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8712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空气净化装置,从气体流动方向上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室、干燥装置和第二过滤室,所述第一过滤室和干燥装置通过第一管道连接,干燥装置和第二过滤室通过第二管道连接,第一过滤室顶部设置有第一抽风机,第一过滤室内腔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过滤板和活性炭吸附板,第一过滤室外部还设置有吸水装置,吸水装置的出水口处设置有喷头,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上均设置有抽风机构,第一管道的进风口设置在活性炭吸附板的下方,第二管道的出风口设置在第二过滤室的内腔下部;解决部分空气融入水中,未净化就被排放出外界中,导致空气净化率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
,具体为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空气净化器又称“空气清洁器”、空气清新机、净化器,是指能够吸附、分解或转化各种空气污染物(一般包括PM2.5、粉尘、花粉、异味、甲醛之类的装修污染、细菌、过敏原等),有效提高空气清洁度的产品,主要分为家用、商用、工业、楼宇。现有技术的空气净化器存在过滤板过滤空气中的杂质后,杂质会堵塞过滤板,使得空气净化效果变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例如专利号为201822085577.3的一种节能型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底座、吸风净化机构和干燥处理机构,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吸风净化机构,所述吸风净化机构的右侧设置有干燥处理机构,所述吸风净化机构包括净化箱和螺栓,所述净化箱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虽然上述专利利用内腔底部的水对过滤板进行冲洗,避免活性炭吸附板饱和,但是依然存在如下技术问题:从外界抽进的空气会融入净化装置内腔底部的水中,然后通过虹吸管吸取到横管中再喷出到活性炭吸附板上(横管高于活性炭吸附板),此时,融入水中的空气是未经过过滤板和活性炭吸附板过滤的气体,这部分气体被横管喷出后未净化就被再度排放至外界,导致空气净化率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装置,解决部分空气融入水中,未净化就被排放出外界中,导致空气净化率差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气净化装置,从气体流动方向上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室、干燥装置和第二过滤室,所述第一过滤室和干燥装置通过第一管道连接,所述干燥装置和第二过滤室通过第二管道连接,所述第一过滤室顶部设置有第一抽风机,所述第一过滤室内腔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过滤板和活性炭吸附板,所述第一过滤室外部还设置有吸水装置,所述吸水装置的进水口延伸至第一过滤室内腔下部,所述吸水装置的出水口延伸至第一过滤室内腔上部,所述吸水装置的出水口处设置有喷头,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上均设置有抽风机构,所述第一管道的进风口设置在活性炭吸附板的下方,所述第二管道的出风口设置在第二过滤室的内腔下部。进一步,所述抽风机构包括第二抽风机和第三抽风机,所述第二抽风机设置在第一管道上,所述第三抽风机设置在第二官道上,所述第二管道上还设置有排气阀。进一步,所述吸水装置包括进水管、微型水泵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的进水口延伸至第一过滤室内腔下部,所述出水管的出水口延伸至第一过滤室内腔上部,所述喷头设置在出水管的出水口。进一步,所述干燥装置为干燥箱。进一步,所述第二过滤室内腔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紫外消毒灯和光触媒板,所述第二过滤室顶部设置有第四抽风机,所述第二管道的出风口设置在光触媒板的下方。有益效果为:工作过程:启动第一抽风机将外界的空气抽进第一过滤室,启动抽风机构,进入第一过滤室的空气被从上至下抽进第一管道中,其中,空气会先后经过过滤板和活性炭吸附板,进行第一次净化,第一次净化后的空气再次进入干燥箱被干燥,最后通过第二管道进入第二过滤室进行二次过滤,并排放到外界中。净化原理:未净化空气先后经过第一过滤室的过滤板和活性炭吸附板进行第一次净化,而吸水装置将第一过滤室内腔底部的水抽到上部,并通过喷头喷射出去,对过滤板和活性炭吸附板进行冲洗,防止活性炭上吸取物质过多,造成活性炭吸附板饱和,但此结构对比现有技术更优在于,到达第一过滤室底部的空气都是经过第一次净化后的空气,即使融入到水中,被吸水装置再次从第一过滤室上部喷出,依然要经过过滤板和活性炭吸附板,避免了未净化的空气融入水中后,跳过过滤板和活性炭吸附板未净化就被排放到外界,造成净化率低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的第一过滤室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的第二过滤室的内部结构示意图。第一过滤室1、第一抽风机102、过滤板103、活性炭吸附板104、干燥箱2、第二过滤室3、第四抽风机302、紫外消毒灯303、光触媒板304、吸水装置4、进水管402、出水管403、微型水泵404、喷头405、第一管道5、第二管道6、第二抽风机7、第三抽风机8、排气阀9。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涉及的一种空气净化装置技术方案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3所示的本实施了的一种空气净化装置,从气体流动方向上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室1、干燥装置和第二过滤室3,所述第一过滤室1和干燥装置通过第一管道5连接,所述干燥装置和第二过滤室3通过第二管道6连接,所述第一过滤室1顶部设置有第一抽风机102,所述第一过滤室1内腔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过滤板103和活性炭吸附板104,所述第一过滤室1外部还设置有吸水装置4,所述吸水装置4的进水口延伸至第一过滤室1内腔下部,所述吸水装置4的出水口延伸至第一过滤室1内腔上部,所述吸水装置4的出水口处设置有喷头405,所述第一管道5和第二管道6上均设置有抽风机构,所述第一管道5的进风口设置在活性炭吸附板104的下方,所述第二管道6的出风口设置在第二过滤室3的内腔下部。工作过程:启动第一抽风机102将外界的空气抽进第一过滤室1,启动抽风机构,进入第一过滤室1的空气被从上至下抽进第一管道5中,其中,空气会先后经过过滤板103和活性炭吸附板104,进行第一次净化,第一次净化后的空气再次进入干燥箱2被干燥,最后通过第二管道6进入第二过滤室3进行二次过滤,并排放到外界中。净化原理:未净化空气先后经过第一过滤室1的过滤板103和活性炭吸附板104进行第一次净化,而吸水装置4将第一过滤室1内腔底部的水抽到上部,并通过喷头405喷射出去,对过滤板103和活性炭吸附板104进行冲洗,防止活性炭上吸取物质过多,造成活性炭吸附板104饱和,但此结构对比现有技术更优在于,到达第一过滤室1底部的空气都是经过第一次净化后的空气,即使融入到水中,被吸水装置4再次从第一过滤室1上部喷出,依然要经过过滤板103和活性炭吸附板104,避免了未净化的空气融入水中后,跳过过滤板103和活性炭吸附板104未净化就被排放到外界,造成净化率低的问题。本实施例中,所述抽风机构包括第二抽风机7和第三抽风机8,所述第二抽风机7设置在第一管道5上,所述第三抽风机8设置在第二官道6上,所述第二管道6上还设置有排气阀9;所述吸水装置4包括进水管402、微型水泵404和出水管403,所述进水管402的进水口延伸至第一过滤室1内腔下部,所述出水管403的出水口延伸至第一过滤室1内腔上部,所述喷头405设置在出水管403的出水口。排气阀9的设置,保障湿润的空气干燥完全后再从干燥装置中排出,微型水泵404的设置,使得第一过滤室1内形成水循环系统,节能环保。本实施例中,所述干燥装置为干燥箱2;所述第二过滤室3内腔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紫外消毒灯303和光触媒板304,所述第二过滤室3顶部设置有第四抽风机302,所述第二管道6的出风口设置在光触媒板304的下方。干燥箱2将湿润的空气充分干燥后,再利用第三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净化装置,从气体流动方向上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室、干燥装置和第二过滤室,所述第一过滤室和干燥装置通过第一管道连接,所述干燥装置和第二过滤室通过第二管道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室顶部设置有第一抽风机,所述第一过滤室内腔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过滤板和活性炭吸附板,所述第一过滤室外部还设置有吸水装置,所述吸水装置的进水口延伸至第一过滤室内腔下部,所述吸水装置的出水口延伸至第一过滤室内腔上部,所述吸水装置的出水口处设置有喷头,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上均设置有抽风机构,所述第一管道的进风口设置在活性炭吸附板的下方,所述第二管道的出风口设置在第二过滤室的内腔下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净化装置,从气体流动方向上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室、干燥装置和第二过滤室,所述第一过滤室和干燥装置通过第一管道连接,所述干燥装置和第二过滤室通过第二管道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室顶部设置有第一抽风机,所述第一过滤室内腔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过滤板和活性炭吸附板,所述第一过滤室外部还设置有吸水装置,所述吸水装置的进水口延伸至第一过滤室内腔下部,所述吸水装置的出水口延伸至第一过滤室内腔上部,所述吸水装置的出水口处设置有喷头,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上均设置有抽风机构,所述第一管道的进风口设置在活性炭吸附板的下方,所述第二管道的出风口设置在第二过滤室的内腔下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风机构包括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泓信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