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池壳打孔用定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90628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电池壳打孔用定位结构,包括底座,五孔打孔模具及定位支撑组件,定位支撑组件包括多个定位支撑框,定位支撑框包括第一侧定位竖梁、第二侧定位竖梁及顶定位横梁,第一侧定位竖梁的第一端与底座连接,第二侧定位竖梁的第一端与底座连接,顶定位横梁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定位竖梁的第二端及第二侧定位竖梁的第二端连接,顶定位横梁用于与汽车电池壳内腔的底部相顶持,第一侧定位竖梁上设置有第一侧凸顶台,第二侧定位竖梁上设置有第二侧凸顶台,第一侧凸顶台及第二侧凸顶台用于分别与电池壳内腔的相对两个内侧壁相顶持,在前后位置这个方向对汽车电池壳进行定位支撑效果,能够在打孔工序中,对汽车电池壳起到较好定位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电池壳打孔用定位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电池壳打孔工序辅助定位
,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电池壳打孔用定位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汽车电池生产过程中,并且汽车电池组装前,需在汽车电池壳中部五个隔墙规定的位置必须要各打一连通孔,以便相邻单体电池通过此连通孔用穿壁焊的方式连接。在此,需要对汽车铅酸蓄电池壳,即汽车电池壳的结构进行解释,汽车电池壳包括外壳及设置在外壳内的多个隔板,外壳的整体呈中空长方体结构,其顶部敞开设置,隔板以间隔的方式挨个平行的设置在外壳外,以使外壳内的中空腔体分割成多个独立的腔体,每个独立的腔体用于分别放置单体电池,隔板的数量一般是五个,隔板上需要进行打孔,如此,单体电池通过此连通孔用穿壁焊的方式连接。进一步地,打孔位置的精度很大程度影响到后续电池的穿壁焊的质量,如果打孔位置尺寸达不到规定标准,即发生了打孔不良问题,打孔精准度较差,那么电池壳将报废,如果流到组装工序,那么当极群入壳后,穿壁焊会产生虚假焊、飞铅等不良现象,造成电池极群返工困难甚至报废,对成本影响很大。特别是采用五孔打孔机后,员工打孔速度加快,那么如何防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电池壳打孔用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座,/n五孔打孔模具,所述五孔打孔模具设置于所述底座上;/n定位支撑组件,所述定位支撑组件包括多个定位支撑框,各定位支撑框间隔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定位支撑框用于插入至汽车电池壳内,并且所述定位支撑框用于被夹持于汽车电池壳的相邻两个隔板之间,所述定位支撑框包括第一侧定位竖梁、第二侧定位竖梁及顶定位横梁,所述第一侧定位竖梁的第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第二侧定位竖梁的第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顶定位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定位竖梁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二侧定位竖梁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顶定位横梁用于与汽车电池壳内腔的底部相顶持,所述第一侧定位竖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电池壳打孔用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五孔打孔模具,所述五孔打孔模具设置于所述底座上;
定位支撑组件,所述定位支撑组件包括多个定位支撑框,各定位支撑框间隔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定位支撑框用于插入至汽车电池壳内,并且所述定位支撑框用于被夹持于汽车电池壳的相邻两个隔板之间,所述定位支撑框包括第一侧定位竖梁、第二侧定位竖梁及顶定位横梁,所述第一侧定位竖梁的第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第二侧定位竖梁的第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顶定位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定位竖梁的第二端及所述第二侧定位竖梁的第二端连接,所述顶定位横梁用于与汽车电池壳内腔的底部相顶持,所述第一侧定位竖梁上设置有第一侧凸顶台,所述第二侧定位竖梁上设置有第二侧凸顶台,所述第一侧凸顶台及所述第二侧凸顶台用于分别与电池壳内腔的相对两个内侧壁相顶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电池壳打孔用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支撑框还包括第一螺纹紧固件及第二螺纹紧固件,所述第一螺纹紧固件分别穿设所述第一侧定位竖梁的第二端及所述顶定位横梁的端部,以使所述第一螺纹紧固件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定位竖梁的第二端及所述顶定位横梁的端部相螺接,所述第二螺纹紧固件分别穿设所述第二侧定位竖梁的第二端及所述顶定位横梁的端部,以使所述第二螺纹紧固件分别与所述第二侧定位竖梁的第二端及所述顶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永向
申请(专利权)人:肇庆理士电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