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按摩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8601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颈部按摩仪,所述颈部按摩仪包括:主机体;第一夹臂,第一夹臂安装于所述主机体的一端且向远离所述主机体的方向向下倾斜延伸,第一夹臂的上侧沿与所述主机体的中心轴线的之间的角度为α1,第一夹臂的中心轴线与所述主机体的中心轴线的之间角度为β1,α1≥β1;第二夹臂,第二夹臂安装于所述主机体的另一端且向远离所述主机体的方向向下倾斜延伸,第二夹臂的上侧沿与所述主机体的中心轴线的之间的角度为α2,第二夹臂的中心轴线与所述主机体的中轴线的之间的角度为β2,α2≥β2;按摩电极,所述按摩电极安装于所述主机体的朝向人体颈部的一面。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颈部按摩仪具有佩戴稳定和按摩舒适性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颈部按摩仪
本技术涉及按摩仪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颈部按摩仪。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的颈部按摩仪,夹臂和主机体的延伸方向平行或近乎平行,夹臂主要用于贴合人体颈部,而人体颈部呈圆柱状,夹臂与人体颈部之间的接触面小,当用户动作幅度较大时,夹臂与人体颈部之间易发生滑动,颈部按摩仪的稳定性较差,易导致颈部按摩仪的按摩电极与人体颈部发生接触不良的情况,降低按摩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颈部按摩仪,该颈部按摩仪具有佩戴稳定和按摩舒适性高等优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颈部按摩仪,所述颈部按摩仪包括:主机体;第一夹臂,所述第一夹臂安装于所述主机体的一端且向远离所述主机体的方向向下倾斜延伸,所述第一夹臂的上侧沿与所述主机体的中心轴线的之间的角度为α1,所述第一夹臂的中心轴线与所述主机体的中心轴线的之间角度为β1,α1≥β1;第二夹臂,所述第二夹臂安装于所述主机体的另一端且向远离所述主机体的方向向下倾斜延伸,所述第二夹臂的上侧沿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包括:/n主机体;/n第一夹臂,所述第一夹臂安装于所述主机体的一端且向远离所述主机体的方向向下倾斜延伸,所述第一夹臂的上侧沿与所述主机体的中心轴线的之间的角度为α1,所述第一夹臂的中心轴线与所述主机体的中心轴线的之间角度为β1,α1≥β1;/n第二夹臂,所述第二夹臂安装于所述主机体的另一端且向远离所述主机体的方向向下倾斜延伸,所述第二夹臂的上侧沿与所述主机体的中心轴线的之间的角度为α2,所述第二夹臂的中心轴线与所述主机体的中心轴线的之间的角度为β2,α2≥β2;/n按摩电极,所述按摩电极安装于所述主机体的朝向人体颈部的一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机体;
第一夹臂,所述第一夹臂安装于所述主机体的一端且向远离所述主机体的方向向下倾斜延伸,所述第一夹臂的上侧沿与所述主机体的中心轴线的之间的角度为α1,所述第一夹臂的中心轴线与所述主机体的中心轴线的之间角度为β1,α1≥β1;
第二夹臂,所述第二夹臂安装于所述主机体的另一端且向远离所述主机体的方向向下倾斜延伸,所述第二夹臂的上侧沿与所述主机体的中心轴线的之间的角度为α2,所述第二夹臂的中心轴线与所述主机体的中心轴线的之间的角度为β2,α2≥β2;
按摩电极,所述按摩电极安装于所述主机体的朝向人体颈部的一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臂的上下两侧沿均平行于所述第一夹臂的中心轴线;
所述第二夹臂的上下两侧沿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二夹臂的中心轴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臂的上下两侧沿之间的距离向远离所述主机体的方向逐渐减小;
所述第二夹臂的上下两侧沿之间的距离向远离所述主机体的方向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臂的下侧沿与所述主机体的下侧沿的之间角度α3为20°-40°;
所述第二夹臂的下侧沿与所述主机体的下侧沿的之间角度β3为20°-4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臂的上侧沿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杰王子瑞罗志高方炳泉
申请(专利权)人:未来穿戴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