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口腔内科医用消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8596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口腔内科医用消毒装置,其结构包括消毒器、海绵套、消毒液筒和加压泵,所述消毒器由消毒头和手持柄组成,所述海绵套安装在消毒头的外侧,所述海绵套由聚氨酯或聚乙烯脂制成,所述手持柄的上端与消毒头相连,下端与消毒液筒相连,所述消毒液筒的下端固定连接设有气管,所述气管另一端与设有的加压泵相连,所述手持柄上设有照明开关和喷液按钮,所述手持柄的内部设有通液管,所述消毒头为椭圆形结构,所述消毒头的外侧包裹有硅胶套。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多次反复使用,节能环保,通过设有海绵套,加大擦拭面积,提高消毒处理效果,通过LED照明灯方便医生对患者口腔内部的查看,通过喷液口使其装置能持续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口腔内科医用消毒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新型口腔内科医用消毒装置。
技术介绍
口腔内科学是口腔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临床学科,它研究的是人们最常见、最多发的、在人群中发病率最高的口腔疾病,包括牙体硬组织疾病、牙髓病、牙根尖周病、牙周组织病和口腔粘膜病。目前,医院在给口腔患者进行口腔内部消毒护理时,都会用到一次性的棉签和棉球,目前使用的棉签都是使用竹签、塑料棒在其一端或是两端绕上脱脂棉,在使用时将脱脂棉蘸上消毒液或是药液对伤口进行擦拭,以达到消毒的目的,现有的棉签棉头小,要更换多根棉签才能达到消毒的目的,在进行大面积伤口处理时需要更换很多的棉签,在急救时比较浪费时间,为了抢时间有时会十来根棉签同时用,这样又会造成浪费。而且在进行口腔进行消毒护理时,很多相邻牙齿的间距较宽、间隙较大,普通的消毒棒对牙齿间的凹陷处、间隙处消毒效果不好。因为口腔内视线不好,整个消毒过程时医生有时也无法清楚查看到口腔内的情况,无法尽到有效全面的消毒。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口腔内科医用消毒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口腔内科医用消毒装置,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口腔内科医用消毒装置,其结构包括消毒器、海绵套、消毒液筒和加压泵,所述消毒器由消毒头和手持柄组成,所述海绵套安装在消毒头的外侧,所述海绵套由聚氨酯或聚乙烯脂制成,所述手持柄的上端与消毒头相连,下端与消毒液筒相连,所述消毒液筒的下端固定连接设有气管,所述气管另一端与设有的加压泵相连,所述手持柄上设有照明开关和喷液按钮,所述手持柄的内部设有通液管,所述消毒头为椭圆形结构,所述消毒头的外侧包裹有硅胶套。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消毒头上均匀分布设有喷液口和LED照明灯,所述喷液口和LED照明灯为交替分布。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手持柄和消毒头均为不锈钢材质制成,所述手持柄上设有橡胶皮套,所述橡胶皮套在喷液按钮下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手持柄的下端设有螺纹接头,所述手持柄与消毒液筒为可拆卸式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海绵套的外侧边上均匀设有圆弧凹槽,所述海绵套的内部设有椭圆形凹槽,所述椭圆形凹槽的形状大小与消毒头外侧硅胶套的形状大小一致,所述海绵套的下端设有开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该一种新型口腔内科医用消毒装置通过设有海绵套,将消毒头包裹住,设置前端形状为圆弧面,适合口腔内较小的曲面空间,从而增大与口腔待消毒溃疡面的接触面积,擦拭面积大,增加消毒效果,并在海绵套的外侧边上设有圆弧凹槽,使之增加与牙齿间的凹陷处、间隙处待消毒处理溃疡面的接触面积,不会损伤粘膜创面,消毒处理效果好。2.该一种新型口腔内科医用消毒装置通过在消毒头上设有喷液口和LED照明灯,更加方便医生对患者口腔内进行查看和消毒,使消毒过程更加省事,不必多次蘸拭消毒液,可以使消毒液从喷液口直接喷洒进口腔内利用海绵套进行擦拭消毒。3.该一种新型口腔内科医用消毒装置通过手持柄与消毒液筒为可拆卸式连接,更加方便对消毒液筒进行加液,通过在手持柄上设有橡胶皮套,方便医生拿取,起到防滑作用。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口腔内科医用消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口腔内科医用消毒装置的消毒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口腔内科医用消毒装置的海绵套结构示意图;图中:消毒器-1,海绵套-2,消毒液筒-3,加压泵-4,消毒头-5,手持柄-6,橡胶皮套-7,喷液按钮-8,照明开关-9,气管-10,硅胶套-11,喷液口-12,LED照明灯-13,通液管-14,螺纹接头-15,圆弧凹槽-16,椭圆形凹槽-17,开口-1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口腔内科医用消毒装置,其结构包括消毒器1、海绵套2、消毒液筒3和加压泵4,所述消毒器1由消毒头5和手持柄6组成,所述海绵套2安装在消毒头5的外侧,所述海绵套2由聚氨酯或聚乙烯脂制成,所述手持柄6的上端与消毒头5相连,下端与消毒液筒3相连,所述消毒液筒3的下端固定连接设有气管10,所述气管10另一端与设有的加压泵4相连,所述手持柄6上设有照明开关9和喷液按钮8,所述手持柄6的内部设有通液管14,所述消毒头5为椭圆形结构,所述消毒头5的外侧包裹有硅胶套11。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消毒头5上均匀分布设有喷液口12和LED照明灯13,所述喷液口12和LED照明灯13为交替分布,更加方便医生对患者口腔内进行查看和消毒,使用更持久,所述手持柄6和消毒头5均为不锈钢材质制成,所述手持柄6上设有橡胶皮套7,所述橡胶皮套7在喷液按钮8下侧,通过设有橡胶皮套7方便医生拿取,起到防滑作用,所述手持柄6的下端设有螺纹接头15,所述手持柄6与消毒液筒3为可拆卸式连接,更加方便拆卸,并对消毒液筒3进行加液,所述海绵套2的外侧边上均匀设有圆弧凹槽16,所述海绵套2的内部设有椭圆形凹槽17,所述椭圆形凹槽17的形状大小与消毒头5外侧硅胶套11的形状大小一致,所述海绵套2的下端设有开口18,通过设有海绵套2,使擦拭面积增大,从而提高消毒处理效果,设有的椭圆形凹槽17及开口18方便进行安装消毒头5。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一种新型口腔内科医用消毒装置使用时,首先需要对整个新型口腔内科医用消毒装置有个结构上的了解,在使用时才能更加快捷的进行使用,首先将消毒器1的消毒头5通过海绵套2上的开口18安装进海绵套2内部的椭圆形凹槽17内,将消毒液筒3内装入消毒液,再将消毒液筒3与手持柄6下端的螺纹接头15相连,使用时,将手持柄6上的照明开关9打开,手握住手持柄6,将消毒头5送入患者的口腔内,其中手持柄6上的橡胶皮套7起到防滑作用,通过消毒头5上的LED照明灯13可以清楚查看到患者口腔内的情况,再按动喷液按钮8,使加压泵4开始工作,将消毒液筒3内的消毒液经通液管14内流到消毒头5,再由喷液口12喷出,再利用海绵套2对伤患处进行擦拭消毒,通过海绵套2边侧的圆弧凹槽16可以对口腔内的一些凹陷处和间隙处进行有效消毒,大大提高了消毒处理的效果,而且此消毒装置通过更换海绵套2可以多次反复使用,起到节能环保效果,减少浪费。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口腔内科医用消毒装置,其结构包括消毒器(1)、海绵套(2)、消毒液筒(3)和加压泵(4),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器(1)由消毒头(5)和手持柄(6)组成,所述海绵套(2)安装在消毒头(5)的外侧,所述海绵套(2)由聚氨酯或聚乙烯脂制成,所述手持柄(6)的上端与消毒头(5)相连,下端与消毒液筒(3)相连,所述消毒液筒(3)的下端固定连接设有气管(10),所述气管(10)另一端与设有的加压泵(4)相连,所述手持柄(6)上设有照明开关(9)和喷液按钮(8),所述手持柄(6)的内部设有通液管(14),所述消毒头(5)为椭圆形结构,所述消毒头(5)的外侧包裹有硅胶套(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口腔内科医用消毒装置,其结构包括消毒器(1)、海绵套(2)、消毒液筒(3)和加压泵(4),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器(1)由消毒头(5)和手持柄(6)组成,所述海绵套(2)安装在消毒头(5)的外侧,所述海绵套(2)由聚氨酯或聚乙烯脂制成,所述手持柄(6)的上端与消毒头(5)相连,下端与消毒液筒(3)相连,所述消毒液筒(3)的下端固定连接设有气管(10),所述气管(10)另一端与设有的加压泵(4)相连,所述手持柄(6)上设有照明开关(9)和喷液按钮(8),所述手持柄(6)的内部设有通液管(14),所述消毒头(5)为椭圆形结构,所述消毒头(5)的外侧包裹有硅胶套(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口腔内科医用消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头(5)上均匀分布设有喷液口(12)和LED照明灯(13),所述喷液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俊
申请(专利权)人:赣州烨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