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柏年专利>正文

一种黑芝麻丸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9008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黑芝麻丸加工装置。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切割和揉搓以及裹上芝麻的黑芝麻丸加工装置。一种黑芝麻丸加工装置,包括有支撑台和双轴电机,支撑台侧部连接有双轴电机;下料机构,支撑台顶部和双轴电机输出轴之间连接有下料机构;揉搓机构,支撑台中部与双轴电机输出轴之间连接有揉搓机构。通过双轴电机、下料机构和揉搓机构之间的配合,能够使得黑芝麻团子被挤压成黑芝麻丸,不断揉搓黑芝麻丸,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卫生质量,而且能够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出料机构和粘芝麻机构的配合,能够使得黑芝麻丸自动滚出,并且能够使得黑芝麻丸外表裹上芝麻,便于人们取出黑芝麻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黑芝麻丸加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黑芝麻丸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芝麻丸具有补肝肾、润五脏、益气力、长肌肉、填脑髓的作用。可用于肝肾精血不足所致的眩晕、须发早白、脱发、腰膝酸软、四肢乏力、步履艰难、五脏虚损、皮燥发枯、肠燥便秘等。对于此类保健品,家家户户都非常需要的,黑芝麻丸制作过程也比较复杂,将黑芝麻裹成团后需要将其切割成小丸子,目前,人们通常直接用手将黑芝麻团依次扭下来,然后双手将其进行揉搓,揉搓成小球状之后,再将小丸子裹上芝麻,这样才算完工。这样操作比较繁琐,费时费力,而且很不卫生。为了能够解决人们纯手工制作黑芝麻丸,会导致操作繁琐,费时费力,而且很不卫生的问题,因此,研发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切割和揉搓以及裹上芝麻的黑芝麻丸加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人们纯手工制作黑芝麻丸,会导致操作繁琐,费时费力,而且很不卫生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切割和揉搓以及裹上芝麻的黑芝麻丸加工装置。一种黑芝麻丸加工装置,包括有:支撑台和双轴电机,支撑台侧部连接有双轴电机;下料机构,支撑台顶部和双轴电机输出轴之间连接有下料机构;揉搓机构,支撑台中部与双轴电机输出轴之间连接有揉搓机构。更为优选的是,下料机构包括有:切割盘,双轴电机输出轴一侧连接有用于切割黑芝麻团的切割盘;第一支撑柱,支撑台顶部一侧连接有第一支撑柱;漏料斗,第一支撑柱上设有用于放置黑芝麻团的漏料斗,切割盘位于漏料斗底部;r>支撑杆,漏料斗顶部均匀连接有支撑杆;导向盘,支撑杆顶部之间连接有导向盘;导向杆,导向盘上滑动式连接有导向杆;挤压锥,导向杆底部连接有用于挤压黑芝麻团的挤压锥,挤压锥与漏料斗滑动式连接;第一弹簧,挤压锥顶部与导向盘底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套在导向杆外侧;导向管,支撑台顶部靠近切割盘一侧上设有用于导向黑芝麻丸的导向管,导向管顶部位于漏料斗侧部;第二支撑柱,支撑台侧部连接有第二支撑柱;出料板,第二支撑柱末端连接有出料板,出料板位于导向管底部,出料板位于揉搓机构侧部。更为优选的是,揉搓机构包括有:第一支撑轴,支撑台上开有通过槽;第一支撑轴,支撑台上部设有第一支撑轴,第一支撑轴位于通过槽下侧;传动杆,第一支撑轴上转动式连接有传动杆;揉搓块,传动杆底部连接有用于揉搓黑芝麻丸的揉搓块;揉搓筒,支撑台靠近揉搓块一侧上设有揉搓筒,揉搓块位于揉搓筒内;滑轮组,双轴电机输出轴远离切割盘一端与传动杆顶部之间连接有滑轮组,滑轮组穿过通过槽。更为优选的是,还包括有出料机构,出料机构包括有:触发转环,滑轮组靠近双轴电机输出轴一侧的底部连接有触发转环;转杆,支撑台下部开有矩形通槽,矩形通槽位于揉搓筒下侧,矩形通槽内转动式连接有转杆;摇杆,转杆上连接有摇杆;第二支撑轴,支撑台左侧连接有第二支撑轴;触发杆,第二支撑轴上滑动式连接有触发杆,触发杆顶部与触发转环挤压配合,触发杆底部与摇杆挤压配合;限位块,触发杆靠近触发转环一侧连接有限位块;第二弹簧,限位块底部与第二支撑轴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套在触发杆外侧;连接杆,摇杆远离触发杆一侧连接有连接杆;下支盘,连接杆顶部连接有下支盘,揉搓筒底部开有圆孔,下支盘与圆孔贴合。更为优选的是,还包括有粘芝麻机构,粘芝麻机构包括有:第三支撑轴,支撑台右侧设有第三支撑轴;手拉环,第三支撑轴滑动式连接有手拉环;放置盆,支撑台下部设有用于放置芝麻的放置盆;筛网,放置盆内滑动式连接有筛网,筛网与手拉环底部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双轴电机、下料机构和揉搓机构之间的配合,能够使得黑芝麻团子被挤压成黑芝麻丸,不断揉搓黑芝麻丸,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卫生质量,而且能够提高工作效率。2、通过出料机构和粘芝麻机构的配合,能够使得黑芝麻丸自动滚出,并且,能够使得黑芝麻丸外表裹上芝麻,便于人们取出黑芝麻丸。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支撑台、双轴电机和出料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出料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支撑台、双轴电机、出料板和揉搓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揉搓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支撑台、滑轮组和出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支撑台、摇杆和转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支撑台和粘芝麻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零部件的标记如下:1支撑台,2双轴电机,3下料机构,31切割盘,32漏料斗,33导向杆,34第一弹簧,35支撑杆,36导向盘,37第一支撑柱,38导向管,39出料板,310第二支撑柱,311挤压锥,4揉搓机构,41滑轮组,42通过槽,43传动杆,44第一支撑轴,45揉搓筒,46揉搓块,5出料机构,51触发转环,52触发杆,53限位块,54第二弹簧,55第二支撑轴,56摇杆,57连接杆,58下支盘,59转杆,510矩形通槽,6粘芝麻机构,61第三支撑轴,62手拉环,63筛网,64放置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如: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一种黑芝麻丸加工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有支撑台1、双轴电机2、下料机构3和揉搓机构4,支撑台1左侧上部连接有双轴电机2,支撑台1顶部和双轴电机2输出轴之间连接有下料机构3,支撑台1中部与双轴电机2输出轴之间连接有揉搓机构4。当人们需要制作黑芝麻丸时,人们先将黑芝麻团子放置在下料机构3内,启动双轴电机2,双轴电机2输出轴转动带动下料机构3挤出黑芝麻丸掉落到揉搓机构4内,双轴电机2输出轴转动带动揉搓机构4对黑芝麻丸进行揉搓,揉搓成功后,人们取出黑芝麻丸即可,不使用本装置时,关闭双轴电机2即可。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2-5所示,下料机构3包括有切割盘31、漏料斗32、导向杆33、第一弹簧34、支撑杆35、导向盘36、第一支撑柱37、导向管38、出料板39、第二支撑柱310和挤压锥311,双轴电机2输出轴上部连接有切割盘31,支撑台1顶部右侧连接有第一支撑柱37,第一支撑柱37上设有漏料斗32,切割盘31位于漏料斗32底部,漏料斗32顶部均匀连接有支撑杆35,支撑杆35顶部之间连接有导向盘36,导向盘36中部滑动式连接有导向杆33,导向杆33底部连接有挤压锥311,挤压锥311与漏料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黑芝麻丸加工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有:/n支撑台(1)和双轴电机(2),支撑台(1)侧部连接有双轴电机(2);/n下料机构(3),支撑台(1)顶部和双轴电机(2)输出轴之间连接有下料机构(3);/n揉搓机构(4),支撑台(1)中部与双轴电机(2)输出轴之间连接有揉搓机构(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黑芝麻丸加工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有:
支撑台(1)和双轴电机(2),支撑台(1)侧部连接有双轴电机(2);
下料机构(3),支撑台(1)顶部和双轴电机(2)输出轴之间连接有下料机构(3);
揉搓机构(4),支撑台(1)中部与双轴电机(2)输出轴之间连接有揉搓机构(4)。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芝麻丸加工装置,其特征是,下料机构(3)包括有:
切割盘(31),双轴电机(2)输出轴一侧连接有用于切割黑芝麻团的切割盘(31);
第一支撑柱(37),支撑台(1)顶部一侧连接有第一支撑柱(37);
漏料斗(32),第一支撑柱(37)上设有用于放置黑芝麻团的漏料斗(32),切割盘(31)位于漏料斗(32)底部;
支撑杆(35),漏料斗(32)顶部均匀连接有支撑杆(35);
导向盘(36),支撑杆(35)顶部之间连接有导向盘(36);
导向杆(33),导向盘(36)上滑动式连接有导向杆(33);
挤压锥(311),导向杆(33)底部连接有用于挤压黑芝麻团的挤压锥(311),挤压锥(311)与漏料斗(32)滑动式连接;
第一弹簧(34),挤压锥(311)顶部与导向盘(36)底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34),第一弹簧(34)套在导向杆(33)外侧;
导向管(38),支撑台(1)顶部靠近切割盘(31)一侧上设有用于导向黑芝麻丸的导向管(38),导向管(38)顶部位于漏料斗(32)下方;
第二支撑柱(310),支撑台(1)侧部连接有第二支撑柱(310);
出料板(39),第二支撑柱(310)末端连接有出料板(39),出料板(39)位于导向管(38)底部,出料板(39)位于揉搓机构(4)侧部。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黑芝麻丸加工装置,其特征是,揉搓机构(4)包括有:
第一支撑轴(44),支撑台(1)上开有通过槽(42);
第一支撑轴(44),支撑台(1)上部设有第一支撑轴(44),第一支撑轴(44)位于通过槽(42)下侧;
传动杆(43),第一支撑轴(44)上转动式连接有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柏年
申请(专利权)人:张柏年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