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医疗用供氧输气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8587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医疗用供氧输气组件,其结构包括输气组件、支架、固定圈、连接杆、上圈、胶环、下圈、气罐、软管、承物盒、吸氧装置、流量管、微晶发泡和活性炭片,所述输气组件上设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侧面设有固定圈,所述固定圈通过支架与输气组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圈的外部设有连接杆,该一种移动式医疗用供氧输气组件,可通过配合固定圈和上圈内部的胶环,可对气罐进行内置存放,可通过在固定圈的底部设置气囊,其次防爆层外部带有防滑颗粒的耐磨层,进行有效缓冲承接和防滑,通过在流量管的末端设置一个带有活性炭片的微晶发泡,可在湿化更充分的情况下,保证吸氧更顺畅,进一步对氧气进行了过滤,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式医疗用供氧输气组件
本技术涉及医疗装置
,具体为一种移动式医疗用供氧输气组件。
技术介绍
医用氧气指采用深冷分离法将大气中氧气分离以供应医疗救治病人使用的氧气,适用于因缺氧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支气罐炎、肺心病等)、心脏及脑血管系统疾病(如:冠心病、心肌梗塞、脑溢血、脑梗塞)的辅助治疗,以缓解其缺氧症状;也可用于保健吸氧或紧张脑力劳动及体力劳动后疲劳的快速解除。目前的供氧输气组件,可配合医疗急救进行使用,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在大型气罐无法进行快速移动的前提下,医院在可是的供氧设备配备上就需要进行多次的搬运,对科室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其次在运输途中和放置和拿取的过程中,产生的震动会造成内部气体翻腾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其次在配合吸氧装置进行使用时,会因为流量管与瓶体直接接触,氧气运动过程中会因为湿化不充分而造成声响,会在病患睡眠期间产生影响,是影响医患恢复效率的一种阻力,这些都是实际存在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式医疗用供氧输气组件,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式医疗用供氧输气组件,其结构包括输气组件(1)、支架(5)、固定圈(7)、连接杆(8)、上圈(9)、胶环(10)、下圈(11)、气罐(17)、软管(20)、承物盒(21)、吸氧装置(22)、流量管(29)、微晶发泡(30)和活性炭片(31),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组件(1)上设有支架(5),所述支架(5)的侧面设有固定圈(7),所述固定圈(7)通过支架(5)与输气组件(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圈(7)的外部设有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的上方设有上圈(9),所述固定圈(7)通过连接杆(8)与上圈(9)固定连接,所述上圈(9)的内部固定设有胶环(10),所述上圈(9)的下方固定设有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医疗用供氧输气组件,其结构包括输气组件(1)、支架(5)、固定圈(7)、连接杆(8)、上圈(9)、胶环(10)、下圈(11)、气罐(17)、软管(20)、承物盒(21)、吸氧装置(22)、流量管(29)、微晶发泡(30)和活性炭片(31),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组件(1)上设有支架(5),所述支架(5)的侧面设有固定圈(7),所述固定圈(7)通过支架(5)与输气组件(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圈(7)的外部设有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的上方设有上圈(9),所述固定圈(7)通过连接杆(8)与上圈(9)固定连接,所述上圈(9)的内部固定设有胶环(10),所述上圈(9)的下方固定设有下圈(11),所述固定圈(7)的内部设有气罐(17),所述气罐(17)的表面设有软管(20),所述软管(20)的侧面设有承物盒(21),所述承物盒(21)的内部设有吸氧装置(22),所述吸氧装置(22)通过承物盒(21)与软管(20)接触连接,所述吸氧装置(22)的内部设有流量管(29),所述流量管(29)的末端固定设有微晶发泡(30)和活性炭片(31);
所述下圈(11)包括内垫(12)、气囊(13)、防爆层(14)、耐磨层(15)、防滑颗粒(16),所述下圈(11)的下方设有内垫(12),所述内垫(12)的上方设有气囊(13),所述气囊(13)的表面设有防爆层(14),所述防爆层(14)的表面设有耐磨层(15),所述耐磨层(15)的表面设有防滑颗粒(16),所述防滑颗粒(16)通过耐磨层(15)与防爆层(14)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昭东
申请(专利权)人:赣州烨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