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横握乒乓球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8640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横握乒乓球拍,击球板与拍柄之间设置拍颈,拍颈两侧的分别设置肩部,拍颈与肩部的连线为圆滑的弧形,并形成伸向击球板内部的弧形凹槽,从弧形凹槽的最底部与拍颈的连线与从弧形凹槽的最底部与肩部的最高处的连线形成的夹角为肩颈夹角,肩颈夹角为60°~120°,横握乒乓球拍时,拇指虎口和中指近端指节抵接弧形凹槽的最底部,肩部与击球板一体成型,肩部的最高处距离弧形凹槽最底部的垂直高度值不大于击球板远离拍柄的最远端距离肩部的最高处的垂直高度值的1/6。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握拍位置下移,缩短发力中心与击球中心的杠杆距离,提高发力及受力灵敏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横握乒乓球拍
本技术涉及运动器材
,具体说是一种握拍及发力中心下移靠近击球板,使击球更灵活,更省力的横握乒乓球拍。
技术介绍
乒乓球常见的两种打法为直板打法和横板打法,其中横板打法整手握持,握拍比较稳定,握持的舒适度较好,但是由于握拍的中心在手掌,而手掌又整握在拍柄上,所以手掌的发力点在手柄端,现有的横握乒乓球拍为便于整握,手柄设计较长,击球力需从手柄远端传导至击球板的中心,杠杆较长,力的传导不易控制,造成对发力的力度、角度等都不易控制,且对球的反作用力感受较迟钝,不易做出快速的清晰的感受分析,也正是因此,横板大发在一些比较细腻的小路球处理上较弱,变化性和突然性也不如直拍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握拍位置下移,缩短发力中心与击球中心的杠杆距离,提高发力及受力灵敏度的横握乒乓球拍。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横握乒乓球拍,包括击球板和与之连接的拍柄,击球板与拍柄之间设置拍颈,拍颈两侧的分别设置肩部,拍颈与肩部的连线为圆滑的弧形,并形成伸向击球板内部的弧形凹槽,弧形凹槽包括从弧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横握乒乓球拍,包括击球板和与之连接的拍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击球板与所述拍柄之间设置拍颈,所述拍颈的两侧分别设置肩部,所述拍颈与所述肩部的连线为圆滑的弧形,并形成伸向所述击球板内部的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包括从所述弧形凹槽的最底部与所述拍颈连接的第一弧面,和从所述弧形凹槽的最底部与所述肩部连接的第二弧面,所述第一弧面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弧面的长度,从所述弧形凹槽的最底部与所述拍颈的连线与从所述弧形凹槽的最底部与所述肩部的最高处的连线形成的夹角为肩颈夹角,所述肩颈夹角为60°~120°,横握乒乓球拍时,拇指虎口和中指近端指节抵接所述弧形凹槽的最底部,所述肩部与所述击球板一体成型,所述肩部的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横握乒乓球拍,包括击球板和与之连接的拍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击球板与所述拍柄之间设置拍颈,所述拍颈的两侧分别设置肩部,所述拍颈与所述肩部的连线为圆滑的弧形,并形成伸向所述击球板内部的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包括从所述弧形凹槽的最底部与所述拍颈连接的第一弧面,和从所述弧形凹槽的最底部与所述肩部连接的第二弧面,所述第一弧面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弧面的长度,从所述弧形凹槽的最底部与所述拍颈的连线与从所述弧形凹槽的最底部与所述肩部的最高处的连线形成的夹角为肩颈夹角,所述肩颈夹角为60°~120°,横握乒乓球拍时,拇指虎口和中指近端指节抵接所述弧形凹槽的最底部,所述肩部与所述击球板一体成型,所述肩部的最高处距离所述弧形凹槽最底部的垂直高度值不大于所述击球板远离所述拍柄的最远端距离所述肩部的最高处的垂直高度值的1/6。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冬谢佳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