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8492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口腔医疗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矫治器,包括:矫治器本体、至少一个附件;附件用于固定在预设的被矫治的牙齿上;矫治器本体具有多个相连的空腔,相连的空腔形状与固定上所有附件的被矫治牙齿的外形相适配,矫治器本体用于配合所有附件向被矫治的牙齿施加矫治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矫治器,可以使得整体移动和控根移动的操作变得更简单,使用条件降低,可以有效地避免因操作带来的矫正失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矫治器
本技术涉及口腔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矫治器。
技术介绍
随着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日渐发展,隐形矫治器拥有摘戴方便、临床易用、有利于口腔卫生清理等特点,使得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越来越受欢迎。在牙齿的矫正过程中,牙齿的整体移动、控根移动一直是隐形矫治技术的难点。整体移动的要求是牙齿的牙冠与牙根一起向着目标位置移动,且移动的距离相同,但是牙根受到牙周组织的干扰,使得整体移动时需要增加一个力分量,用以抵抗牙周组织所带来的阻力。由于牙齿牙根被牙槽骨和牙周组织包裹覆盖,在矫正牙齿时只能将矫治力施加于牙冠上,这导致牙周组织的阻力中心与矫治器产生的矫治力中心不能重合,需要我们的矫治医生和方案设计师凭经验去调整矫治器和附件,使得矫治力与阻力的最终合力指向预期的矫治位置。控根移动的要求是以牙冠的合适点(一般为质心)为中心,牙根在近远中平面内旋转,以此调整牙冠的切缘,使其与其他牙齿切缘相匹配,形成一个完美的切缘平面。但是在人体口腔结构中,牙齿的牙冠是自由端,牙根是固定支撑端,我们要保证牙冠不移动或少移动,而牙根旋转,就必须人为制造一个牙齿的新支撑,既是以牙冠为支撑点,牙根为自由端。此移动过程中,也存在牙周组织的阻力。与整体移动同样的情况,我们只能在牙冠处施加矫治力。专利技术人发现,目前,整体移动和控根移动主要依靠一组(两个)特定的附件,固定于牙齿表面的指定位置,配合隐形矫治器产生定向的矫治力,促使牙齿发生移动。此组附件的形状以及安装的位置直接影响了矫治力的方向,从而影响牙齿的移动方向。在目前的矫治过程中,有一定的概率因为附件的位置和形状导致整体移动和控根移动失败,出现牙齿倾斜、移动方向偏离目标位等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矫治器,使得整体移动和控根移动的操作变得更简单,使用条件降低,可以有效地避免因操作带来的矫正失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矫治器,包括:矫治器本体、至少一个附件;所述附件用于固定在预设的被矫治的牙齿上;所述矫治器本体具有多个相连的空腔,所述相连的空腔形状与固定上所有附件的被矫治牙齿的外形相适配,所述矫治器本体用于配合所有附件向被矫治的牙齿施加矫治力。本技术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附件用于固定在预设的被矫治的牙齿上,矫治器本体具有多个相连的空腔,相连的空腔形状与固定上所有附件的被矫治牙齿的外形相适配。由于附件固定于牙齿上,辅助矫治器本体促使牙齿移动,附件在促使牙齿开始移动时,有多个激活面参与矫治力作用,推动牙齿移动。在牙齿移动时,牙周膜环境对牙齿根部产生阻力,矫治器本体与附件配合产生的矫治力可以有效的抵消该阻力,使得牙冠与牙根平稳一致地移动到目标位置,有效地避免了整体移动时的倾倒危险与控根移动时的根尖方向难确定。所以使用该矫治器,可以使得整体移动和控根移动的操作变得更简单,使用条件降低,可以有效地避免因操作带来的矫正失误。另外,任一附件在至少两个不同的方向上具有施力面,使附件可以更容易地提供矫治力。另外,所述附件呈多边形柱体状,使附件拥有多个激活面与辅助面,可以有效抵抗牙周组织形成的阻力。另外,所述多边形柱体状的附件的各边倒圆处理,防止附件在使用时对口腔内部造成伤害。另外,所述附件呈正多边形柱体状,更为美观,且更容易控制附件的矫治力。另外,所述附件呈正六边形柱体状,结构相对简单,使用较为方便,且保证了附件的功能性。另外,所述附件固定在被矫治的牙齿上时,所述附件与被矫治牙齿相对的表面外形与被矫治牙齿齿面相吻合,附件可以贴合在牙齿表面,保证附件的固定效果。另外,所述矫治器本体一体成型制作,制作较为方便,且可以保证矫治器本体的矫治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中矫治器矫治牙齿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附件固定在牙齿上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技术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矫治器,如图1所示,包括:矫治器本体1、至少一个附件2(本实施方式以一个为例)。如图2所示,附件2用于固定在预设的被矫治的牙齿3上。矫治器本体1具有多个相连的空腔,相连的空腔形状与固定上所有附件2的被矫治牙齿3的外形相适配,矫治器本体1用于配合所有附件2向被矫治的牙齿3施加矫治力。具体地说,附件2呈六边形柱体状,使附件2拥有多个激活面与辅助面,可以有效抵抗牙周组织形成的阻力,附件的激活面与辅助面可以随时进行功能互换。多边形柱体状的附件2的各边倒圆处理,防止附件2在使用时对口腔内部造成伤害。当然,附件2也可以是五边形柱体状、七边形柱体状、八边形柱体状等其他多边形柱体状。为了更为美观,且更容易控制附件2的矫治力,本实施方式中的附件2呈正六边形柱体状,该结构相对简单,使用较为方便,且保证了附件2的功能性。同样地,附件2也可以是正五边形柱体状、正七边形柱体状、正八边形柱体状等其他正多边形柱体状。需要说明的是,附件2固定在被矫治的牙齿3上时,附件2与被矫治牙齿3相对的表面外形与被矫治牙齿3齿面相吻合,附件2可以贴合在牙齿3表面,保证附件2的固定效果。粘贴固定附件2时可以很方便地在牙长轴上进行,而现有的技术需要考虑附件的对称性,以及附件与阻抗中心的关系,大大简化了操作难度。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矫治器本体1一体成型制作,具体可以通过模具制作,制作较为方便,且可以保证矫治器本体1的矫治效果。本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附件2用于固定在预设的被矫治的牙齿3上,矫治器本体1具有多个相连的空腔,相连的空腔形状与固定上所有附件2的被矫治牙齿3的外形相适配。由于附件2固定在牙齿3上,辅助矫治器本体1促使牙齿3移动,附件2在促使牙齿3开始移动时,有多个激活面参与矫治力作用,推动牙齿3移动。在牙齿3移动时,牙周膜环境对牙齿3根部产生阻力,矫治器本体1与附件2配合产生的矫治力可以有效的抵消该阻力,使得牙冠与牙根平稳一致地移动到目标位置,有效地避免了整体移动时的倾倒危险与控根移动时的根尖方向难确定。所以使用该矫治器,可以使得整体移动和控根移动的操作变得更简单,使用条件降低,可以有效地避免因操作带来的矫正失误。本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矫治器。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主要区别之处在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附件的数量为一个。而在本技术第二实施方式中,附件的数量为四个。具体地说,四个附件具体为一个五边形柱体状附件、一个六边形柱体状附件、一个七边形柱体状附件和一个八边形柱体状附件。任一附件在至少两个不同的方向上具有施力面,可以更容易地提供矫治力,每个附件都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矫治器,包括:矫治器本体、至少一个附件;其特征在于:/n所述附件用于固定在预设的被矫治的牙齿上;/n所述矫治器本体具有多个相连的空腔,所述相连的空腔形状与固定上所有附件的被矫治牙齿的外形相适配,所述矫治器本体用于配合所有附件向被矫治的牙齿施加矫治力;/n所述附件呈多边形柱体状,任一所述附件在至少两个不同的方向上具有施力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矫治器,包括:矫治器本体、至少一个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附件用于固定在预设的被矫治的牙齿上;
所述矫治器本体具有多个相连的空腔,所述相连的空腔形状与固定上所有附件的被矫治牙齿的外形相适配,所述矫治器本体用于配合所有附件向被矫治的牙齿施加矫治力;
所述附件呈多边形柱体状,任一所述附件在至少两个不同的方向上具有施力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矫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边形柱体状的附件的各边倒圆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春航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正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