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霉抗菌石英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9404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霉抗菌石英石,所述防霉抗菌石英石包括石英石本体、抗菌层、防霉层和防腐抗污层,所述抗菌层间断地分布在所述石英石本体的表面,所述防腐抗污层覆盖在所述石英石本体的上表面,所述防霉层位于所述抗菌层和所述防腐抗污层之间。所述防霉抗菌石英石经久耐用,具有抗菌、防霉、防腐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霉抗菌石英石
本技术涉及高品质石英石,尤其是一种防霉抗菌石英石。
技术介绍
石英石是由90%以上的石英晶体加上树脂及其他微量元素人工合成的一种新型石材。它是通过特殊的机器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压制而成的大规格板材,它的主要材料是石英。石英石外观大方、花样多变,广泛运用于装修领域,尤其是柜台、吧台、测试台、窗台等,这些台面由于频繁使用,接触人体,容易滋生细菌,因此开发具有抗菌效果的石英石具有潜在的市场前景。霉变是石英石的另一个问题,霉变是由霉菌在潮湿环境下繁殖并深入石英石表层,使得石英石外观效果较差,尤其是南方阴雨较多、潮气较旺季节,霉菌大量繁殖,不仅影响美观,而且危害用户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防霉抗菌石英石,包括石英石本体、抗菌层、防霉层和防腐抗污层,其中抗菌层间断地分布在所述石英石本体的表面,可抑制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白色念珠杆菌的生长,而防霉层位于所述抗菌层和所述防腐抗污层之间,放置霉菌滋生。防腐抗污层覆盖在防霉抗菌石英石的上表面,提升石英石整体的抗菌、防霉效果,不仅保护了抗菌材料及防霉材料的稳定性,而且可以耐酸碱腐蚀,延长石英石使用寿命。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以下方案:一种防霉抗菌石英石,所述防霉抗菌石英石包括石英石本体、抗菌层、防霉层和防腐抗污层,所述抗菌层间断地分布在所述石英石本体的表面,所述防腐抗污层覆盖在所述防霉抗菌石英石的上表面,所述防霉层位于所述抗菌层和所述防腐抗污层之间。进一步的,所述石英石本体为长方体实心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抗菌层呈散点状分布在所述石英石本体的上表面。进一步的,所述抗菌层为无机纳米银抗菌树脂层。进一步的,所述防霉层为纳米氧化锌树脂层。进一步的,所述防霉层的厚度为0.05-0.5mm。进一步的,所述防霉层的厚度为0.1-0.25mm。进一步的,所述防腐抗污层为石墨烯环氧树脂层。进一步的,所述防腐抗污层的厚度为1-100μm。进一步的,所述防腐抗污层的厚度为10-20μm。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持久的抗菌效果,且抗菌剂用量少,抗菌效果好;同时可以防止表面发生霉变,具有耐酸碱腐蚀的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防霉抗菌石英石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应视为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参考图1,一种防霉抗菌石英石,包括石英石本体0、抗菌层1、防霉层2和防腐抗污层3,所述抗菌层1间断地分布在所述石英石本体0的表面,所述防腐抗污层3覆盖在防霉抗菌石英石的上表面,所述防霉层2位于所述抗菌层1和所述防腐抗污层3之间。石英石本体0为长方体实心结构,抗菌层1呈散点状分布在石英石本体0的上表面。具体的,抗菌层1为无机纳米银抗菌树脂层,是由加入抗菌剂的树脂采用喷涂方式固化后形成分散的抗菌点。防霉层2为纳米氧化锌树脂层,是由纳米氧化锌添加到树脂中固化形成的薄层,防霉层的厚度为0.05mm。防腐抗污层3为石墨烯环氧树脂层。防腐抗污层3的厚度为100μm。优选地,抗菌层1中的抗菌剂采用晋大纳米科技(厦门)有限公司生产的无机银纳米银抗菌粉JDGKP-003,该产品以立方型磷酸锆为载体,把具有抗菌作用的银离子以稳定的形态均匀地分布到磷酸锆的结构中,具有强抗菌作用。它具有安全性高和更好的耐热性,化学稳定性好,不产生耐药性等特点,可对肺炎克雷伯氏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等各类致病菌进行高效广谱的抑制与杀灭。与其他抗菌剂相比具有耐高温、效果持久等特性,是一种理想的抗菌产品添加剂。使用时,在树脂体系中添加占总重1.0-1.2%的抗菌剂即可。优选地,防霉涂层2中的纳米氧化锌采用晋大纳米科技(厦门)有限公司生产的JDGQP-004纳米ZnO,其粒径介于20-40nm,又称超微细ZnO,由于颗粒尺寸的细微化,比表面积急剧增加,使得纳米ZnO产生了其本体为块状物料所不具备的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因而,使得纳米ZnO在磁、光、电、敏感等方面具有一般ZnO产品无法比拟的特殊性能和新用途。此外,一般氧化锌的禁带宽度为3.2eV,它所对应的吸收波长为388nm,当颗粒尺寸较小时,由于量子尺寸效应,其禁带宽度增加到大于4.5eV,因此它能较好的吸收紫外线从而达到屏蔽紫外的功能。使用时将纳米氧化锌按照总重3%-5%添加到树脂体系中使用。实施例2:一种防霉抗菌石英石,包括石英石本体0、抗菌层1、防霉层2和防腐抗污层3,所述抗菌层1间断地分布在所述石英石本体0的表面,所述防腐抗污层3覆盖在防霉抗菌石英石的上表面,所述防霉层2位于所述抗菌层1和所述防腐抗污层3之间。石英石本体0为长方体实心结构,抗菌层1呈散点状分布在石英石本体0的上表面。具体的,抗菌层1为无机纳米银抗菌树脂层,是由加入抗菌剂的树脂采用喷涂方式固化后形成分散的抗菌点。防霉层2为纳米氧化锌树脂层,是由纳米氧化锌添加到树脂中固化形成的薄层,防霉层的厚度为0.5mm。防腐抗污层3为石墨烯环氧树脂层。防腐抗污层3的厚度为1μm。实施例3:一种防霉抗菌石英石,包括石英石本体0、抗菌层1、防霉层2和防腐抗污层3,所述抗菌层1间断地分布在所述石英石本体0的表面,所述防腐抗污层3覆盖在防霉抗菌石英石的上表面,所述防霉层2位于所述抗菌层1和所述防腐抗污层3之间。石英石本体0为长方体实心结构,抗菌层1呈散点状分布在石英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霉抗菌石英石,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霉抗菌石英石包括石英石本体、抗菌层、防霉层和防腐抗污层,所述抗菌层间断地分布在所述石英石本体的表面,所述防腐抗污层覆盖在所述防霉抗菌石英石的上表面,所述防霉层位于所述抗菌层和所述防腐抗污层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霉抗菌石英石,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霉抗菌石英石包括石英石本体、抗菌层、防霉层和防腐抗污层,所述抗菌层间断地分布在所述石英石本体的表面,所述防腐抗污层覆盖在所述防霉抗菌石英石的上表面,所述防霉层位于所述抗菌层和所述防腐抗污层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霉抗菌石英石,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英石本体为长方体实心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霉抗菌石英石,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层呈散点状分布在所述石英石本体的上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霉抗菌石英石,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层为无机纳米银抗菌树脂层。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防霉抗菌石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永鑫钟元杰康朝晖林文端
申请(专利权)人:晋大纳米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