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陆两用担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8518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陆两用担架,属于急救设施技术领域,包括担架杆及气垫,所述气垫设置于两根担架杆之间,所述气垫的顶部四周设有向上凸起的挡水部,所述气垫设有气嘴,用于与气泵相连并对气垫充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两根担架杆之间设置气垫,并在气垫的顶部四周设置向上凸起的挡水部,当需要涉水抬担架时,利用气泵经过气嘴对气垫进行充气,使负载伤员的担架能够浮于水面上,护送人员即可轻松推动担架在水中前行;借助挡水部对气垫上的设有进行保护,避免水进入担架内感染伤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操作轻松便捷的优点,能够降低护送人员的劳动强度,轻松度过涉水路段,加快伤员转移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陆两用担架
本技术属于急救设施
,尤其涉及一种水陆两用担架。
技术介绍
在野外训练或野战中,各种意外伤害时有发生,需要医护人员进行急救。在野外环境下对伤员简单进行现场急救后,需要利用担架将伤员进行转移。但是,由于野外作战环境比较恶劣,跋山涉水很常见,在战场运送伤病员经常需要经过涉水地段,护送伤员就需要下水将伤员抬过去,在水中行走本就困难,再抬着担架涉水,其难度更大,对伤员存在二次伤害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水陆两用的担架,以减轻护送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水陆两用担架,能够漂浮在水面上,有效提高急救效率,降低护送人员的劳动强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陆两用担架,包括担架杆及气垫,所述气垫设置于两根担架杆之间,所述气垫的顶部四周设有向上凸起的挡水部,所述气垫设有气嘴,用于与气泵相连并对气垫充气。优选的,所述挡水部由四个矩形充气袋首尾相连,四个矩形充气袋均设有气嘴;所述气嘴与充气袋之间、气嘴与气垫之间均通过逆向止气阀相连。优选的,所述气垫内水平并列设有多个圆柱形气室;所述充气袋的内部自上而下设有多个圆柱形气室;多个圆柱形气室分别通过支管与总管并联连接,所述气嘴设置于总管的末端,用于与气泵出口相连;所述支管上设有逆向止气阀,用于防止圆柱形气室内气体外溢。优选的,所述气垫的上表面设有防水层,所述气垫的下表面设有保护层。优选的,所述保护层的材料为耐磨橡胶。优选的,所述防水层的材料为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优选的,所述担架杆的两端设有弧形拉手,用于在水中推拉担架。优选的,所述充气袋及气垫上还设有排气阀。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在两根担架杆之间设置气垫,并在气垫的顶部四周设置向上凸起的挡水部,当需要涉水抬担架时,利用气泵经过气嘴对气垫进行充气,使负载伤员的担架能够浮于水面上,护送人员即可轻松推动担架在水中前行;借助挡水部对气垫上的设有进行保护,避免水进入担架内感染伤员。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操作轻松便捷的优点,能够降低护送人员的劳动强度,轻松度过涉水路段,加快伤员转移速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陆两用担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水陆两用担架的俯视图;图3是图2中的A-A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支管与总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担架杆;2-气垫;3-挡水部,30-充气袋;4-气嘴;5-逆向止气阀;6-圆柱形气室;7-支管,8-总管;9-防水层;10-保护层;11-拉手;12-排气阀。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水陆两用担架,包括担架杆1及气垫2,所述气垫2设置于两根担架杆1之间,所述气垫2的顶部四周设有向上凸起的挡水部3,所述气垫2设有气嘴4,用于与气泵相连并对气垫2充气。图中,气垫的气嘴未画出,挡水部的气嘴也可以设置于底部。其中,担架杆的两端均设有支腿,方便在充气过程中对气垫起到支撑作用。本技术提供的水陆两用担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操作轻松快捷的优点,通过气嘴对气垫进行充气,可使担架浮于水面上,借助水的浮力将伤员托起,极大降低了护送人员的劳动强度,护送人员仅需轻松推拉担架即可;同时,借助挡水部对气垫上的设有进行保护,避免水进入担架内感染伤员。本技术尤其适用于野战或野外训练中护送转移伤员,适合水陆两用,通用性较好,能够提高转移速度,轻松度过涉水路段,避免对伤员造成二次伤害。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所述挡水部3由四个矩形充气袋30首尾相连,四个矩形充气袋30均设有气嘴4;所述气嘴4与充气袋30之间、气嘴4与气垫2之间均通过逆向止气阀5相连,借助逆向止气阀能够避免充气后气垫及充气袋发生漏气现象。充气袋及气垫均通过充气即可支撑起来,放气后也方便折叠存放。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3、4所示,所述气垫2内水平并列设有多个圆柱形气室6;所述充气袋30的内部自上而下设有多个圆柱形气室6;多个圆柱形气室6分别通过支管7与总管8并联连接,所述气嘴4设置于总管8的末端,用于与气泵出口相连;所述支管7上设有逆向止气阀5,用于防止圆柱形气室6内气体外溢。采用该结构能够确保各个圆柱形气室保持独立,即使有一个圆柱形气室遭到损坏或漏气,也不会影响其它圆柱形气室漏气,确保担架能够浮于水中,保证担架安全度过涉水地段。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如图3所示,所述气垫2的上表面设有防水层9,所述气垫2的下表面设有保护层10,有效保护气垫底部。利用防水层能够避免气垫底部浸水,使担架上的伤员受到感染。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保护层10的材料为耐磨橡胶;所述防水层9的材料为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即为EVA,为密闭泡孔结构,具有不吸水、防潮、良好的耐水性能及耐腐蚀性,兼具良好的防震、缓冲性能,有效保护气垫上的伤员。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担架杆1的两端设有弧形拉手11,方便护送人员在水中推拉担架,同时方便控制担架的方向。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如图2所示,所述充气袋30及气垫2上还设有排气阀12,方便对气垫及充气袋放气。同时,排气阀也可以与真空泵相连,能够快速对气垫及充气袋进行放气。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陆两用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担架杆及气垫,所述气垫设置于两根担架杆之间,所述气垫的顶部四周设有向上凸起的挡水部,所述气垫设有气嘴,用于与气泵相连并对气垫充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陆两用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担架杆及气垫,所述气垫设置于两根担架杆之间,所述气垫的顶部四周设有向上凸起的挡水部,所述气垫设有气嘴,用于与气泵相连并对气垫充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陆两用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部由四个矩形充气袋首尾相连,四个矩形充气袋均设有气嘴;所述气嘴与充气袋之间、气嘴与气垫之间均通过逆向止气阀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陆两用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垫内水平并列设有多个圆柱形气室;所述充气袋的内部自上而下设有多个圆柱形气室;多个圆柱形气室分别通过支管与总管并联连接,所述气嘴设置于总管的末端,用于与气泵出口相连;所述支管上设有逆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斌胡德胜贺森秦知安孙芳张小许王琰潘雪阳郑大伟徐彪张艳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士官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