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充电桩用安装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9471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充电桩用安装机构,包括预埋底座,所述预埋底座的顶部外壁设有安装座,且安装座的内壁中部设有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座为开口结构,且安装座的另三侧均设有卡槽,所述安装座的两侧卡槽内壁设有侧夹持撑,且另一个卡槽内壁插接有后斜撑,所述安装座的两侧外壁均设有侧束线管,且安装座的两侧内壁均等距离设有底线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组合式基座,通过三侧的的斜撑结构将充电桩卡接固定在基座上,基座内部设有预留线路和线路线管,对充电桩需要的线路进行规划整理,便于后期在接线路时更加便捷,内部预设有电路功率检测器和电路温度检测器,对线路的电路通过功率和电线温度实现检测,减少充电桩的非正常作业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充电桩用安装机构
本技术涉及充电桩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充电桩用安装机构。
技术介绍
充电桩(Chargingpile)是指为电动汽车提供充电服务的充能设备。其主要分为落地式充电桩和挂壁式充电桩,主要采取计时、计电度、计金额的充电方式。现有很多充电桩为直埋式结构,固定在地面上,在损坏需要更替时,需要将地下部分同时取出,费时费力,对充电框的后期维护维修带来较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智能充电桩用安装机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充电桩用安装机构,包括预埋底座,所述预埋底座的顶部外壁设有安装座,且安装座的内壁中部设有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座为开口结构,且安装座的另三侧均设有卡槽,所述安装座的两侧卡槽内壁设有侧夹持撑,且另一个卡槽内壁插接有后斜撑,所述安装座的两侧外壁均设有侧束线管,且安装座的两侧内壁均等距离设有底线管,所述底线管的端部和侧束线管相连通,且底线管和侧束线管的内壁留有预留线路,所述安装座靠近后斜撑的一侧内壁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充电桩用安装机构,包括预埋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底座(1)的顶部外壁设有安装座(4),且安装座(4)的内壁中部设有安装凹槽(8),所述安装座(4)为开口结构,且安装座(4)的另三侧均设有卡槽,所述安装座(4)的两侧卡槽内壁设有侧夹持撑(9),且另一个卡槽内壁插接有后斜撑(5),所述安装座(4)的两侧外壁均设有侧束线管(3),且安装座(4)的两侧内壁均等距离设有底线管(7),所述底线管(7)的端部和侧束线管(3)相连通,且底线管(7)和侧束线管(3)的内壁留有预留线路(12),所述安装座(4)靠近后斜撑(5)的一侧内壁插接有集线管,且集线管的两侧和两个侧束线管(3)的端部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充电桩用安装机构,包括预埋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底座(1)的顶部外壁设有安装座(4),且安装座(4)的内壁中部设有安装凹槽(8),所述安装座(4)为开口结构,且安装座(4)的另三侧均设有卡槽,所述安装座(4)的两侧卡槽内壁设有侧夹持撑(9),且另一个卡槽内壁插接有后斜撑(5),所述安装座(4)的两侧外壁均设有侧束线管(3),且安装座(4)的两侧内壁均等距离设有底线管(7),所述底线管(7)的端部和侧束线管(3)相连通,且底线管(7)和侧束线管(3)的内壁留有预留线路(12),所述安装座(4)靠近后斜撑(5)的一侧内壁插接有集线管,且集线管的两侧和两个侧束线管(3)的端部相连通,所述集线管的外壁套接有套管(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充电桩用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4)和预埋底座(1)的连接处两侧均设有电路温度检测器(15),且电路温度检测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朝宏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劲宝电子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