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脑外科术后护理用头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8528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脑外科术后护理用头枕,包括底座、头枕本体、护理头罩和控制开关,所述底座上侧分别设有头枕本体、护理头罩和控制开关,所述头枕本体和控制开关均设置在护理头罩内,所述头枕本体设在护理头罩的中心位置,头枕本体左侧设有控制开关,所述护理头罩由外固定环、侧转环和内转动环组成,所述内转动环设在外固定环的内侧,并通过设有转轴相互连接,所述外固定环的后侧连接设有侧转环,所述内转动环的顶端设有滑块,并通过滑块与侧转环相连,所述内转动环的内侧间隔一定距离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紫外线消毒灯,所述紫外线消毒灯之间设有照明灯。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方便对头部进行固定和护理,透气效果好,换药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脑外科术后护理用头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新型脑外科术后护理用头枕。
技术介绍
脑外科一般指的是神经外科,是医学中最年轻、最复杂而又发展最快的一门学科。以前由于技术的限制,人的脑部手术可以说是一个禁区,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已经可以借助先进的显微外科设备开展各种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目前脑外科大多依赖手术对病人进行治疗。在脑外创伤患者术后,为保护手术部位伤口不受外界环境影响而正常愈合,通常会为患者佩戴头套,现有的头套大都是将整个头部覆盖住,对于无伤口的头部区域,必然会造成通风不畅,皮脂过多而难以挥发,这会造成细菌不断滋生,容易引发皮肤疾病,也不利于伤口康复。此外,在对头部伤口部位进行换药时,需要将头套整个取下,换好药后还要再次将头套戴上,在摘戴的过程中,经常会搓动纱布,使得纱布和药物从伤口移开,反复摘戴头套会给伤口带来刺激挤压,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而且在手术后,患者睡在床上,头部枕在头枕上无法固定,容易一不小心就会碰触到伤口,从而影响术后康复效果。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脑外科术后护理用头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脑外科术后护理用头枕,包括底座(1)、头枕本体(2)、护理头罩(3)和控制开关(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侧分别设有头枕本体(2)、护理头罩(3)和控制开关(4),所述头枕本体(2)和控制开关(4)均设置在护理头罩(3)内,所述头枕本体(2)设在护理头罩(3)的中心位置,头枕本体(2)左侧设有控制开关(4),所述护理头罩(3)由外固定环(5)、侧转环(6)和内转动环(7)组成,所述内转动环(7)设在外固定环(5)的内侧,并通过设有转轴(24)相互连接,所述外固定环(5)的后侧连接设有侧转环(6),所述内转动环(7)的顶端设有滑块(12),并通过滑块(12)与侧转环(6)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脑外科术后护理用头枕,包括底座(1)、头枕本体(2)、护理头罩(3)和控制开关(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侧分别设有头枕本体(2)、护理头罩(3)和控制开关(4),所述头枕本体(2)和控制开关(4)均设置在护理头罩(3)内,所述头枕本体(2)设在护理头罩(3)的中心位置,头枕本体(2)左侧设有控制开关(4),所述护理头罩(3)由外固定环(5)、侧转环(6)和内转动环(7)组成,所述内转动环(7)设在外固定环(5)的内侧,并通过设有转轴(24)相互连接,所述外固定环(5)的后侧连接设有侧转环(6),所述内转动环(7)的顶端设有滑块(12),并通过滑块(12)与侧转环(6)相连,所述内转动环(7)的内侧间隔一定距离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紫外线消毒灯(8),所述紫外线消毒灯(8)之间设有照明灯(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脑外科术后护理用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枕本体(2)内部中间位置设有气囊(17),所述气囊(17)的两侧对称设有限位板(15),所述一侧限位板(15)的外侧设有电动充气泵(16),所述电动充气泵(16)与气囊(17)相连,所述头枕本体(2)的内部设有填充物(14),所述头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俊
申请(专利权)人:赣州烨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