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反渗透浓水抽负压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97999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反渗透浓水抽负压的装置,包括反渗滤膜、高位罐、低位槽和真空罐,反渗滤膜浓水管分别与反渗滤膜和高位罐连接,高位罐排水管分别与高位罐底部和低位槽连接,高位罐排水管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高位罐排水管上位于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之间的部分为蓄排水管段,负压管分别连接真空罐和蓄排水管段,负压管上设置有第一负压表和第三电磁阀,真空罐上设置有第二负压表,真空罐通过超滤膜负压管与超滤膜连接,超滤膜负压管上设置有第四电磁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反渗透浓水的压力将反渗透浓水提升至高位罐,然后通过浓水的高位势能为超滤膜提供强劲的负压;实现了超滤膜的无电动力的运行,降低运行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反渗透浓水抽负压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具体涉及到一种利用反渗透浓水抽负压的装置,适用于反渗透膜和超滤膜的废水处理。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水资源短期和水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它已成为影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我国水资源总量位居世界第六,但是人均占有量居于世界第110位。特别是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南方水资源丰富,北方水资源匮乏。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16个省份属于重度缺水地区,有6个省份属于极度缺水地区。因此水资源的重复利用意义重大。目前水资源的重复利用主要采用的是膜处理工艺,即超滤膜+反渗透膜工艺。废水经过膜处理后,将废水中的悬浮物质和大部分盐分脱除,得到品质较好的淡水回用。在双膜法中,膜药剂成本和膜所需水泵的动力成本为整个工艺的运行成本,且水泵所产生的电费占50%以上。为了更好的实现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实现人与社会和谐相处,就需要企业不断去开发出新的低成本的、低能耗的设备和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在于针对现有反渗透膜和超滤膜处理废水现状及相应处理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反渗透浓水抽负压的装置,包括反渗滤膜(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位罐(3)、低位槽(8)和真空罐(14),/n反渗滤膜浓水管(2)一端与反渗滤膜(1)连接,另一端延伸至高位罐(3)内,/n竖直设置的高位罐排水管(19)顶端与高位罐(3)底部连通,底端延伸至低位槽(8)内,/n高位罐排水管(19)的上部设置有第一电磁阀(5),下部设置有第二电磁阀(7),高位罐排水管(19)上位于第一电磁阀(5)和第二电磁阀(7)之间的部分为蓄排水管段,/n蓄排水管段的侧部设置有磁翻板液位计(11),/n负压管(18)一端与真空罐(14)连通,另一端与蓄排水管段靠近第一电磁阀(5)的部分连通,/n负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反渗透浓水抽负压的装置,包括反渗滤膜(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位罐(3)、低位槽(8)和真空罐(14),
反渗滤膜浓水管(2)一端与反渗滤膜(1)连接,另一端延伸至高位罐(3)内,
竖直设置的高位罐排水管(19)顶端与高位罐(3)底部连通,底端延伸至低位槽(8)内,
高位罐排水管(19)的上部设置有第一电磁阀(5),下部设置有第二电磁阀(7),高位罐排水管(19)上位于第一电磁阀(5)和第二电磁阀(7)之间的部分为蓄排水管段,
蓄排水管段的侧部设置有磁翻板液位计(11),
负压管(18)一端与真空罐(14)连通,另一端与蓄排水管段靠近第一电磁阀(5)的部分连通,
负压管(18)上设置有第一负压表(13)和第三电磁阀(12),
真空罐(14)上设置有第二负压表(15),真空罐(14)通过超滤膜负压管(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颖董金兵李茂英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金润德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