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提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8665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植物提取装置,包括罐体和设置于罐体顶部的罐盖,所述罐体包括罐桶和罐底,罐底铰接设置于罐桶底部可控制罐底的开合;所述罐底底端出料孔与出料管道连通,罐底内可拆卸设置有筛网;所述罐桶配置有可对物料进行破碎的辊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植物提取装置,可对物料进行提取前的破碎和提取后的筛分工序,且底部的筛网可取出清理,装置便于清洁和维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物提取装置
本技术涉及提取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植物提取装置。
技术介绍
提取罐是医药化工中常用的提取设备,广泛运用于制药、食品和化工等行业,尤其适合于植物产物成分的浸出提取。现有的提取罐结构和功能单一,不能完整的对物料进行破碎、反应、筛分工艺;且许多提取罐采用底部封闭式结构,易出现罐壁清洗困难、底部残渣难排出等问题。现有技术对提取罐进行了改进,如现有专利CN109276909A公开了一种内套型提取罐,包括顶盖、罐体、不锈钢内衬套和罐底端盖,顶盖安装在罐体顶部的罐口处,所述罐底端盖的一侧边缘与筒体下端铰接,锁扣与罐底端盖的另一侧边缘扣接。上述专利虽然对罐底进行改进以便底部渣料的排出和罐体的清洗,但是未设置对应的渣液过滤装置和物料破碎结构,需与其余设备配合使用,不能直接快速获得纯度较高的提取产物,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植物提取装置,可对物料进行提取前的破碎和提取后的筛分工序,且底部的筛网可取出清理,装置便于清洁和维修。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一种植物提取装置,包括罐体和设置于罐体顶部的罐盖,所述罐体包括罐桶和罐底,罐底铰接设置于罐桶底部可控制罐底的开合;所述罐底底端出料孔与出料管道连通,罐底内可拆卸设置有筛网;所述罐桶配置有可对物料进行破碎的辊磨装置,辊磨装置包括纵向设置的辊磨通道,纵向排列设置于辊磨通道内的多组对辊、以及驱动对辊进行破碎工作的驱动装置;所述罐盖开设与辊磨通道顶部进料端配合的第一进料口,罐盖中部设置向下延伸可对罐桶内物料进行搅拌的搅拌装置,罐体内壁配置有加热装置。上述方案中,罐桶配置可将原料进行破碎的辊磨装置,可对物料进行初加工,提高搅拌装置装置的工作效率。罐底与罐桶底部采用可打开的铰链连接结构,可便于提取后筛网的清洗;同时罐底与罐桶的铰接结构能便于工作人员对罐桶内部结构进行检修。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安装于罐桶侧壁,包括穿过罐桶壁与对辊连接的多个转动轴,驱动各转动轴转动的传动装置,以及输入传动装置旋转动能的驱动电机。进一步的,所述辊磨通道顶部铰接可对通道顶部封闭的通道盖,通道盖内侧开设物料滑槽。进一步的,所述罐盖还设有第二进料口、排气口、安全阀、气压表,罐体设置有液位测量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加热装置、安全阀、气压表、液位测量装置与控制机箱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设置于罐体内壁的加热管,以及用于测量罐体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加热管的输入端、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控制机箱。进一步的,所述罐底纵向铰接设置于罐桶底部,罐底为倒锥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罐底设置用于支撑筛网的定位阶梯,定位阶梯与筛网开设对应的定位凸缘和定位凹槽。通过定位阶梯可对筛网进行较好的支撑和定位,使装置拆装方便快捷。本技术的优点与效果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植物提取装置,罐桶配置辊磨装置可将对原料进行破碎,减小物料粒度提高反应面积,溶剂从第二进料口进入,通过搅拌装置可与破碎原料充分混匀,提高提取反应效率。罐底与罐桶底部采用可打开的铰链连接结构,能便于工作人员对罐桶内部结构进行检修,同时渣料可直接取出,筛网也可取出清洗。罐体内壁配置有加热装置,可对物料进行加热,使装置也可用于植物精油的提取。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植物提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植物提取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植物提取装置的爆炸示意图。图号标识:1、罐盖,11、第一进料口,12、第二进料口,13、排气口,14、安全阀,15、气压表,2、罐桶,3、罐底,31、定位阶梯,4、出料管道,5、筛网,6、辊磨装置,61、辊磨通道,62、对辊,63、驱动装置,631、转动轴,632、传动装置,633、驱动电机,64、通道盖,7、搅拌装置,8、加热装置,9、机架,10、液位测量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植物提取装置,如附图1、2所示,其主体包括罐体、罐盖1、出料管道4、筛网5、辊磨装置6、搅拌装置7、加热装置8、机架9,罐体由上部的罐桶2和下部的罐底3构成,罐桶2通过设置于外壁的定位肩架设于机架9上。罐底3为纵向铰接于罐桶2底部的倒锥形结构,通过改变罐底3的旋转角度可控制罐桶2底部的开合,罐桶2外壁和罐底3的铰接活动端开设对应的定位孔,罐底3的铰接活动端可通过定位螺栓锁紧于罐桶2。如附图3所示,辊磨装置6包括纵向设置于罐桶2内的辊磨通道61,纵向排列设置于辊磨通道61内的多组对辊62、以及驱动对辊62进行破碎工作的驱动装置63,铰接设置于辊磨通道61顶部可对通道顶部封闭的通道盖64,通道盖64内侧开设物料滑槽。驱动装置63固定于罐桶2侧壁,包括穿过罐桶2侧壁与对辊62连接的多个转动轴631,驱动各转动轴631转动的传动装置632,以及输入传动装置632旋转动能的驱动电机633。实施例中采用了上下两组对辊62,同对辊子采用齿轮传动,相邻对辊62采用皮带轮传动,通过驱动电机633驱动即可实现各转动轴631的同步运行,对物料进行有效破碎。如附图1、2所示,罐盖1设置于罐桶2顶部用于对罐体密封,罐盖1开设可供辊磨通道61顶部进料端伸出的第一进料口11,罐盖1还设有可供容易等不需破碎物料进入的第二进料口12、用于排气的排气口13、检测气压的安全阀14、以及用于检测气压的气压表15。且罐盖1中部设置向下延伸可对罐桶2内物料进行搅拌的搅拌装置7,搅拌装置7包括搅拌电机,与搅拌电机输出端连接的搅拌轴,设置于搅拌轴下部的螺旋片。罐体侧壁设置有液位测量装置10,罐体内壁配置有加热装置8。液位测量装置10采用液位计,加热装置8包括设置于罐体内壁的环形加热管,以及用于测量罐体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搅拌电机、驱动电机633、加热管、温度传感器、安全阀14、气压表15、液位测量装置10与控制机箱连接,通过控制机箱可控制装置运行。罐底3底端的出料孔联通有出料管道4,出料管道4通过阀门控制流速。罐底3内可拆卸设置有筛网5,筛网5放置于罐底3内设置的定位阶梯31上,定位阶梯31与筛网5开设对应的定位凸缘和定位凹槽,通过定位凸缘和定位凹槽可快速定位并提高筛网5放置的稳定性。当提取工作完毕时,可将罐底3打开倾倒出筛网5上部的废渣,然后将筛网5取出进行清理,操作简单且不用工作人员爬到机架9上,可降低安全隐患。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局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物提取装置,包括架设于机架(9)上的罐体和设置于罐体顶部的罐盖(1),其特征在于:/n所述罐体包括罐桶(2)和罐底(3),罐底(3)铰接设置于罐桶(2)底部可控制罐底(3)的开合;所述罐底(3)底端出料孔与出料管道(4)连通,罐底(3)内可拆卸设置有筛网(5);/n所述罐桶(2)配置有可对物料进行破碎的辊磨装置(6),辊磨装置(6)包括纵向设置的辊磨通道(61),纵向排列设置于辊磨通道(61)内的多组对辊(62)、以及驱动对辊(62)进行破碎工作的驱动装置(63);/n所述罐盖(1)开设与辊磨通道(61)顶部进料端配合的第一进料口(11),罐盖(1)中部设置向下延伸可对罐桶(2)内物料进行搅拌的搅拌装置(7),罐体内壁配置有加热装置(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提取装置,包括架设于机架(9)上的罐体和设置于罐体顶部的罐盖(1),其特征在于:
所述罐体包括罐桶(2)和罐底(3),罐底(3)铰接设置于罐桶(2)底部可控制罐底(3)的开合;所述罐底(3)底端出料孔与出料管道(4)连通,罐底(3)内可拆卸设置有筛网(5);
所述罐桶(2)配置有可对物料进行破碎的辊磨装置(6),辊磨装置(6)包括纵向设置的辊磨通道(61),纵向排列设置于辊磨通道(61)内的多组对辊(62)、以及驱动对辊(62)进行破碎工作的驱动装置(63);
所述罐盖(1)开设与辊磨通道(61)顶部进料端配合的第一进料口(11),罐盖(1)中部设置向下延伸可对罐桶(2)内物料进行搅拌的搅拌装置(7),罐体内壁配置有加热装置(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63)安装于罐桶(2)侧壁,包括穿过罐桶(2)壁与对辊(62)连接的多个转动轴(631),驱动各转动轴(631)转动的传动装置(632),以及输入传动装置(632)旋转动能的驱动电机(6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俊孟学林付兴丽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