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漆室废气检测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8734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处理效果好的喷漆室废气检测处理装置,包括:喷漆室,与喷漆室上端一侧相连接的废气出气管,与废气出气管相连接的活性炭吸附装置,与活性炭吸附装置相连接的洁净气体出气管,在所述废气出气管上设置有抽风机和废气出气阀,在所述洁净气体出气管上设置有出气阀,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的结构包括:筒体,在所述筒体内通过隔板均匀设置有若干吸附腔,在所述吸附腔内均匀设置有若干活性炭吸附层,在所述筒体的一侧均匀设置有若干与吸附腔一一对应的进气支管,在所述进气支管上分别设置有进气支阀,所述进气支管通过进气主管与废气出气管相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喷漆室废气检测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废气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喷漆室废气检测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在对汽车壳体进行烤漆的过程中会产生漆雾,漆雾内含有多种有机有害气体,针对这些漆雾通常是通过活性炭进行吸附,但活性炭在经过一段时间吸附后会使其吸附值达到饱和状态,此时就需要对活性炭进行脱附,目前,活性炭都是吸附一次和脱附一次交替进行,脱附时间过长导致工作效率低,满足不了企业的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的喷漆室废气检测处理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喷漆室废气检测处理装置,包括:喷漆室,与喷漆室上端一侧相连接的废气出气管,与废气出气管相连接的活性炭吸附装置,与活性炭吸附装置相连接的洁净气体出气管,在所述废气出气管上设置有抽风机和废气出气阀,在所述洁净气体出气管上设置有出气阀,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的结构包括:筒体,在所述筒体内通过隔板均匀设置有若干吸附腔,在所述吸附腔内均匀设置有若干活性炭吸附层,在所述筒体的一侧均匀设置有若干与吸附腔一一对应的进气支管,在所述进气支管上分别设置有进气支阀,所述进气支管通过进气主管与废气出气管相连接,在所述筒体的另一侧均匀设置有若干与吸附腔一一对应的出气支管,在所述出气支管上分别设置有出气支阀,所述出气支管通过出气主管与洁净气体出气管相连接,在所述筒体靠近出气主管的一侧下端设置有氧气泄压阀,在所述出气主管与出气阀之间的洁净气体出气管上设置有VOC检测仪,在所述VOC检测仪的下端设置有计数装置,在所述VOC检测仪的上端设置有控制装置,在所述进气主管和出气主管之间设置有氮气循环管,在所述氮气循环管上分别设置有催化燃烧室、增压风机和循环控制阀,在所述催化燃烧室和进气主管之间的氮气循环管连接有制氮装置。为了更好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活性炭吸附层为可插拔式结构活动设置在筒体内。本技术的优点是:上述喷漆室废气检测处理装置,结构紧凑,采用多个吸附腔内的活性炭进行连续多次吸附,同时能够对所有吸附腔内的活性炭实现一次性脱附,多次吸附和一次脱附交替进行,整体上相对大大缩短了脱附时间,工作效率高,满足了企业的生产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喷漆室废气检测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喷漆室,2、废气出气管,21、废气出气阀,3、活性炭吸附装置,31、筒体,32、隔板,33、吸附腔,34、活性炭吸附层,35、进气支管,351进气支阀,36、进气主管,37、出气支管,371、出气支阀,38、出气主管,39、氧气泄压阀,4、洁净气体出气管,5、抽风机,6、出气阀,7、VOC检测仪,8、计数装置,9、控制装置,10、氮气循环管,11、催化燃烧室,12、增压风机,13、循环控制阀,14、制氮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一下本技术的具体内容。如图1、图2所示,喷漆室废气检测处理装置,包括:喷漆室1,与喷漆室1上端一侧相连接的废气出气管2,与废气出气管2相连接的活性炭吸附装置3,与活性炭吸附装置3相连接的洁净气体出气管4,在所述废气出气管2上设置有抽风机5和废气出气阀21,在所述洁净气体出气管4上设置有出气阀6,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3的结构包括:筒体31,在所述筒体31内通过隔板32均匀设置有若干吸附腔33,在所述吸附腔33内均匀设置有若干活性炭吸附层34,在所述筒体31的一侧均匀设置有若干与吸附腔33一一对应的进气支管35,在所述进气支管35上分别设置有进气支阀351,所述进气支管35通过进气主管36与废气出气管2相连接,在所述筒体31的另一侧均匀设置有若干与吸附腔33一一对应的出气支管37,在所述出气支管37上分别设置有出气支阀371,所述出气支管37通过出气主管38与洁净气体出气管4相连接,在所述筒体31靠近出气主管38的一侧下端设置有氧气泄压阀39,在所述出气主管38与出气阀6之间的洁净气体出气管4上设置有VOC检测仪7,在所述VOC检测仪7的下端设置有计数装置8,在所述VOC检测仪7的上端设置有控制装置9,在所述进气主管36和出气主管38之间设置有氮气循环管10,在所述氮气循环管10上分别设置有催化燃烧室11、增压风机12和循环控制阀13,在所述催化燃烧室11和进气主管36之间的氮气循环管10连接有制氮装置14。如图1所示,在本实例中,所述活性炭吸附层34为可插拔式结构活动设置在筒体31内。上述喷漆室废气检测处理装置进行废气吸附时,打开废气出气阀21和出气阀6,同时打开第一个吸附腔33两侧的进气支阀351和出气支阀371打开,其他吸附腔33两侧的进气支阀351和出气支阀371关闭,循环控制阀13关闭,氧气泄气阀39关闭,通过控制装置9启动抽风机5,抽风机5将喷漆室1内的废气通过废气出气管2抽出,依次经过进气主管36、进气支阀351、吸附腔33内的若干活性炭吸附层34、出气支阀371、出气主管38、洁净气体出风管4和VOC检测仪7排出,吸附腔33内的若干活性炭吸附层34能够多废气中的有机物进行充分吸收,当吸收一段时间后,活性炭吸附层34的吸附值趋于饱和,排出的洁净气体内有机物含量增多,当达到VOC检测仪7的设定值时,VOC检测仪7通过控制装置9控制第二个吸附腔33两侧的进气支阀351和出气支阀371,同时关闭第一个以及其他吸附腔33两侧的进气支阀351和出气支阀371,此时,计数装置8计数一次,根据筒体31内吸附腔33的数量设置计数装置8的设定次数,如果筒体31内吸附腔33的数量为N,那计数装置8的设定次数为N-1,当计数装置8到达设定次数后,此时控制装置9控制所有吸附腔33两侧的进气支阀351和出气支阀371打开,氧气泄压阀39打开,循环控制阀13打开,废气出气阀21和出气阀6关闭,启动增压风机12,制氮装置14开始产生氮气,氮气循环经过筒体31内将活性炭吸附层34内的氧气全部从氧气泄压阀39挤出,挤出后,关闭氧气泄压阀,催化燃烧室开始加热工作,加热的氮气带动活性炭吸附层34上的有机物脱附,脱附下来的有机物经过催化燃烧室11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实现无污染处理,所有吸附腔33内的活性炭吸附层34能够一次性实现完全脱附处理,而使用时多个吸附腔33内的活性炭吸附层34能够实现多次连续吸附,工作效率高。上述喷漆室废气检测处理装置,结构紧凑,采用多个吸附腔内的活性炭进行连续多次吸附,同时能够对所有吸附腔内的活性炭实现一次性脱附,多次吸附和一次脱附交替进行,整体上相对大大缩短了脱附时间,工作效率高,满足了企业的生产需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喷漆室废气检测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喷漆室(1),与喷漆室(1)上端一侧相连接的废气出气管(2),与废气出气管(2)相连接的活性炭吸附装置(3),与活性炭吸附装置(3)相连接的洁净气体出气管(4),在所述废气出气管(2)上设置有抽风机(5)和废气出气阀(21),在所述洁净气体出气管(4)上设置有出气阀(6),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3)的结构包括:筒体(31),在所述筒体(31)内通过隔板(32)均匀设置有若干吸附腔(33),在所述吸附腔(33)内均匀设置有若干活性炭吸附层(34),在所述筒体(31)的一侧均匀设置有若干与吸附腔(33)一一对应的进气支管(35),在所述进气支管(35)上分别设置有进气支阀(351),所述进气支管(35)通过进气主管(36)与废气出气管(2)相连接,在所述筒体(31)的另一侧均匀设置有若干与吸附腔(33)一一对应的出气支管(37),在所述出气支管(37)上分别设置有出气支阀(371),所述出气支管(37)通过出气主管(38)与洁净气体出气管(4)相连接,在所述筒体(31)靠近出气主管(38)的一侧下端设置有氧气泄压阀(39),在所述出气主管(38)与出气阀(6)之间的洁净气体出气管(4)上设置有VOC检测仪(7),在所述VOC检测仪(7)的下端设置有计数装置(8),在所述VOC检测仪(7)的上端设置有控制装置(9),在所述进气主管(36)和出气主管(38)之间设置有氮气循环管(10),在所述氮气循环管(10)上分别设置有催化燃烧室(11)、增压风机(12)和循环控制阀(13),在所述催化燃烧室(11)和进气主管(36)之间的氮气循环管(10)连接有制氮装置(14)。/n...

【技术特征摘要】
1.喷漆室废气检测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喷漆室(1),与喷漆室(1)上端一侧相连接的废气出气管(2),与废气出气管(2)相连接的活性炭吸附装置(3),与活性炭吸附装置(3)相连接的洁净气体出气管(4),在所述废气出气管(2)上设置有抽风机(5)和废气出气阀(21),在所述洁净气体出气管(4)上设置有出气阀(6),所述活性炭吸附装置(3)的结构包括:筒体(31),在所述筒体(31)内通过隔板(32)均匀设置有若干吸附腔(33),在所述吸附腔(33)内均匀设置有若干活性炭吸附层(34),在所述筒体(31)的一侧均匀设置有若干与吸附腔(33)一一对应的进气支管(35),在所述进气支管(35)上分别设置有进气支阀(351),所述进气支管(35)通过进气主管(36)与废气出气管(2)相连接,在所述筒体(31)的另一侧均匀设置有若干与吸附腔(33)一一对应的出气支管(37),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霞张龙龙黄晓宇许乾光陈真万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聚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