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掐腰式扩张气囊的多功能双腔胃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8593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掐腰式扩张气囊的多功能双腔胃管,包括主腔食管、副腔气管和扩张气囊,主腔食管远端为开放性通孔,副腔气管远端封堵;扩张气囊连接并包裹在主腔食管外侧的中下部;在主腔食管上紧邻扩张气囊下方位置且至其远端处的侧壁上设有防堵侧孔,紧邻扩张气囊上方的主腔食管侧壁上设有上方侧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能引流胃内分泌物、食管内分泌物又能防止食管‑胃吻合口狭窄、抗胃‑食管反流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掐腰式扩张气囊的多功能双腔胃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掐腰式扩张气囊的多功能双腔胃管。
技术介绍
胃管是用于上消化道引流、减压的细长管道,常用于食管、贲门、胃术后,以防止胃储留、降低吻合口张力、减少吻合口瘘发生的几率。但一旦发生了吻合口瘘,传统胃管本身不能对吻合口的瘘口起到封堵作用、也无抗反流及防止吻合口狭窄的功能。现有的食管扩张气囊只有扩张食管或吻合口狭窄的功能,并无抗反流、防止吻合口狭窄、防止吻合口瘘、封堵吻合口瘘的功能。另一方面,现有食管支架为金属,可用于某些胸内胃食管吻合口瘘的封堵,但因其质地坚硬对吻合口及食管的损伤较大,从而刺激食管肉芽组织生长,导致支架被新生的肉芽组织包裹住不能取出;且食管支架易移位导致封堵效果欠佳,给病人造成强烈的不适感,所以金属性的食管支架不适用于颈部等特殊部位的瘘。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掐腰式扩张气囊的多功能胃管,既能引流胃内分泌物、引流食管内分泌物,又能防止食管-胃吻合口狭窄、抗胃--食管反流、防治食管-胃吻合口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br>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掐腰式扩张气囊的多功能双腔胃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腔食管(3)、副腔气管(4)和扩张气囊(2),所述副腔气管(4)位于与所述主腔食管(3)内腔且其一侧壁与所述主腔食管(3)一侧内壁贴合;所述主腔食管(3)近端设有封堵帽(7),所述主腔食管(3)远端为开放性通孔;/n所述副腔气管(4)近端设有单向安全阀,所述单向安全阀一端嵌入所述副腔气管(4)内,所述副腔气管(4)远端封堵;所述扩张气囊(2)连接并包裹在所述主腔食管(3)外侧的中下部,在所述主腔食管(3)和所述副腔气管(4)的贴合壁上且对应所述扩张气囊(2)的位置开设有侧孔(12),所述侧孔(12)连通所述副腔气管(4)内腔与所述扩张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掐腰式扩张气囊的多功能双腔胃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腔食管(3)、副腔气管(4)和扩张气囊(2),所述副腔气管(4)位于与所述主腔食管(3)内腔且其一侧壁与所述主腔食管(3)一侧内壁贴合;所述主腔食管(3)近端设有封堵帽(7),所述主腔食管(3)远端为开放性通孔;
所述副腔气管(4)近端设有单向安全阀,所述单向安全阀一端嵌入所述副腔气管(4)内,所述副腔气管(4)远端封堵;所述扩张气囊(2)连接并包裹在所述主腔食管(3)外侧的中下部,在所述主腔食管(3)和所述副腔气管(4)的贴合壁上且对应所述扩张气囊(2)的位置开设有侧孔(12),所述侧孔(12)连通所述副腔气管(4)内腔与所述扩张气囊(2);在所述主腔食管(3)上紧邻所述扩张气囊(2)下方位置且至其远端处的侧壁上设有防堵侧孔(10),紧邻所述扩张气囊(2)上方的所述主腔食管(3)侧壁上设有上方侧孔(11);所述扩张气囊(2)采用医用级高分子材料制作,所述扩张气囊(2)呈圆柱形,所述扩张气囊(2)两端粗,中间细呈腰状,所述扩张气囊(2)内部两端设有两个金属定位显影环(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掐腰式扩张气囊的多功能双腔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气囊(2)两端直径为15.0mm-30.0mm,所述扩张气囊(2)中间直径为10.0mm-25.0mm,所述扩张气囊(2)长度为50.0mm-15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掐腰式扩张气囊的多功能双腔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定位显影环(8)分别距离所述扩张气囊(2)两端5.0mm-15.0mm,所述金属定位显影环(8)宽度为1.0mm-3.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莉王磊康顺
申请(专利权)人:黑帝尔上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