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条及具有其的玻璃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9732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刮条及具有其的玻璃刮,特点是所述刮条包括:固定部;刮条主体,所述刮条主体的一端的下部设置刮刃,所述刮刃包括左侧面和右侧面,所述刮刃的右侧面与所述刮条主体的一端的端面同一水平设置,所述左侧面与所述右侧面为锐角设置,所述刮条主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固定部;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低效、费力又不能彻底刮除玻璃、磁砖等光滑物体面上水分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刮条及具有其的玻璃刮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庭清洗工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刮条及具有其的玻璃刮。
技术介绍
刮条是玻璃刮上必不可少的附件,通常刮条采用柔性的材料制作,例如橡胶,将刮条嵌入手柄前端的槽内,刮条主要用来刮除玻璃、磁砖等光滑物体上的水和污渍,使其干净、光亮,达到一尘不染的效果。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3314878U的中国专利公布了玻璃刮,包括承载体、刮条架、刮条,刮条架安装于承载体上,刮条架上端面延伸有一拱背型挡板,拱背型挡板内侧成型有一凸起,刮条架成型有安装槽,刮条安装于安装槽内,拱背型挡板内侧成型有一凸起。刮条架上成型有拱背型挡板,通过拱背型挡板可增强刮条的平整度,从而将玻璃上的水分彻底清理干净,其实该结构是对刮条架结构进行优化,而真正起到刮除玻璃和磁砖上水渍的是刮条,从现有技术图中可见刮条与玻璃接触端面为长方形,操作时需将刮条的接触端与玻璃保持一定的角度才能保证刮净玻璃上的水。如图1所示,当刮条A往一个方向运动的时候,会与玻璃形成一个小于90度的角度α,当角度α的值太大或者太小都会导致水滞会从刮条与玻璃形成的空隙内渗漏,造成玻璃刮不干净,或者要多次刮除,从而降低了清洁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玻璃、磁砖等光滑物体面上的水分高效、省力地彻底刮除干净的刮条及具有其的玻璃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刮条,所述刮条包括:固定部;刮条主体,所述刮条主体的一端的下部设置刮刃,所述刮刃包括左侧面和右侧面,所述刮刃的右侧面与所述刮条主体的一端的端面同一水平设置,所述左侧面与所述右侧面为锐角设置,所述刮条主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固定部。进一步地,所述左侧面与所述右侧面之间的夹角α1=1~80度。进一步地,所述左侧面与所述右侧面之间的夹角α1=20~60度。进一步地,所述刮刃包括刃点,所述刃点与所述刮条主体的水平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B1=0.5~2mm。进一步地,所述刮刃包括底面,所述底面平行所述刮条主体的中心线,所述底面与所述刮条主体的水平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B2=0.5~2mm。刮刃太短无效果,刮刃太长弯曲太大,刮不干净。进一步地,所述刮条主体上设置凹槽,所述凹槽横向贯穿所述刮条主体,所述凹槽的中心线与所述刮条主体的一端的端面之间的距离C1=3~15mm。刮刃太短弯曲不够,刮刃太长弯曲太大,都会导致刮不干净。进一步地,所述刮条主体的一端上设置加强件,所述加强件与所述刮条主体的一端的端面平行或者成锐角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刮条主体上设置第二刮刃,所述第二刮刃以所述刮条主体的中心线为基准与所述刮刃对称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刮条主体上设置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凹槽相反设置,所述第二凹槽的中心线与所述刮条主体的一端的端面之间的距离C2=3~15mm。进一步地,所述刮条主体上均匀设置凹槽或波浪纹。现有技术通过调整材料的硬度,而在本专利实施例的刮条主体上均匀设置凹槽或波浪纹,能适应各种使用压力,刮条会根据使用者的优选压力进行调节,使用寿命长,同时能适用在不同温度的使用环境。还提供一种刮条,所述刮条包括:固定部;刮条主体,所述刮条主体的一端设置刮头,所述刮头包括第一面、第二面、第三面和第四面,所述第一面垂直设置在所述刮条主体的顶面,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第一面成锐角设置,所述第一面的尾端与所述第二面的头端连接,所述第三面以所述第二刮刃以所述刮条主体的中心线为基准与第二面对称设置,所述第四面以所述刮条主体的中心线为基准与第一面对称设置,所述第二面的尾端与所述第三面的头端连接,所述第三面的尾端与所述第四端的头端连接,所述第四端的尾端垂直连接在所述刮条主体的底面,所述刮条主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固定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面与所述第四面之间的夹角γ=1~80度。进一步地,所述第四面的顶点与所述刮条主体的底面的之间距离和第四面的顶点B=0.5~2mm。进一步地,所述刮头上设置加强件,所述加强件与所述刮条主体的纵截面平行设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玻璃刮,包括手柄和刮条,所述刮条结构为上述所述的刮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刮条主体的一端的下部设置刮刃,刮刃包括左侧面和右侧面,左侧面与右侧面之间成锐角设置,即左侧面与右侧面组成一锐角三角形。在使用刮条刮除玻璃上水时,左侧面与右侧面相交点与玻璃形成第一个角度,同时刮条主体与玻璃形成第二个角度,第一个角度大于第二个角度,此时大部分水随着玻璃往下流,极少部分受刮刃压力反射到左侧面上汇入大部分水中,水就不能透过刮条与玻璃形成的空隙内渗漏,只需一次刮除就能彻底刮净,既高效又省略,解决现有技术中和刮条与玻璃接触面三角形状变为矩形,可以有效地使空腔的体积增加一倍。当操作员结束擦除时,由于刮条的最终行程被拉至窗户框架,角度都变为90º,本申请的刮刃在任何角度操作下刮刃边缘与玻璃都紧密接触。2、刮条主体上下对称设置刮刃,使刮条使用寿命增加一倍,同时方便了操作者为左撇子的习惯。3、刮刃上设置加强件,增加了刮刃的强度,使用刮除玻璃边角时刮刃变形,真正做到无死角地刮净。4、在刮条主体上设置凹槽,此凹槽能扩大储水面积,当刮刃将玻璃上的水进行刮除时,水沿着凹槽的方面流动,有效刮除干净琉璃上的水。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刮条左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刮条主体的局部左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刮条左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的刮条左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的刮条主体的局部左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六的刮条主体的局部左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七的刮条左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八的刮条左视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九的刮条主体的局部左视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十的刮条主体的局部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如图2所示,一种刮条,包括固定部1和刮条主体2,固定部1用于固定在玻璃刮的手柄凹槽中,其形状能为圆形,或方形,或菱形,或梯形,或正多边形。刮条主体2有两端,其中一端的下部设置刮刃20,另一端连接固定部1。刮刃20包括左侧面200和右侧面201,刮刃20的右侧面201与刮条主体2的一端的端面同一水平设置,左侧面200与右侧面201为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刮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条包括:/n固定部;/n刮条主体,所述刮条主体的一端的下部设置刮刃,所述刮刃包括左侧面和右侧面,所述刮刃的右侧面与所述刮条主体的一端的端面同一水平设置,所述左侧面与所述右侧面为锐角设置,所述刮条主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固定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刮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条包括:
固定部;
刮条主体,所述刮条主体的一端的下部设置刮刃,所述刮刃包括左侧面和右侧面,所述刮刃的右侧面与所述刮条主体的一端的端面同一水平设置,所述左侧面与所述右侧面为锐角设置,所述刮条主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固定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刮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面与所述右侧面之间的夹角α1=1~80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刮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面与所述右侧面之间的夹角α1=20~60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刮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刃包括刃点,所述刃点与所述刮条主体的水平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B1=0.5~2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刮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刃包括底面,所述底面平行所述刮条主体的中心线,所述底面与所述刮条主体的水平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B2=0.5~2mm。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刮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条主体上设置凹槽,所述凹槽横向贯穿所述刮条主体,所述凹槽的中心线与所述刮条主体的一端的端面之间的距离C1=3~15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刮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条主体的一端上设置加强件,所述加强件与所述刮条主体的一端的端面平行或者成锐角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刮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与所述刮条主体的一端的端面之间夹角β=10-70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刮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条主体上设置第二刮刃,所述第二刮刃以所述刮条主体的中心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泰山·贝利泰特·哈里森·克莱姆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峰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