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水墙与排水沟相结合的溢流构筑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0006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排水构筑物设计改进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挡水墙与排水沟相结合的溢流构筑物,包括挡水墙、由挡水墙部分围合形成的挡水墙沟以及一端与挡水墙沟相连通的排水沟,且排水沟的另一端坡向向下延伸并与下游水系连通;挡水墙沟的深度不小于排水沟的深度;挡水墙设置于储水设施的最高水位控制口侧且不高于储水设施的最高水位。该溢流构筑物能够减小下游水系接入点距离地面高度,适用性更广,新的溢流方式能更大范围提高其适用性,并降低投资成本,实施方便,便于后期清淤等运营维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挡水墙与排水沟相结合的溢流构筑物
本技术涉及排水构筑物设计改进
,具体地,涉及一种挡水墙与排水沟相结合的溢流构筑物。
技术介绍
蓄水构筑物如水塘既是一道自然景观,又可进行雨水收集、沉淀。在水塘水位达到最大容量时,需要进行外排。目前常用的控制最高水位方法是在水塘边设置溢流井+管道的排水型式,如图1所示。该种方法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由于室外管道覆土厚度要求不小于600mm,所以一般要求下游水系接入点距离地面高度H2=H1+t+D+i*L≥0.6+t+D+i*L(图1中:t为管道壁厚,D为管道直径,i为排水坡度,L为管道长度)。如D=500mm,i=0.3%,L=100m,t=0.05m时,H2≥1.45m。下游水系接入点距离地面至少1.45m,下游若使用雨水明沟,一方面排水沟太深,工程量较大,另一方面,非常不安全。一般选择管道或者表面覆土盖板沟。(2)管道或者表面覆土盖板沟美观,但施工时开挖工程量大,后期清理不方便。(3)若下游为现有的排水设施,标高高于管道排出点标高,则该种溢流型式不适用,从而出现无法应用已有水系疏导溢流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挡水墙与排水沟相结合的溢流构筑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挡水墙、由挡水墙部分围合形成的挡水墙沟以及一端与挡水墙沟相连通的排水沟,且排水沟的另一端坡向向下延伸并与下游水系连通;/n挡水墙沟的深度不小于排水沟的深度;/n挡水墙设置于储水设施的最高水位控制口侧且不高于储水设施的最高水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挡水墙与排水沟相结合的溢流构筑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挡水墙、由挡水墙部分围合形成的挡水墙沟以及一端与挡水墙沟相连通的排水沟,且排水沟的另一端坡向向下延伸并与下游水系连通;
挡水墙沟的深度不小于排水沟的深度;
挡水墙设置于储水设施的最高水位控制口侧且不高于储水设施的最高水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溢流构筑物,其特征在于,排水沟贴地面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溢流构筑物,其特征在于,挡水墙沟由挡水墙和挡水墙垫层形成,其中,挡水墙为砖砌体且表面敷设混凝土的结构,砖砌体厚度不低于370mm,混凝土的厚度不低于20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云飞周金波孔园园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海螺建材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