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积放输送线的托盘回转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9668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积放输送线的托盘回转机构,属于输送线托盘回转机构技术领域。它包括包括输送机与工装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包括机架、主动轴、从动轴、链条、托盘输送轨道、导向圆盘;所述工装托盘包括托板、吊耳、积放链轮组件、轴承、滚轮,托板正下方设置一对吊耳,积放链轮组件的固定轴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侧吊耳上,吊耳两侧活动固定一对轴承。通过在工装托盘底部两侧采用滚轮,中间采用积放链轮作为动力,对称处安装两个轴承,在主动轴及从动轴上固定一个导向圆盘,导向圆盘加工三处弧形凹槽,回转中心与轴承同心,由导向圆盘的弧形凹槽卡住轴承旋转,实现工装托盘的累计积放与回转输送,提高输送效率、匹配节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积放输送线的托盘回转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积放输送线的托盘回转机构,属于输送线托盘回转机构

技术介绍
在现代工厂里,很多异性零件在加工流转过程中,无法直接放在输送线上,需要放工装托盘上,由托盘输送线来辅助产品输送,带动托盘在各工序之间流转,并且托盘需要在输送料道上循环行走。但是如果工装托盘水平循环需要占的空间比较大,且沿着输送链圆周方向固定在输送线上,则不利于生产节拍及精准定位,那么如果能够沿输送线行走并且能够累计积放是较好的结构方式,可以提高效率、匹配节拍、并且可以实现二次精准定位。这种托盘沿链条积放式行走的结构,最大的难点在于托盘在回转处的机构,即主动侧和从动侧两处进入动力轮的结构方式,市场上目前主要有PU夹持托盘方式和圆弧型链轮带动方式。因为转弯接触处是切线,前者夹持的是一个块,导致在回转前后工装盘会有明显卡顿;后者机构较之稳定,但要严丝吻合,加工难度较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积放输送线的托盘回转机构,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托盘积放输送线的托盘在回转处输送卡顿、难度大的问题。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积放输送线的托盘回转机构,它包括输送机与工装托盘,所述输送机包括机架、主动轴、从动轴、链条、托盘输送轨道、导向圆盘;机架两端分别固定有主动轴以及从动轴,主动轴与固定在机架外侧的电机连接,主动轴、从动轴上分别设有齿轮,主动轴、从动轴的齿轮通过链条联动,机架两侧固定有一对平行的托盘输送轨道,主动轴和从动轴上分别设有导向圆盘,导向圆盘边缘设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弧形凹槽;所所述工装托盘包括托板、吊耳、积放链轮组件、轴承、滚轮,托板正下方设置一对吊耳,积放链轮组件包括固定轴、摩擦座、链轮、摩擦套、弹簧、紧固螺母,固定轴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侧吊耳上,固定轴上依次套有摩擦座、摩擦套、链轮、弹簧、紧固螺母,摩擦座固定在一侧吊耳上,摩擦套固定在链轮上,紧固螺母螺接在固定轴上,链轮与紧固螺母之间的固定轴上套有弹簧,弹簧抵靠链轮与摩擦套,使摩擦套与摩擦座紧固,吊耳两侧固定一对轴承,轴承与导向圆盘的弧形凹槽配合,导向圆盘回转中心与轴承同心,托板底下两侧分别活动固定有一对滚轮,滚轮沿托盘输送轨道运动;作为优选实例,所述导向圆盘上设有三处弧形凹槽,弧形凹槽弧度为半圆,半圆半径等于轴承的外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工装托盘底部两侧采用滚轮,中间采用积放链轮组件作为动力,对称处安装两个轴承,在主动轴及从动轴上固定一个导向圆盘,导向圆盘加工三处弧形凹槽,回转中心与轴承同心,工装托盘从主动侧或从动侧,进入动力回转处,由导向圆盘的弧形凹槽卡住轴承旋转,实现工装托盘的累计积放与回转输送,提高输送效率、匹配节拍,并且可以实现二次精准定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简图;图2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工装托盘正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工装托盘侧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积放链轮组件结构示意图。图中:输送机1,机架11,主动轴12,从动轴13,链条14,托盘输送轨道15,导向圆盘16,弧形凹槽161,工装托盘2,托板21,吊耳22,积放链轮组件23,固定轴231,摩擦座232,链轮233,摩擦套234,弹簧235,紧固螺母236,轴承24,滚轮25,零件3。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4所示,一种积放输送线的托盘回转机构,它包括输送机1与工装托盘2,输送机1包括机架11、主动轴12、从动轴13、链条14、托盘输送轨道15、导向圆盘16;机架11两端分别固定有主动轴12以及从动轴13,主动轴12与固定在机架11外侧的电机连接,主动轴12、从动轴13上分别设有齿轮,主动轴12、从动轴13的齿轮通过链条14联动,机架11两侧固定有一对平行的托盘输送轨道15,主动轴12和从动轴13上分别设有导向圆盘16,导向圆盘16边缘设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弧形凹槽161;工装托盘2包括托板21、吊耳22、积放链轮组件23、轴承24、滚轮25,托板21正下方设置一对吊耳22,积放链轮组件23包括固定轴231、摩擦座232、链轮233、摩擦套234、弹簧235、紧固螺母236,固定轴231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侧吊耳22上,固定轴231上依次套有摩擦座232、摩擦套234、链轮233、弹簧235、紧固螺母236,摩擦座232固定在一侧吊耳22上,摩擦套234固定在链轮233上,紧固螺母236螺接在固定轴231上,链轮233与紧固螺母236之间的固定轴231上套有弹簧235,弹簧235抵靠链轮233与摩擦套234,使摩擦套234与摩擦座232紧固,吊耳22两侧活动固定一对轴承24,轴承24与导向圆盘16的弧形凹槽161配合,导向圆盘16回转中心与轴承24同心,托板21底下两侧分别活动固定有一对滚轮25,滚轮25沿托盘输送轨道15运动;导向圆盘16上设有三处弧形凹槽161,弧形凹槽161弧度为半圆,半圆半径等于轴承24的外径。工作原理:输送机1的主动轴12通过外部的驱动电机提供动力,带动链条14驱动从动轴13实现运转,主动轴12以及从动轴13上均固定导向圆盘16以实现工装托盘2在输送机1回转处流畅运行,当工装托盘2在输送机1上运行时,工装托盘2的托板21上运输零件3,托板21下方两侧的滚轮25沿着托盘输送轨道15保证工装托盘2稳定运行,托板21下方的吊耳22之间固定有积放链轮23,积放链轮组件23依靠输送机1的链条14动力作为运行动力。积放链轮组件23的固定轴231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侧吊耳22上,摩擦座232固定在一侧吊耳22上,链轮233与紧固螺母236之间的固定轴231上套有弹簧235,弹簧235抵靠链轮233与摩擦套234,使摩擦套234与摩擦座232紧固,弹簧235的弹力作为固定链轮233摩擦力,通过紧固螺母236可以对弹簧235进行压缩或者释放来调节弹力,进而对链轮233的稳固性进行调节。当工装托盘2进入输送机1的回转处时,导向圆盘16的弧形凹槽161卡住积放链轮23两侧的轴承24,实现工装托盘2的累计积放与回转输送,提高输送效率、匹配节拍,并且可以实现二次精准定位。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积放输送线的托盘回转机构,它包括输送机与工装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包括机架、主动轴、从动轴、链条、托盘输送轨道、导向圆盘;/n机架两端分别固定有主动轴以及从动轴,主动轴与固定在机架外侧的电机连接,主动轴、从动轴上分别设有齿轮,主动轴、从动轴的齿轮通过链条联动,机架两侧固定有一对平行的托盘输送轨道,主动轴和从动轴上分别设有导向圆盘,导向圆盘边缘设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弧形凹槽;/n所述工装托盘包括托板、吊耳、积放链轮组件、轴承、滚轮,托板正下方设置一对吊耳,积放链轮组件包括固定轴、摩擦座、链轮、摩擦套、弹簧、紧固螺母,固定轴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侧吊耳上,固定轴上依次套有摩擦座、摩擦套、链轮、弹簧、紧固螺母,摩擦座固定在一侧吊耳上,摩擦套固定在链轮上,紧固螺母螺接在固定轴上,链轮与紧固螺母之间的固定轴上套有弹簧,弹簧抵靠链轮与摩擦套,使摩擦套与摩擦座紧固,吊耳两侧固定一对轴承,轴承与导向圆盘的弧形凹槽配合,导向圆盘回转中心与轴承同心,托板底下两侧分别活动固定有一对滚轮,滚轮沿托盘输送轨道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积放输送线的托盘回转机构,它包括输送机与工装托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包括机架、主动轴、从动轴、链条、托盘输送轨道、导向圆盘;
机架两端分别固定有主动轴以及从动轴,主动轴与固定在机架外侧的电机连接,主动轴、从动轴上分别设有齿轮,主动轴、从动轴的齿轮通过链条联动,机架两侧固定有一对平行的托盘输送轨道,主动轴和从动轴上分别设有导向圆盘,导向圆盘边缘设有多个等间距分布的弧形凹槽;
所述工装托盘包括托板、吊耳、积放链轮组件、轴承、滚轮,托板正下方设置一对吊耳,积放链轮组件包括固定轴、摩擦座、链轮、摩擦套、弹簧、紧固螺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末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炬轩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