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静脉血管震颤监测用手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8453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静脉血管震颤监测用手环,功能带本体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带,功能带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硬件固定座,硬件固定座的内部安装有振动计、碱性干电池和铺装线槽,硬件固定座的底部为弧形薄片,弧形薄片的内侧贴合在振动计的震动感应处,硬件固定座的顶部设置有开槽口,开槽口的顶部设置有液晶贴盖;将动静脉内瘘血管震颤监测用手环的弧形薄片放置在动静脉内瘘的瘘体处,并通过升缩带的调节使手环与手臂间隙适中,弧形薄片的内侧与手臂内瘘血管进行贴合,使弧形薄片的内侧贴合在振动计的震动感应准确,从而完成振动计对动静脉内瘘血管震颤监测过程,并将监测信息通过手环液晶贴盖显示告知使用者,无疼痛,且监测数值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静脉血管震颤监测用手环
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到一种动静脉血管震颤监测用手环。
技术介绍
慢性肾病(CKD)是世界范围内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由于肾脏供体有限,大部分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只能接受透析治疗延长生命,建立和维持一个有足够功能的血管通路是保证透析进行和充分的关键。目前自体动静脉内瘘因其方便、安全、使用寿命长、并发症少等特点,成为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血管通路的首选;动静脉内瘘术是一种血管吻合手术,是将动脉和邻近的静脉相吻合,使吻合后的静脉中流动着动脉血,术后静脉能触及震颤,听到血管杂音。在透析间期,患者只能间断用手去触摸判断内瘘血管震颤强弱,当内瘘血管震颤减弱或消失却不能及时准确地监测,继而出现血管通路并发症,威胁到患者的“生命线”。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动静脉血管震颤监测用手环更好的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通过将内环套与硬件固定座的底部先行连接固定,并将内环套贴合在弧形薄片的一侧面,再将硬件固定座进行固定连接在固定带和升缩带之间,硬件固定座的一端连接在连接带的一端,并通过连接带与固定带进行连接,分别将固定带、升缩带、功能带、连接带、内环套、第一环带和第二环带安装连接固定;在硬件固定座的内部安装固定振动计、碱性干电池和铺装线槽,将固定振动计和碱性干电池铺装固定在铺装线槽中,硬件固定座的底部为弧形薄片,弧形薄片的内侧贴合在振动计的震动感应处,硬件固定座的顶部设置有开槽口,开槽口的顶部设置有液晶贴盖,通过液晶贴盖对振动计、碱性干电池和铺装线槽进行闭合保护,该液晶贴盖通过电路连接在振动计上,液晶贴盖的四周边角固定在开槽口的角形槽边中,连接带的一端连接在固定带的一端,固定带的另一端连接在升缩带的一端,升缩带的另一端与硬件固定座相固定,完成动静脉内瘘血管震颤监测用手环的组装工作;将动静脉内瘘血管震颤监测用手环的弧形薄片放置在内瘘血管处,并通过升缩带的调节使手环与手臂间隙适中,弧形薄片的内侧与内瘘血管进行贴合,使弧形薄片的内侧贴合在振动计的震动感应准确,从而完成振动计对动静脉内瘘血管震颤监测过程。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动静脉血管震颤监测用手环,包括固定带、升缩带、功能带和USB数据接口,所述功能带本体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带,所述功能带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硬件固定座,所述硬件固定座的内部安装有振动计、碱性干电池和铺装线槽,所述硬件固定座的底部为弧形薄片,所述弧形薄片的内侧贴合在振动计的震动感应处,所述硬件固定座的顶部设置有开槽口,所述开槽口的顶部设置有液晶贴盖,该液晶贴盖通过电路连接在所述振动计上,所述液晶贴盖的四周边角固定在开槽口的角形槽边中,所述连接带的一端连接在固定带的一端,所述固定带的另一端连接在升缩带的一端,所述升缩带的另一端与所述硬件固定座相固定,所述升缩带分为第一环带和第二环带,所述第一环带和第二环带的外侧均开口有升缩间隙缺口,所述升缩间隙缺口共设置三个,且第一环带和第二环带本体上均设置相等数量。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开槽口的内侧开凿设置有所述角形槽边,所述角形槽边通过粘合胶水与所述液晶贴盖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硬件固定座的外侧设置有USB数据接口,所述USB数据接口与所述振动计电性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环带和第二环带为对称排列,且所述升缩间隙缺口对称排列设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连接带、固定带和升缩带的内侧均固定在内环套的外侧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将内环套与硬件固定座的底部先行连接固定,并将内环套贴合在弧形薄片的一侧面,再将硬件固定座进行固定连接在固定带和升缩带之间,硬件固定座的一端连接在连接带的一端,并通过连接带与固定带进行连接,分别将固定带、升缩带、功能带、连接带、内环套、第一环带和第二环带安装连接固定;在硬件固定座的内部安装固定振动计、碱性干电池和铺装线槽,将固定振动计和碱性干电池铺装固定在铺装线槽中,硬件固定座的底部为弧形薄片,弧形薄片的内侧贴合在振动计的震动感应处,硬件固定座的顶部设置有开槽口,开槽口的顶部设置有液晶贴盖,通过液晶贴盖对振动计、碱性干电池和铺装线槽进行闭合保护,该液晶贴盖通过电路连接在振动计上,液晶贴盖的四周边角固定在开槽口的角形槽边中,连接带的一端连接在固定带的一端,固定带的另一端连接在升缩带的一端,升缩带的另一端与硬件固定座相固定,完成动静脉内瘘血管震颤监测用手环的组装工作;将动静脉内瘘血管震颤监测用手环的弧形薄片放置在内瘘血管处,并通过升缩带的调节使手环与手臂间隙适中,弧形薄片的内侧与手臂动静脉内瘘血管进行贴合,使弧形薄片的内侧贴合在振动计的震动感应准确,从而完成振动计对动静脉内瘘血管震颤监测过程,并将监测信息通过手环液晶贴盖显示告知使用者,简单方便,无疼痛,且监测数值准确。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手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是本技术手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是本技术手环的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手环的正视图;图5是本技术图4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固定带;2、升缩带;3、功能带;4、连接带;5、硬件固定座;6、振动计;7、碱性干电池;8、铺装线槽;9、弧形薄片;10、开槽口;11、液晶贴盖;12、内环套;13、角形槽边;14、USB数据接口;15、第一环带;16、第二环带;17、升缩间隙缺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5所示,一种动静脉血管震颤监测用手环,包括固定带1、升缩带2、功能带3和USB数据接口14,功能带3本体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带4,功能带3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硬件固定座5,硬件固定座5的内部安装有振动计6、碱性干电池7和铺装线槽8,硬件固定座5的底部为弧形薄片9,弧形薄片9的内侧贴合在振动计6的震动感应处,硬件固定座5的顶部设置有开槽口10,开槽口10的顶部设置有液晶贴盖11,该液晶贴盖11通过电路连接在振动计6上,液晶贴盖11的四周边角固定在开槽口10的角形槽边13中,连接带4的一端连接在固定带1的一端,固定带1的另一端连接在升缩带2的一端,升缩带2的另一端与硬件固定座5相固定,升缩带2分为第一环带15和第二环带16,第一环带15和第二环带16的外侧均开口有升缩间隙缺口17,升缩间隙缺口17共设置三个,且第一环带15和第二环带16本体上均设置相等数量。开槽口10的内侧开凿设置有角形槽边13,角形槽边13通过粘合胶水与液晶贴盖11固定连接;硬件固定座5的外侧设置有USB数据接口14,USB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静脉血管震颤监测用手环,包括固定带(1)、升缩带(2)、功能带(3)、振动计(6)、碱性干电池(7)和USB数据接口(14),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带(3)本体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带(4),所述功能带(3)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硬件固定座(5),所述硬件固定座(5)的内部安装有振动计(6)、碱性干电池(7)和铺装线槽(8),所述硬件固定座(5)的底部为弧形薄片(9),所述弧形薄片(9)的内侧贴合在振动计(6)的震动感应处,所述硬件固定座(5)的顶部设置有开槽口(10),所述开槽口(10)的顶部设置有液晶贴盖(11),该液晶贴盖(11)通过电路连接在所述振动计(6)上,所述液晶贴盖(11)的四周边角固定在开槽口(10)的角形槽边(13)中,所述连接带(4)的一端连接在固定带(1)的一端,所述固定带(1)的另一端连接在升缩带(2)的一端,所述升缩带(2)的另一端与所述硬件固定座(5)相固定,所述升缩带(2)分为第一环带(15)和第二环带(16),所述第一环带(15)和第二环带(16)的外侧均开口有升缩间隙缺口(17),所述升缩间隙缺口(17)共设置三个,且第一环带(15)和第二环带(16)本体上均设置相等数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静脉血管震颤监测用手环,包括固定带(1)、升缩带(2)、功能带(3)、振动计(6)、碱性干电池(7)和USB数据接口(14),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带(3)本体的一端设置有连接带(4),所述功能带(3)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硬件固定座(5),所述硬件固定座(5)的内部安装有振动计(6)、碱性干电池(7)和铺装线槽(8),所述硬件固定座(5)的底部为弧形薄片(9),所述弧形薄片(9)的内侧贴合在振动计(6)的震动感应处,所述硬件固定座(5)的顶部设置有开槽口(10),所述开槽口(10)的顶部设置有液晶贴盖(11),该液晶贴盖(11)通过电路连接在所述振动计(6)上,所述液晶贴盖(11)的四周边角固定在开槽口(10)的角形槽边(13)中,所述连接带(4)的一端连接在固定带(1)的一端,所述固定带(1)的另一端连接在升缩带(2)的一端,所述升缩带(2)的另一端与所述硬件固定座(5)相固定,所述升缩带(2)分为第一环带(15)和第二环带(16),所述第一环带(15)和第二环带(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霞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