型钢置于钢板上,并且通常还需要单独设置限位装置;另一种方法是在钢管桩顶部切割出槽,将贝雷梁或型钢置于切割出来的槽中,再通过小块的钢板焊接进行固定贝雷梁或型钢;这两种方法通常都需要高空作业,尤其是当钢管桩高度较高时,在进行焊接作业时安全风险较大,且焊接质量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钢管桩与贝雷梁或型钢连接固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多功能钢管桩桩帽结构。本技术为完成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钢管桩桩帽结构,多功能钢管桩桩帽结构用以钢管桩与贝雷梁或型钢之间的连接;桩帽结构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钢管桩桩帽结构,其特征在于:多功能钢管桩桩帽结构用以钢管桩与贝雷梁或型钢之间的连接;桩帽结构具有一水平设置的面板;所述面板的下部焊接有变径钢管;所述变径钢管为上大下小的圆柱体;变径钢管具有圆柱体Ⅰ和圆柱体Ⅱ;所述圆柱体Ⅰ的内径与圆柱体Ⅱ的内径相同;所述圆柱体Ⅰ的外径大于圆柱体Ⅱ的外径,且与钢管桩的外径相同;所述圆柱体Ⅱ的外径小于钢管桩的内径;所述的面板上设置有用以限制贝雷梁或型钢的限位装置;所述的限位装置具有焊接在面板上的固定限位件;所述的固定限位件上连接有活动限位件;所述的活动限位件、固定限位件上均具有多个连接孔;所述活动限位件上的连接孔与固定限位件上的连接孔配合并通过限位销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钢管桩桩帽结构,其特征在于:多功能钢管桩桩帽结构用以钢管桩与贝雷梁或型钢之间的连接;桩帽结构具有一水平设置的面板;所述面板的下部焊接有变径钢管;所述变径钢管为上大下小的圆柱体;变径钢管具有圆柱体Ⅰ和圆柱体Ⅱ;所述圆柱体Ⅰ的内径与圆柱体Ⅱ的内径相同;所述圆柱体Ⅰ的外径大于圆柱体Ⅱ的外径,且与钢管桩的外径相同;所述圆柱体Ⅱ的外径小于钢管桩的内径;所述的面板上设置有用以限制贝雷梁或型钢的限位装置;所述的限位装置具有焊接在面板上的固定限位件;所述的固定限位件上连接有活动限位件;所述的活动限位件、固定限位件上均具有多个连接孔;所述活动限位件上的连接孔与固定限位件上的连接孔配合并通过限位销实现不同型号贝雷梁或型钢与活动限位件的连接,构成贝雷梁或型钢的限位装置。


2.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延方程伟峰黄辉张耀阳胡焕猛曹天伟窦东庆苏艺博李海风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公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