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分离除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8685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血液分离除杂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顶部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搅拌机构,所述外壳一侧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搅拌机构,所述外壳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活塞机构,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外壳底部外壁设置有出液机构,所述外壳底部焊接有底座,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吸盘,所述外壳外壁设置有散热孔和透明板,所述外壳顶部外壁设置有入液口。通过过滤网,将第一搅拌机构内的血液的杂质进行初步的过滤,通过过滤板,将第二搅拌机构内的血液进行再次的过滤,确保血液中不含皮毛、异物等杂质,通过第二搅拌叶,对经过过滤网过滤后的血液进行再次的搅拌混合,使血液与抗凝剂充分彻底混合均匀,延长血液保质期,提高血液制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血液分离除杂装置
本技术涉及分离装置
,尤其涉及血液分离除杂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规模化屠宰厂(场)的畜禽血液的采集方式是通过人工往流水线上的接血槽中直接喷洒抗凝剂,再经过人工搅拌使抗凝剂与血液混合,以达到血液抗凝保鲜之目的。这种传统的粗放的搅血方式,一方面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另一方面,抗凝剂与血液混合不充分不均匀,很容易结块变质,而且没有血液过滤装置,屠宰过程中落下的动物皮毛、异物等杂质混入血液中,严重影响后续加工和血液制品质量。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6701110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原血分离装置,包括混合室,所述混合室一侧连接有原血入液口,所述混合室上方设有抗凝储存室,所述抗凝储存室设有导管,所述导管上设有止流夹,所述抗凝储存室一侧设有液压室,所述液压室内设有活塞,所述抗凝储存室与液压室通过导管连通,所述混合室顶部设有细管,所述液压室出液口连接有导管,所述导管与细管连通,所述导管上设有止流夹,所述细管上设有间隔排列的滴液孔。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原血分离装置,有益效果在于:设置了过滤框可以在装置内旋转,过滤更佳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血液分离除杂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顶部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搅拌机构,所述外壳(1)一侧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搅拌机构,所述外壳(1)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活塞机构,所述外壳(1)内部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外壳(1)底部外壁设置有出液机构,所述外壳(1)底部焊接有底座(14),所述底座(14)底部设置有吸盘(15),所述外壳(1)外壁设置有散热孔(22)和透明板(13),所述外壳(1)顶部外壁设置有入液口(3)。/n

【技术特征摘要】
1.血液分离除杂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顶部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搅拌机构,所述外壳(1)一侧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搅拌机构,所述外壳(1)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活塞机构,所述外壳(1)内部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外壳(1)底部外壁设置有出液机构,所述外壳(1)底部焊接有底座(14),所述底座(14)底部设置有吸盘(15),所述外壳(1)外壁设置有散热孔(22)和透明板(13),所述外壳(1)顶部外壁设置有入液口(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分离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机构包括抗凝剂储存罐(11)、液压缸(12)和直推活塞(19),所述抗凝剂储存罐(11)通过螺栓连接于外壳(1)一侧外壁,所述直推活塞(19)滑动连接于抗凝剂储存罐(11)内部,所述液压缸(12)焊接于抗凝剂储存罐(11)外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分离除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过滤板(6)和过滤网(10),所述过滤板(6)和过滤网(10)均通过螺栓连接于外壳(1)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石良白桂飞郭长城马容正谢永兴张洪海
申请(专利权)人:临沂吉宇蛋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