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VR虚拟现实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18648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VR虚拟现实系统,包括底座、旋转震动装置和座椅,旋转震动装置固定安装在底座上端,且旋转震动装置上端安装座椅,座椅包括外壳体,外壳体为半椭圆形结构,外壳体采用工业级PC外壳,外壳体顶端设有第一控制器,第一控制器内设有9轴姿态检测传感器和微处理器,外壳体的内腔侧壁设有第二控制器,第二控制器包括VR服务端和VR客户端,还包括视频眼镜,视频眼镜通过数据线连接第二控制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能够使体验者充分感受虚拟现实的空间移位快感,给体验者带来无死角的真实感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VR虚拟现实系统
本技术涉及动感体验装置,具体为一种VR虚拟现实系统。
技术介绍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是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虚拟现实技术(VR)主要包括模拟环境、感知、自然技能和传感设备等方面。模拟环境是由计算机生成的、实时动态的三维立体逼真图像。感知是指理想的VR应该具有一切人所具有的感知。除计算机图形技术所生成的视觉感知外,还有听觉、触觉、力觉、运动等感知,甚至还包括嗅觉和味觉等,也称为多感知目前虚拟现实技术运用非常广泛,无论是用于科技还是医疗又或者是娱乐,都备受欢迎,而且技术正在不断的完善,9D虚拟现实是最近比较火热的一款娱乐项目,它摆脱了传统的屏幕式影院,而且占地面积小,9D技术就是将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动感融为一体,通过125°仿生视场角、1080P双眼独立高清分辨率以及特制沉浸式9D头盔等设备,给体验者带来无死角的真实感受。以往的互动体验都是通过仿真器械来实现,显得很笨重。9D技术只需要通过抬头、转身等动作便能实现有效的互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VR虚拟现实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VR虚拟现实系统,包括底座、旋转震动装置和座椅,所述旋转震动装置固定安装在底座上端,且所述旋转震动装置上端安装座椅,所述座椅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为半椭圆形结构,所述外壳体采用工业级PC外壳,所述外壳体顶端设有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内设有9轴姿态检测传感器和微处理器,所述外壳体的内腔侧壁设有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包括VR服务端和VR客户端,还包括视频眼镜,所述视频眼镜通过数据线连接第二控制器;所述底座包括底部支承座、阻尼橡胶层、弹簧吸震层、顶部支承座、U型加固件,所述底部支承座和顶部支承座设有若干相对应的螺纹孔,所述U型加固件的两臂设有供螺栓穿过的通孔,所述底部支承座、阻尼橡胶层、弹簧吸震层和顶部支承座通过U型加固件固定安装成一体。优选的,所述9轴姿态检测传感器包括三轴陀螺仪、三轴加速度计、三轴磁力计,所述三轴陀螺仪、三轴加速度计、三轴磁力计分别连接微处理器。优选的,所述外壳体底部与旋转震动装置交接处设有座位板,所述座位板两侧分别设有平台,且所述平台上安装有把手。优选的,所述旋转震动装置内部还设有升降油缸,所述升降油缸一端固定在座椅底部,另一端固定在底座上方,所述升降油缸采用液压油缸。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结构新颖,能够使体验者充分感受虚拟现实的空间移位快感,给体验者带来无死角的真实感受。(2)本技术的座椅上设置9轴姿态检测传感器,能够实现360°头部跟踪,体验者使用时轻转头部即可真实触碰新世界,体验驾驭全场的掌控感。(3)本技术采用的底座稳定性好,减震效果好,能够增加体验者的体验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图2为本技术底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VR虚拟现实系统,包括底座1、旋转震动装置2和座椅3,所述旋转震动装置2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端,且所述旋转震动装置2上端安装座椅3,所述座椅3包括外壳体4,所述外壳体4为半椭圆形结构,所述外壳体4采用工业级PC外壳,所述外壳体4顶端设有第一控制器5,所述第一控制器5内设有9轴姿态检测传感器6和微处理器7,所述外壳体4的内腔侧壁设有第二控制器8,所述第二控制器8包括VR服务端9和VR客户端10,还包括视频眼镜11,所述视频眼镜11通过数据线12连接第二控制器8。外壳体4底部与旋转震动装置2交接处设有座位板13,所述座位板13两侧分别设有平台14,且所述平台14上安装有把手15,体验者体验时可以双手抓住把手,对座椅内的体验者起到保护作用;所述底座1包括底部支承座17、阻尼橡胶层18、弹簧吸震层19、顶部支承座20、U型加固件21,所述底部支承座17和顶部支承座20设有若干相对应的螺纹孔22,所述U型加固件21的两臂设有供螺栓穿过的通孔23,所述底部支承座17、阻尼橡胶层18、弹簧吸震层19和顶部支承座20通过U型加固件21固定安装成一体。其中,阻尼橡胶层能够起到优异的缓冲作用,弹簧吸震层能够起到吸能效果,通过阻尼橡胶层和弹簧吸震层的配合,能够提高抗震效果,本技术采用的底座稳定性好,减震效果好,能够增加体验者的体验感。本实施例中,9轴姿态检测传感器6包括三轴陀螺仪、三轴加速度计、三轴磁力计,所述三轴陀螺仪、三轴加速度计、三轴磁力计分别连接微处理器7。9轴姿态检测传感器能够实时检测体验者的头部动作,能够实现360°头部跟踪,体验者使用时轻转头部即可真实触碰新世界,体验驾驭全场的掌控感。另外,本案中,视频眼镜11采用Deepoon大鹏眼镜或Viulux星轮眼镜,本技术采用的视频眼镜具有1080p超高清屏幕、110°黄金视场角,能够实现720°全视角沉浸体验。本实施例中,旋转震动装置2内部还设有升降油缸16,所述升降油缸16一端固定在座椅3底部,另一端固定在底座1上方,升降油缸采用液压油缸。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新颖,能够使体验者充分感受虚拟现实的空间移位快感,给体验者带来无死角的真实感受。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VR虚拟现实系统,包括底座、旋转震动装置和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震动装置固定安装在底座上端,且所述旋转震动装置上端安装座椅,所述座椅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为半椭圆形结构,所述外壳体采用工业级PC外壳,所述外壳体顶端设有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内设有9轴姿态检测传感器和微处理器,所述外壳体的内腔侧壁设有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包括VR服务端和VR客户端,还包括视频眼镜,所述视频眼镜通过数据线连接第二控制器;/n所述底座包括底部支承座、阻尼橡胶层、弹簧吸震层、顶部支承座、U型加固件,所述底部支承座和顶部支承座设有若干相对应的螺纹孔,所述U型加固件的两臂设有供螺栓穿过的通孔,所述底部支承座、阻尼橡胶层、弹簧吸震层和顶部支承座通过U型加固件固定安装成一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VR虚拟现实系统,包括底座、旋转震动装置和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震动装置固定安装在底座上端,且所述旋转震动装置上端安装座椅,所述座椅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为半椭圆形结构,所述外壳体采用工业级PC外壳,所述外壳体顶端设有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内设有9轴姿态检测传感器和微处理器,所述外壳体的内腔侧壁设有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包括VR服务端和VR客户端,还包括视频眼镜,所述视频眼镜通过数据线连接第二控制器;
所述底座包括底部支承座、阻尼橡胶层、弹簧吸震层、顶部支承座、U型加固件,所述底部支承座和顶部支承座设有若干相对应的螺纹孔,所述U型加固件的两臂设有供螺栓穿过的通孔,所述底部支承座、阻尼橡胶层、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一鸣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鸿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