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景观水体溢流的地下水回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19812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景观水体溢流的地下水回补系统,包括上部侧壁开设溢流口(2)的景观水体(1),溢流口(2)通过进水管(3)与沉淀过滤井(4)的上部相连,沉淀过滤井(4)的底部设置出水管(5),出水管(5)端部通向渗透井(6)的中部;渗透井(6)的下部设置辐射渗管(7),辐射渗管(7)的管壁上布满渗水孔,其两端延伸至回填土区(9)的下方,渗透井(6)的上部设置超标雨水溢流管(8)。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水体溢流水的净化、渗透、排放多重功能,能够回补充地下水,从而解决水资源。同时,本发买那个的构造简单、易于施工、维护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景观水体溢流的地下水回补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人工景观水体建设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景观水体溢流的地下水回补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水涨船高,于是越来越多具有人工景观水体的亲水小区或公园相续出现。景观水体通常通过设置溢流口来保证水体水位,超过设计水位的补水和降雨都通过溢流口排放至雨水管网,对水资源形成较大浪费。本技术在传统景观水体溢流系统中增加沉淀、渗透单元,实现人工景观水体溢流水资源回补地下水,生态环保,节约资源,以达到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景观水体溢流的地下水回补系统,解决了传统水体的溢流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到雨水管网,造成水资源形成较大浪费的技术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景观水体溢流的地下水回补系统,包括上部侧壁开设溢流口的景观水体,所述溢流口通过进水管与沉淀过滤井的上部相连,所述沉淀过滤井的底部设置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端部通向渗透井的中部;所述渗透井的下部设置辐射渗管,所述辐射渗管的管壁上布满渗水孔,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景观水体溢流的地下水回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侧壁开设溢流口(2)的景观水体(1),所述溢流口(2)通过进水管(3)与沉淀过滤井(4)的上部相连,所述沉淀过滤井(4)的底部设置出水管(5),所述出水管(5)端部通向渗透井(6)的中部;所述渗透井(6)的下部设置辐射渗管(7),所述辐射渗管(7)的管壁上布满渗水孔,其两端延伸至回填土区(9)的下方,所述渗透井(6)的上部设置超标雨水溢流管(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景观水体溢流的地下水回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侧壁开设溢流口(2)的景观水体(1),所述溢流口(2)通过进水管(3)与沉淀过滤井(4)的上部相连,所述沉淀过滤井(4)的底部设置出水管(5),所述出水管(5)端部通向渗透井(6)的中部;所述渗透井(6)的下部设置辐射渗管(7),所述辐射渗管(7)的管壁上布满渗水孔,其两端延伸至回填土区(9)的下方,所述渗透井(6)的上部设置超标雨水溢流管(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景观水体溢流的地下水回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口(2)处设置杂质过滤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基于景观水体溢流的地下水回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杂质过滤装置为格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景观水体溢流的地下水回补系统,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淼高增荣万涛徐波刘双马冰玉于磊
申请(专利权)人:六环景观辽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