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亚低温眼底保护装置,包括带有绑带的眼罩,所述的眼罩上设置有亚低温保护单元,所述的亚低温保护单元包括眼球贴合膜片,所述的眼球贴合膜片的边缘设置有弹性囊管,处于未充液状态下的弹性囊管紧贴在眼球贴合膜片的边缘两侧;弹性囊管与走液管的一端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装置通过眼球贴合膜片使得弹性囊管方便置入眼睛内并尽可能地靠近眼底组织,通过向弹性囊管中注入亚低温保护液,能够在更加精准的保护范围内对眼底组织进行亚低温保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亚低温保护液可以循环流动,确保弹性囊管中的亚低温保护液一直保持在亚低温温度范围,能较长时间对眼底组织进行亚低温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亚低温眼底保护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眼睛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亚低温眼底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在临床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需要对眼底进行降温从而保护眼底组织的情况,现有技术中的通常做法均是通过冷敷袋放置在患者眼部进行物理降温,例如采用现有技术中公开的带眼罩的枕头,包括枕头和眼罩,其特征是:在枕头的两侧分别缝制一弹性带,眼罩两端通过连接扣与弹性带扣接;在眼罩内设有可放置冰敷袋或是热敷袋的腔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卫生,可以在眼罩内加入冰敷袋或是热敷袋,在遮光的同时还可以对眼睛冷敷或是热敷,消除眼睛的疲劳,保证睡眠质量。但是这种降温方式温度传导到眼底组织的时间比较慢,若冷敷袋的温度不够底,很难对眼底组织进行快速降温至亚低温,临床效果差强人意,若冷敷袋的温度足够低,又会对患者眼睛造成冷冻损伤,也会对眼底组织造成损伤,整体温度不可控,通过冷敷袋放置在患者眼部的方式主要还是用于缓解眼部疲劳,很难保持眼底组成受到亚低温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亚低温眼底保护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难以对眼底组织进行精准温度范围的亚低温保护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亚低温眼底保护装置,包括带有绑带的眼罩,所述的眼罩上设置有亚低温保护单元,所述的亚低温保护单元包括固定在眼罩内的基座,基座上固定有支撑柱的一端,支撑柱的另一端伸出至眼罩内表面外,支撑柱的另一端上固结有眼球贴合膜片,基座和眼球贴合膜片之间的支撑柱上套装有润湿海绵,润湿海绵内吸附有润湿液用于保持眼球贴合膜片的润湿;所述的眼球贴合膜片的边缘设置有弹性囊管,处于未充液状态下的弹性囊管紧贴在眼球贴合膜片的边缘两侧;弹性囊管与走液管的一端相连通。本技术还具有如下技术特征:所述的走液管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眼球贴合膜片、支撑柱和眼罩伸出至眼罩外。所述的走液管为并行的两根管,一根为进液管,另一根为出液管。所述的弹性囊管为一个连通的囊管圈。所述的亚低温保护单元通过塑封壳密封在眼罩上。所述的眼球贴合膜片的外径大于所述的支撑柱的外径,所述的眼球贴合膜片的外径小于等于润湿海绵的外径。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Ⅰ)本技术的装置通过眼球贴合膜片使得弹性囊管方便置入眼睛内并尽可能地靠近眼底组织,通过向弹性囊管中注入亚低温保护液,能够在更加精准的保护范围内对眼底组织进行亚低温保护。(Ⅱ)本技术中的亚低温保护液可以循环流动,确保弹性囊管中的亚低温保护液一直保持在亚低温温度范围,能较长时间对眼底组织进行亚低温保护。附图说明图1是技术的注入冷却液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弹性囊管结构示意图。图中各个标号的含义为:1-眼罩,2-绑带,3-亚低温保护单元,4-基座,5-支撑柱,6-眼球贴合膜片,7-润湿海绵,8-弹性囊管,9-走液管,10-塑封壳,11-牵引条,901-进液管,902-出液管。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解释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具体的,本技术中的亚低温的温度范围为28℃~32℃。具体的,弹性囊管8采用常用的医用橡胶材料制成,例如制造心脏支架撑开球囊的橡胶材料。弹性囊管8内充入的亚低温保护液可以采用去离子水等常用的医用降温液体。具体的,眼球贴合膜片6的大小在能够确保顺利置入患者眼睛内的基础上尽可能大一些,使得弹性囊管8在注液膨胀后距离眼底组织的距离尽可能的小,以达到更好的亚低温保护效果。具体的,眼罩1为独眼眼罩,眼罩1为柔性材质制成,可折叠,有一定弹性。所述的绑带2上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有自粘扣。具体的,润湿液采用已知常用的润湿液即可,例如常用的隐形眼镜的润湿液。以下给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凡在本申请技术方案基础上做的等同变换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遵从上述技术方案,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给出一种亚低温眼底保护装置,包括带有绑带2的眼罩1,所述的眼罩1上设置有亚低温保护单元3,所述的亚低温保护单元3包括固定在眼罩1内的基座4,基座4上固定有支撑柱5的一端,支撑柱5的另一端伸出至眼罩1内表面外,支撑柱5的另一端上固结有眼球贴合膜片6,基座4和眼球贴合膜片6之间的支撑柱5上套装有润湿海绵7,润湿海绵内吸附有润湿液用于保持眼球贴合膜片的润湿;所述的眼球贴合膜片6的边缘设置有弹性囊管8,处于未充液状态下的弹性囊管8紧贴在眼球贴合膜片6的边缘两侧;弹性囊管8与走液管9的一端相连通。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走液管9的另一端依次穿过眼球贴合膜片6、支撑柱5、基座4和眼罩1伸出至眼罩1外。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走液管9为并行的两根管,一根为进液管901,另一根为出液管902。进液管901和出液管902的一端分别与弹性囊管8相连通,进液管901和出液管902可以根据需要在弹性囊管8中分开布设;进液管901和出液管902的另一端分别与外界的循环泵相连通,用于循环亚低温冷却液。循环泵采用已知常用的循环泵即可,或者也可以采用能够使得液体循环的其他设备替代。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弹性囊管8为一个连通的囊管圈,方便亚低温冷却液在其密封的管腔中循环,弹性囊管8将眼球贴合膜片6的边缘包裹在其中,未充液状态下,眼球贴合膜片6的边缘作为弹性囊管8的收缩贴合支撑骨架,仅仅贴合,充液状态下,弹性囊管8膨胀变大,眼球贴合膜片6的边缘位于弹性囊管8内。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亚低温保护单元3通过塑封壳10密封在眼罩1上。塑封壳内形成一个封闭空间,该封闭空间内由于有润湿液,整个空间都是润湿的,确保在未使用状态下眼球贴合膜片6的长期润湿。塑封壳10有一定强度,能够确保亚低温保护单元3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不被破坏,尤其是其中的眼球贴合膜片6。塑封壳10上预留设置有便于将整个塑封壳撕下的牵引条11。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眼球贴合膜片6的外径大于所述的支撑柱5的外径,所述的眼球贴合膜片6的外径小于等于润湿海绵7的外径。确保眼球贴合膜片6的润湿。润湿海绵7套装在支撑柱5上,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压缩,方便灵活,不会影响眼球贴合膜片6的安装。本技术使用时,首先通过牵引条11将塑封壳10从亚低温保护单元3周围撕掉,解除亚低温保护单元3的密封,一手手持眼罩1,另一手扒开患者的眼皮,将眼球贴合膜片6像戴隐形眼镜一样贴合在昏迷病人的眼球上。通过绑带2固定好眼罩1。眼球贴合膜片6位于眼皮内部,此时润湿海绵7位于眼皮外部,在亚低温过程中还能继续对患者的眼睛起到润湿作用,避免较长时间的亚低温保护过程中对眼睛的损伤。眼球贴合膜片6置入眼睛过程中,眼球贴合膜片6边缘的一周弹性囊管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亚低温眼底保护装置,包括带有绑带(2)的眼罩(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眼罩(1)上设置有亚低温保护单元(3),所述的亚低温保护单元(3)包括固定在眼罩(1)内的基座(4),基座(4)上固定有支撑柱(5)的一端,支撑柱(5)的另一端伸出至眼罩(1)内表面外,支撑柱(5)的另一端上固结有眼球贴合膜片(6),基座(4)和眼球贴合膜片(6)之间的支撑柱(5)上套装有润湿海绵(7),润湿海绵内吸附有润湿液用于保持眼球贴合膜片的润湿;/n所述的眼球贴合膜片(6)的边缘设置有弹性囊管(8),处于未充液状态下的弹性囊管(8)紧贴在眼球贴合膜片(6)的边缘两侧;弹性囊管(8)与走液管(9)的一端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亚低温眼底保护装置,包括带有绑带(2)的眼罩(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眼罩(1)上设置有亚低温保护单元(3),所述的亚低温保护单元(3)包括固定在眼罩(1)内的基座(4),基座(4)上固定有支撑柱(5)的一端,支撑柱(5)的另一端伸出至眼罩(1)内表面外,支撑柱(5)的另一端上固结有眼球贴合膜片(6),基座(4)和眼球贴合膜片(6)之间的支撑柱(5)上套装有润湿海绵(7),润湿海绵内吸附有润湿液用于保持眼球贴合膜片的润湿;
所述的眼球贴合膜片(6)的边缘设置有弹性囊管(8),处于未充液状态下的弹性囊管(8)紧贴在眼球贴合膜片(6)的边缘两侧;弹性囊管(8)与走液管(9)的一端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亚低温眼底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走液管(9)的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费霏,刘文博,费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