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抑菌剂化料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8792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抑菌剂化料器,包括有外壳体、随转单元和下搅动单元;所述外壳体的底侧固定连接有支腿,所述支腿圆形阵列排布在外壳体的底侧,所述外壳体的侧面穿插有侧管,所述侧管圆形阵列排布在外壳体的侧面,所述侧管远离外壳体的一端穿插在环形进料管的侧面,所述环形进料管的其中一端固定连接在化料液泵的进液端,所述化料液泵的出液端固定连接在出料管的下端,所述出料管的右端穿插在外壳体的侧面。本抑菌剂化料器,首先使化料箱内产生两种转向相反的涡流,利用两个涡流的对撞来加快溶液的溶解,还可解决化料箱中心的溶液溶解慢的问题,可控制抑菌剂生产的温度,加快抑菌剂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抑菌剂化料器
本技术涉及抑菌剂生产设备
,具体为一种抑菌剂化料器。
技术介绍
抑菌剂就是能抑制细菌生长的物质,抑菌剂可能无法杀死细菌,但它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阻止细菌滋生过多、危害健康,抑菌剂的生产步骤很多,其中一步就是利用化料器将固体粉末和液体进行搅拌溶解,使其充分混合,化料器是一种利用水泵提供的动力,使水在溶料槽内切线循环,形成溶料槽中的水力搅拌,同时利用溶料槽内的折流板的折流作用,使原料得到较好的溶解的设备,目前的化料器有一些缺陷,例如,化料箱内只有水力搅拌,在化料的过程中,化料箱内液体运行的阻力小,冲击固体原料的力度小,搅拌不充分,固体原料溶解慢,造成化料时间较长,化料不彻底,降低了固体原料的利用率,且一般的化料器没有控温装置,抑菌剂在溶解反应时,不同的温度的抑菌剂溶解速率和溶解质量都会相差较大,在对比申请号为201320167456.8所提供的设计来看,该设计利用将化料箱设计为正八棱柱体,可增加溶解效率,且易于控制液体流入流出,但是正八棱柱体的化料箱的侧壁虽然能通过撞击液体来加快溶解效率,但是中心会产生涡流,不利于溶液整体的溶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抑菌剂化料器,首先使化料箱内产生两种转向相反的涡流,利用两个涡流的对撞来加快溶液的溶解,还可解决化料箱中心的溶液溶解慢的问题,可控制抑菌剂生产的温度,加快抑菌剂生产效率,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抑菌剂化料器,包括有外壳体、随转单元和下搅动单元;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底侧固定连接有支腿,所述支腿圆形阵列排布在外壳体的底侧,所述外壳体的侧面穿插有侧管,所述侧管圆形阵列排布在外壳体的侧面,所述侧管远离外壳体的一端穿插在环形进料管的侧面,所述环形进料管的其中一端固定连接在化料液泵的进液端,所述化料液泵的出液端固定连接在出料管的下端,所述出料管的右端穿插在外壳体的侧面,所述外壳体的上侧通过铰链铰接有上盖,通过化料液泵来吸入溶液,并将溶液高速喷出,可将液体冲击固体粉末进行溶解,通过多个侧管吸入液体,可使出料管的出料量大于单个侧管的出料量,从而加大液体对固体粉末的冲击力;随转单元:所述随转单元包括有第一涌动扇叶、第一支板和上支撑转柱,所述上支撑转柱的右端转动连接在上盖的左侧中心,所述第一支板圆形阵列排布在上支撑转柱的侧面,所述第一支板远离上支撑转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涌动扇叶;下搅动单元:所述下搅动单元包括有第二涌动扇叶、第二支板和下支撑转柱,所述下支撑转柱的下端转动连接在外壳体的内部底侧,所述第二支板圆形阵列排布在下支撑转柱的侧面,所述第二支板远离下支撑转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涌动扇叶,通过随转单元和下搅动单元可增大出料管与侧管对溶液制成的涡流,使涡流进行碰撞来加快溶液的溶解。其中:还包括有控制开关组,所述控制开关组固定连接在外壳体的侧面,所述控制开关组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的输出端,所述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电连接化料液泵的输入端。进一步的,所述出料管与第一涌动扇叶处于同一水平面,可保证出料管送出的液体能准确撞击第一涌动扇叶,从而加快溶液溶解效率。进一步的,还包括有内搅转块,所述内搅转块的下侧固定连接在下支撑转柱的上侧中心,通过内搅转块可避免离下支撑转柱较近的溶液溶解效率慢。进一步的,还包括有电热管,所述出料管的下端穿过电热管的内部中心,所述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电连接电热管的输入端,通过电热管对溶液进行适当加热,加快溶液溶解反应效率。进一步的,还包括有控制阀和漏出管,所述漏出管的进液上端与外壳体的底侧连通,所述漏出管的出液下端安装有控制阀,通过控制阀和漏出管可方便溶液化料后的取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抑菌剂化料器,具有以下好处:1、通过化料液泵来吸入溶液,并将溶液高速喷出,可将液体冲击固体粉末进行溶解,通过多个侧管吸入液体,可使出料管的出料量大于单个侧管的出料量,从而加大液体对固体粉末的冲击力,通过随转单元和下搅动单元可增大出料管与侧管对溶液制成的涡流,使涡流进行碰撞来加快溶液的溶解。2、可保证出料管送出的液体能准确撞击第一涌动扇叶,从而加快溶液溶解效率,通过内搅转块可避免离上支撑转柱较近的溶液溶解效率慢,通过电热管对溶液进行适当加热,加快溶液溶解反应效率,通过控制阀和漏出管可方便溶液化料后的取出。3、本抑菌剂化料器,首先使化料箱内产生两种转向相反的涡流,利用两个涡流的对撞来加快溶液的溶解,还可解决化料箱中心的溶液溶解慢的问题,可控制抑菌剂生产的温度,加快抑菌剂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腿、2内搅转块、3环形进料管、4外壳体、5上盖、6随转单元、61第一涌动扇叶、62第一支板、63上支撑转柱、7出料管、8电热管、9化料液泵、10控制开关组、11侧管、12控制阀、13漏出管、14下搅动单元、141第二涌动扇叶、142第二支板、143下支撑转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抑菌剂化料器,包括有外壳体4、随转单元6和下搅动单元14;外壳体4:外壳体4的底侧固定连接有支腿1,支腿1圆形阵列排布在外壳体4的底侧,外壳体4的侧面穿插有侧管11,侧管11圆形阵列排布在外壳体4的侧面,侧管11远离外壳体4的一端穿插在环形进料管3的侧面,环形进料管3的其中一端固定连接在化料液泵9的进液端,化料液泵9的出液端固定连接在出料管7的下端,出料管7的右端穿插在外壳体4的侧面,外壳体4的上侧通过铰链铰接有上盖5,通过化料液泵9来吸入溶液,并将溶液高速喷出,可将液体冲击固体粉末进行溶解,通过多个侧管11吸入液体,可使出料管7的出料量大于单个侧管11的出料量,从而加大液体对固体粉末的冲击力,还包括有电热管8,出料管7的下端穿过电热管8的内部中心,控制开关组10的输出端电连接电热管8的输入端,通过电热管8对溶液进行适当加热,加快溶液溶解反应效率,还包括有控制阀12和漏出管13,漏出管13的进液上端与外壳体4的底侧连通,漏出管13的出液下端安装有控制阀12,通过控制阀12和漏出管13可方便溶液化料后的取出;随转单元6:随转单元6包括有第一涌动扇叶61、第一支板62和上支撑转柱63,上支撑转柱63的右端转动连接在上盖5的左侧中心,第一支板62圆形阵列排布在上支撑转柱63的侧面,第一支板62远离上支撑转柱6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涌动扇叶61,出料管7与第一涌动扇叶61处于同一水平面,可保证出料管7送出的液体能准确撞击第一涌动扇叶61,从而加快溶液溶解效率;下搅动单元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抑菌剂化料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外壳体(4)、随转单元(6)和下搅动单元(14);/n外壳体(4):所述外壳体(4)的底侧固定连接有支腿(1),所述支腿(1)圆形阵列排布在外壳体(4)的底侧,所述外壳体(4)的侧面穿插有侧管(11),所述侧管(11)圆形阵列排布在外壳体(4)的侧面,所述侧管(11)远离外壳体(4)的一端穿插在环形进料管(3)的侧面,所述环形进料管(3)的其中一端固定连接在化料液泵(9)的进液端,所述化料液泵(9)的出液端固定连接在出料管(7)的下端,所述出料管(7)的右端穿插在外壳体(4)的侧面,所述外壳体(4)的上侧通过铰链铰接有上盖(5);/n随转单元(6):所述随转单元(6)包括有第一涌动扇叶(61)、第一支板(62)和上支撑转柱(63),所述上支撑转柱(63)的右端转动连接在上盖(5)的左侧中心,所述第一支板(62)圆形阵列排布在上支撑转柱(63)的侧面,所述第一支板(62)远离上支撑转柱(6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涌动扇叶(61);/n下搅动单元(14):所述下搅动单元(14)包括有第二涌动扇叶(141)、第二支板(142)和下支撑转柱(143),所述下支撑转柱(143)的下端转动连接在外壳体(4)的内部底侧,所述第二支板(142)圆形阵列排布在下支撑转柱(143)的侧面,所述第二支板(142)远离下支撑转柱(14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涌动扇叶(141);/n其中:还包括有控制开关组(10),所述控制开关组(10)固定连接在外壳体(4)的侧面,所述控制开关组(10)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的输出端,所述控制开关组(10)的输出端电连接化料液泵(9)的输入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抑菌剂化料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外壳体(4)、随转单元(6)和下搅动单元(14);
外壳体(4):所述外壳体(4)的底侧固定连接有支腿(1),所述支腿(1)圆形阵列排布在外壳体(4)的底侧,所述外壳体(4)的侧面穿插有侧管(11),所述侧管(11)圆形阵列排布在外壳体(4)的侧面,所述侧管(11)远离外壳体(4)的一端穿插在环形进料管(3)的侧面,所述环形进料管(3)的其中一端固定连接在化料液泵(9)的进液端,所述化料液泵(9)的出液端固定连接在出料管(7)的下端,所述出料管(7)的右端穿插在外壳体(4)的侧面,所述外壳体(4)的上侧通过铰链铰接有上盖(5);
随转单元(6):所述随转单元(6)包括有第一涌动扇叶(61)、第一支板(62)和上支撑转柱(63),所述上支撑转柱(63)的右端转动连接在上盖(5)的左侧中心,所述第一支板(62)圆形阵列排布在上支撑转柱(63)的侧面,所述第一支板(62)远离上支撑转柱(6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涌动扇叶(61);
下搅动单元(14):所述下搅动单元(14)包括有第二涌动扇叶(141)、第二支板(142)和下支撑转柱(143),所述下支撑转柱(143)的下端转动连接在外壳体(4)的内部底侧,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仲志袁军舰李明李娟
申请(专利权)人:商丘瑞达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