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型的单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8623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震型的单杠,特别是涉及体操器材技术领域,包括支架、横杠和底板,支架共有两根,两根支架呈左右分布,底板固定在支架之间的下侧,底板上端水平均匀固定有至少三个底缸。该种减震型的单杠,使用者踩在踩板上时,随着踩板往下压活塞杆,而使第一活塞往下压,这样第一活塞会挤压第一复位弹簧,同时,将第一内腔内的液压油推入第二内腔,这样随着第二内腔液面上升而推动第二活塞往上挤压第二复位弹簧,从而起到液压缓冲减震的作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单杠使用时手部不仅会感到不适,而且使用完后,手掌有一股铁锈味,并且使用者身高不够需要起跳使用的时候,减震缓冲性过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震型的单杠
本技术涉及体操器材
,特别是涉及一种减震型的单杠。
技术介绍
单杠运动的起源可追溯到人类的祖先原始人在丛林中进行的各种攀登、爬越、摆动、摆荡等练习,在当时那只是一种生活实用技能,后来随着社会的进化就逐步成为一种锻炼身体的手段,相传古希腊人都是赤着身体进行锻炼的。在很长的时期内,人们把一切身体的活动,都称为体操。现有的单杠,在使用的时候,由于室外单杠的横杠上容易生锈,这样使用者在使用的时候,手部不仅会感到不适,而且使用完后,手掌有一股铁锈味,并且使用者身高不够需要起跳使用的时候,减震缓冲性过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型的单杠,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单杠使用时手部不仅会感到不适,而且使用完后,手掌有一股铁锈味,并且使用者身高不够需要起跳使用的时候,减震缓冲性过差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减震型的单杠,包括支架、横杠和底板,所述支架共有两根,两根所述支架呈左右分布,所述底板固定在所述支架之间的下侧,所述底板上端水平均匀固定有至少三个底缸,每个所述底缸内部中间均设有第一内腔,每个所述底缸内部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二内腔,所述第二内腔与所述第一内腔之间的下侧开有通孔,每个所述第一内腔内部底端均布置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上端相接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第一内腔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塞上端相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上端贯穿过所述底缸,所述活塞杆上端固定有踩板,每个所述第二内腔内部顶端均相接有第二复位弹簧,每根所述第二复位弹簧下端均相接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与所述第二内腔滑动连接;所述支架内部呈空心结构,所述支架上端均为开口端,每根所述支架上端均滑动连接有升降滑杆,所述横杠焊接在所述升降滑杆之间的上侧,所述横杠外部套接有防滑套,所述防滑套外壁均匀布置有至少三十块呈半球体结构的凸块。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内腔与所述第一内腔之间通过所述通孔相通。进一步的,所述踩板左右两端均固定有限位块,每根所述支架一端的下侧均固定有限位导轨,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导轨滑动连接,所述限位导轨位于所述底板上方。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内腔和所述第一内腔内部均布置有液压油。进一步的,所述防滑套由橡胶制成,所述防滑套与所述凸块为一体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前端上侧贯通有第一螺栓孔,所述升降滑杆前端垂直均匀贯通有至少三个第二螺栓孔,前后同一水平线的所述第一螺栓孔与所述第二螺栓孔之间穿插设置有螺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现的有益效果:该种减震型的单杠,使用者踩在踩板上时,随着踩板往下压活塞杆,而使第一活塞往下压,这样第一活塞会挤压第一复位弹簧,同时,将第一内腔内的液压油推入第二内腔,这样随着第二内腔液面上升而推动第二活塞往上挤压第二复位弹簧,从而起到液压缓冲减震的作用;使用者握住横杠的时候,由于横杠外壁套着防滑套,使得在起到防滑作用的同时,因为橡胶的柔软性,而握住横杠更加的舒适,并且不会使手掌与横杠直接接触,从而使手掌不会有铁锈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示意图;图2为图1底缸的A局部放大图。图中:1-支架、2-第一螺栓孔、3-螺栓、4-第二螺栓孔、5-升降滑杆、6-横杠、7-防滑套、8-凸块、9-底板、10-底缸、11-活塞杆、12-踩板、13-限位导轨、14-限位块、15-第一内腔、16-通孔、17-第一活塞、18-第一复位弹簧、19-第二复位弹簧、20-第二活塞、21-第二内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减震型的单杠,包括支架1、横杠6和底板9,所述支架1共有两根,两根所述支架1呈左右分布,所述底板9固定在所述支架1之间的下侧,所述底板9上端水平均匀固定有至少三个底缸10,每个所述底缸10内部中间均设有第一内腔15,每个所述底缸10内部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二内腔21,所述第二内腔21与所述第一内腔15之间的下侧开有通孔16,每个所述第一内腔15内部底端均布置有第一复位弹簧18,所述第一复位弹簧18上端相接有第一活塞17,所述第一活塞17与所述第一内腔15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塞17上端相接有活塞杆11,所述活塞杆11上端贯穿过所述底缸10,所述活塞杆11上端固定有踩板12,每个所述第二内腔21内部顶端均相接有第二复位弹簧19,每根所述第二复位弹簧19下端均相接有第二活塞20,所述第二活塞20与所述第二内腔21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内腔21与所述第一内腔15之间通过所述通孔16相通,所述第二内腔21和所述第一内腔15内部均布置有液压油,使用者踩在踩板12上时,随着踩板12往下压活塞杆11,而使活塞杆11滑入第一内腔15内推动第一活塞17往下压,这样第一活塞17会挤压第一复位弹簧18,同时,将第一内腔15内的液压油从通孔16推入第二内腔21,这样随着第二内腔21内液压油液面上升而推动第二活塞20往上挤压第二复位弹簧19,从而起到液压缓冲减震和弹簧缓冲减震双重的作用。使用者没踩在踩板12上时,随着第二复位弹簧19往下推动第二活塞20往下滑动,使得第一内腔15内的液压油液面上升,这样会推动第一活塞17往上滑动,使得踩板12往上移动。所述支架1内部呈空心结构,所述支架1上端均为开口端,每根所述支架1上端均滑动连接有升降滑杆5,所述横杠6焊接在所述升降滑杆5之间的上侧,所述横杠6外部套接有防滑套7,所述防滑套7外壁均匀布置有至少三十块呈半球体结构的凸块8,所述防滑套7由橡胶制成,所述防滑套7与所述凸块8为一体结构,使用者握住横杠6的时候,由于横杠6外壁套着防滑套7,且防滑套7外壁设有凸块8,使得在起到防滑作用的同时,因为橡胶的柔软性,而握住横杠6更加的舒适,并且不会使手掌与横杠6直接接触,从而使手掌不会有铁锈味。所述踩板12左右两端均固定有限位块14,每根所述支架1一端的下侧均固定有限位导轨13,所述限位块14与所述限位导轨13滑动连接,所述限位导轨13位于所述底板9上方,当踩板12在上下滑动的时候,可以带动限位块14在限位导轨13内部上下滑动,这样可以起到踩板12的限位作用。所述支架1前端上侧贯通有第一螺栓孔2,所述升降滑杆5前端垂直均匀贯通有至少三个第二螺栓孔4,前后同一水平线的所述第一螺栓孔2与所述第二螺栓孔4之间穿插设置有螺栓3,通过将螺栓3从第二螺栓孔4和第一螺栓孔2内取出,可以上下滑动升降滑杆5,使得升降滑杆5滑入支架1内或滑出支架1内,这样可以调节横杠6的高度。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震型的单杠,包括支架、横杠和底板,所述支架共有两根,两根所述支架呈左右分布,所述底板固定在所述支架之间的下侧,其特征在于:/n所述底板上端水平均匀固定有至少三个底缸,每个所述底缸内部中间均设有第一内腔,每个所述底缸内部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二内腔,所述第二内腔与所述第一内腔之间的下侧开有通孔,每个所述第一内腔内部底端均布置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上端相接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第一内腔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塞上端相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上端贯穿过所述底缸,所述活塞杆上端固定有踩板,每个所述第二内腔内部顶端均相接有第二复位弹簧,每根所述第二复位弹簧下端均相接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与所述第二内腔滑动连接;所述支架内部呈空心结构,所述支架上端均为开口端,每根所述支架上端均滑动连接有升降滑杆,所述横杠焊接在所述升降滑杆之间的上侧,所述横杠外部套接有防滑套,所述防滑套外壁均匀布置有至少三十块呈半球体结构的凸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型的单杠,包括支架、横杠和底板,所述支架共有两根,两根所述支架呈左右分布,所述底板固定在所述支架之间的下侧,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上端水平均匀固定有至少三个底缸,每个所述底缸内部中间均设有第一内腔,每个所述底缸内部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二内腔,所述第二内腔与所述第一内腔之间的下侧开有通孔,每个所述第一内腔内部底端均布置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上端相接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第一内腔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活塞上端相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上端贯穿过所述底缸,所述活塞杆上端固定有踩板,每个所述第二内腔内部顶端均相接有第二复位弹簧,每根所述第二复位弹簧下端均相接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与所述第二内腔滑动连接;所述支架内部呈空心结构,所述支架上端均为开口端,每根所述支架上端均滑动连接有升降滑杆,所述横杠焊接在所述升降滑杆之间的上侧,所述横杠外部套接有防滑套,所述防滑套外壁均匀布置有至少三十块呈半球体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亮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爱动体育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