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旋转的机械式悬臂提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9764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可旋转的机械式悬臂提升装置,包括提升臂、提升电机、底座和吊钩;底座的一侧设有旋转电机;底座的上面依次设有回转支承和提升装置外筒;提升装置外筒竖直设置,下端与底座之间籍由回转支承形成回转轴竖直设置的回转副;提升装置外筒由旋转电机驱动旋转;提升装置外筒内设有提升装置内筒,提升装置外筒和提升装置内筒之间呈移动副;提升装置外筒的内壁和提升装置内筒的外壁之间设有机械传动装置;机械传动装置由设置于提升装置外筒外壁的提升电机驱动;提升臂设置于提升装置内筒的上端;吊钩设置于提升臂的一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应用可以使悬臂提升装置更加精确的控制提升的位置、速度及旋转角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旋转的机械式悬臂提升装置
本技术涉及重载提升设备制造
,特别涉及可旋转的机械式悬臂提升装置。
技术介绍
悬臂提升机目前应用较为广泛。在现有的悬臂提升机中,一般由导轨、电动葫芦、电机、立柱、电气控制系统、提升吊钩或托盘组成。在现有的技术中,一般是电葫芦(电机及卷筒组成)工作,带动钢丝绳,进而实现重物的提升和降落。立柱下端底座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混凝土基础上,由电机带动减速机驱动装置使悬臂回转,电动葫芦在悬臂工字钢上作往返运行作业。旋臂起重机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占用空间小,作业范围大等特点。因此悬臂吊应用范围广泛,在物流运输、金属冶炼、机械制造、汽车制造、仓库、实验室等场所均有应用。在实际应用中,悬臂起重机依靠电机带动卷筒控制重物的提升与下降,在运行线路上其精度难以保证,平直度和高度定位不准确。同时采用钢丝绳作为主要受力构件,钢丝绳本身刚度不足,重物在起吊、旋转的过程中不稳定,容易产生晃动甚至倾翻的可能性。电葫芦作为市场上常见的起重机械,本身运行不够稳定,容易出现钢丝绳串槽、断裂等故障,严重时甚至出现生产安全事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可旋转的机械式悬臂提升装置,包括提升臂(1)、提升电机(6)、底座(8)和吊钩(9);其特征在于:/n所述底座(8)固定在土建基础上;所述底座(8)的一侧设有旋转电机(4);/n所述底座(8)的上面依次设有回转支承(5)和提升装置外筒(3),且所述回转支承(5)、所述提升装置外筒(3)和所述底座(8)同轴设置;/n所述提升装置外筒(3)竖直设置,下端与所述底座(8)之间籍由所述回转支承(5)形成回转轴竖直设置的回转副;所述提升装置外筒(3)由所述旋转电机(4)驱动旋转;/n所述提升装置外筒(3)内设有提升装置内筒(2),所述提升装置外筒(3)和所述提升装置内筒(2)之间呈移动副,所述提升装...

【技术特征摘要】
1.可旋转的机械式悬臂提升装置,包括提升臂(1)、提升电机(6)、底座(8)和吊钩(9);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8)固定在土建基础上;所述底座(8)的一侧设有旋转电机(4);
所述底座(8)的上面依次设有回转支承(5)和提升装置外筒(3),且所述回转支承(5)、所述提升装置外筒(3)和所述底座(8)同轴设置;
所述提升装置外筒(3)竖直设置,下端与所述底座(8)之间籍由所述回转支承(5)形成回转轴竖直设置的回转副;所述提升装置外筒(3)由所述旋转电机(4)驱动旋转;
所述提升装置外筒(3)内设有提升装置内筒(2),所述提升装置外筒(3)和所述提升装置内筒(2)之间呈移动副,所述提升装置内筒(2)能够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
所述提升装置外筒(3)的内壁和所述提升装置内筒(2)的外壁之间设有机械传动装置;所述机械传动装置由设置于所述提升装置外筒(3)外壁的所述提升电机(6)驱动;
所述提升臂(1)设置于所述提升装置内筒(2)的上端;
所述吊钩(9)设置于所述提升臂(1)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旋转的机械式悬臂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传动装置包括互相啮合的驱动齿轮和传动齿条(7);
所述驱动齿轮设置于所述提升装置外筒(3),由所述提升电机(6)驱动旋转;
所述传动齿条(7)设置于所述提升装置内筒(2)的外壁;
当所述提升电机(6)运行时,所述驱动齿轮推动所述传动齿条(7),进而带动所述提升装置内筒(2)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旋转的机械式悬臂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电机(4)通过高强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家奇汪昌润宋涛赵厚永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贺力液压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