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田永达专利>正文

一种油田用注水井油泥调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8776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田用注水井油泥调剖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外壁顶部螺丝连接有电机,所述罐体的内腔顶部设有圆杆,所述圆杆的外壁表面均匀分布有搅拌叶片,所述罐体的内腔顶部右侧铆接有第一喷头,所述罐体的内腔顶部左侧铆接有第二喷头,所述罐体的内腔底部开设有排水槽,所述罐体的外壁底部焊接有循环水箱,所述循环水箱的内腔底部右侧螺丝连接有循环泵,所述罐体的外壁底部两侧均设有驱动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推杆、第二推杆和驱动组件的设计,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进行移动,可以进行支撑,通过循环水箱、循环泵、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的设计,使本装置在清洗时有效的减少了环境污染,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田用注水井油泥调剖装置
本技术涉及石油生产
,具体为一种油田用注水井油泥调剖装置。
技术介绍
在石油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油泥。其中,污油泥包括油渣和含油污泥,油渣是含油污泥经深度脱水处理后的产物,含油污泥是指采油厂联合站的油罐、沉降罐、污水罐、隔油池底泥、炼厂含油水处理设施、轻烃加工厂、天然气净化装置清除出来的油沙、油泥,钻井、作业、管线穿孔而产生的落地原油及含油污泥。目前,通常采用污油泥堵水调剖技术实现污油泥的回收利用。污油泥堵水调剖技术是以油渣或含油污泥为基本原料,采用化学处理方法,加入适量的添加剂,悬浮其中的固体颗粒、延长悬浮时间、增加注入深度,封堵地层大孔道或高渗透通道。现有的油泥调剖堵水作业使用的配液罐体积大,设计复杂,造成搬家费劲,而且油泥对设备管件腐蚀、污染严重,难以清洗,以及在清洗时排出的污水不但污染了环境,还浪费了水源。为此,提出一种油田用注水井油泥调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田用注水井油泥调剖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r>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田用注水井油泥调剖装置,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外壁顶部螺丝连接有电机(6),所述罐体(1)的内腔顶部设有圆杆(7),所述圆杆(7)的外壁表面均匀分布有搅拌叶片(8),所述罐体(1)的内腔顶部右侧铆接有第一喷头(13),所述罐体(1)的内腔顶部左侧铆接有第二喷头(14),所述罐体(1)的内腔底部开设有排水槽(17),所述罐体(1)的外壁底部焊接有循环水箱(10),所述循环水箱(10)的内腔底部右侧螺丝连接有循环泵(11),所述罐体(1)的外壁底部两侧均设有驱动组件(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田用注水井油泥调剖装置,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外壁顶部螺丝连接有电机(6),所述罐体(1)的内腔顶部设有圆杆(7),所述圆杆(7)的外壁表面均匀分布有搅拌叶片(8),所述罐体(1)的内腔顶部右侧铆接有第一喷头(13),所述罐体(1)的内腔顶部左侧铆接有第二喷头(14),所述罐体(1)的内腔底部开设有排水槽(17),所述罐体(1)的外壁底部焊接有循环水箱(10),所述循环水箱(10)的内腔底部右侧螺丝连接有循环泵(11),所述罐体(1)的外壁底部两侧均设有驱动组件(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田用注水井油泥调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外壁右侧顶部设有进料口(2),所述罐体(1)的外壁左侧底部设有出料口(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田用注水井油泥调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外壁左侧焊接有第一推杆(4),所述罐体(1)的外壁右侧焊接有第二推杆(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田用注水井油泥调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外壁底部两侧均开设有凹槽(18),所述凹槽(18)的内固定连接有磁石(1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永达潘兵涛金小壮
申请(专利权)人:田永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