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式止血阀以及导管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8599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10
本申请公开了自适应式止血阀以及导管鞘,自适应式止血阀包括壳体以及安装于壳体内且呈管状结构的密封膜,管状结构的内腔作为器械通道且贯通壳体,壳体内设有处在密封膜外围用于填充流体的驱动室,壳体内还设置有与驱动室连通的平衡室以及与平衡室相连通的储能室;在平衡室与储能室之间滑动安装有活塞,在储能室内安装有与活塞抵接的弹性件;自适应式止血阀具有驱动室填充流体的工作状态,工作状态下弹性件在密封膜状态变化时相应的储能或释能。本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通过弹性件的储能设计,将密封膜形变能量储存起来,从而实现不同介入器械通过时的兼容性好,密封效果好;实现介入器械拉拔操作感好,操作力变化小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适应式止血阀以及导管鞘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自适应式止血阀以及导管鞘。
技术介绍
介入治疗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介于用药和开刀手术之间的前沿治疗技术。介入治疗技术通常需要利用X线透视、CT定位、B型超声仪等医疗影像设备做导向,将装载有介入器械(如血管支架、人工心脏瓣膜)或药物的导管装置经人体动脉、静脉血管抵达体内病变区域,从而达到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目的。导管鞘为导管装置进入人体提供了通道,同时也为血液或其它人体体液创造了外流出口。为了防止血液流失,通常需要在导管鞘内设置密封件止血阀。现有技术方案中存在问题在于止血阀密封功能和方便介入器械通过的可穿过功能之间产生了矛盾。为了阻止血液流出,往往需要提高密闭性能,但是相应的会影响介入器械在止血阀内的可穿过性。相关技术中也公开了针对止血阀的技术改进。例如,在某一相关技术中,止血阀包括壳体以及位于壳体内的管状密封膜,管状密封膜的外周与壳体之间围成环状的密闭腔体,通过朝密闭腔体内注入填充物来调节密闭腔体的大小,从而实现止血阀的开通和关断。专利技术人发现,密封膜在建立密闭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自适应式止血阀,包括壳体以及安装于壳体内且呈管状结构的密封膜,所述管状结构的内腔作为器械通道,所述壳体内设有处在所述密封膜外围用于填充流体的驱动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与所述驱动室连通的平衡室以及与所述平衡室相连通的储能室;/n在所述平衡室与所述储能室之间滑动安装有活塞,在所述储能室内安装有与所述活塞抵接的弹性件;/n所述自适应式止血阀具有驱动室填充流体的工作状态,工作状态下所述弹性件在所述密封膜状态变化时相应的储能或释能。/n

【技术特征摘要】
1.自适应式止血阀,包括壳体以及安装于壳体内且呈管状结构的密封膜,所述管状结构的内腔作为器械通道,所述壳体内设有处在所述密封膜外围用于填充流体的驱动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与所述驱动室连通的平衡室以及与所述平衡室相连通的储能室;
在所述平衡室与所述储能室之间滑动安装有活塞,在所述储能室内安装有与所述活塞抵接的弹性件;
所述自适应式止血阀具有驱动室填充流体的工作状态,工作状态下所述弹性件在所述密封膜状态变化时相应的储能或释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式止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开设有贯通区,所述密封膜布置于该贯通区,所述密封膜的外周与所在贯通区内壁之间围成所述驱动室;
所述贯通区的两开放端分别密封安装有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各端盖上开设有与所述器械通道相应的避让孔,所述密封膜的轴向两端夹持固定在所述壳体与相应侧的端盖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式止血阀,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器械通道的径向,所述平衡室以及所述储能室处在所述驱动室的外侧;
所述器械通道一端为介入器械入口,另一端为介入器械出口,沿所述器械通道的轴向,所述平衡室邻近介入器械出口,所述储能室邻近介入器械入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式止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室与所述驱动室之间开放式连通,或所述驱动室与所述平衡室之间相互隔离,仅通过平衡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适应式止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器械通道一端为介入器械入口,另一端为介入器械出口,所述平衡孔邻近所述介入器械出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式止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室或所述驱动室的室壁开设有第一压力调节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适应式止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力调节孔连通有第一调节阀;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翔郭烽张志飞赵银涛李雅茹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启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