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野外林区生态鸟类恢复用防蛇避风巢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人工鸟巢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野外林区生态鸟类恢复用防蛇避风巢装置。
技术介绍
鸟类在农业和林业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某些鸟类是害虫的天敌,能够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与扩散,由于林木的砍伐,鸟类筑巢环境造成破坏,导致鸟类数量日益减少,因此需要人工在林区安装适量的人工鸟巢,为鸟类繁殖提供庇护,提高林区鸟类存活率。鸟类恢复用防蛇避风巢装置可以参考CN105210926B号专利,其主要包括底座、侧视镜、沙池、水池、食盆和挂巢投食器;底座的开口背向人的视线一侧供鸟自由进出的同时避开了人鸟对视局面,克服了鸟怕人的习性,通过设置在开口前侧的侧视镜,又能使人们对巢内外活动的鸟进行观赏,由于沙池中的沙、水池中的水和食盆中的鸟食,使得窗前屋后树上小鸟生存自由活动得以保障,人们观鸟效果更好更自然;挂巢投食器既方便悬挂鸟巢于窗外树上墙上或/及投食补水,用后收拢还便于携带存放。现有类似的人工鸟巢在使用时,挡风散热性能较差,在冬季气候寒冷时,外界冷空气容易吹入巢体内部,影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野外林区生态鸟类恢复用防蛇避风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箍(1)、连接杆(4)、弧形防蛇罩(6)、巢体(7)、三通管体(9)和静音散热扇(10);所述固定箍(1)由两部分构成,且固定箍(1)两部分通过螺栓(3)相连,并且固定块(2)安装在固定箍(1)外侧;所述连接杆(4)前后两端分别与固定块(2)和连接弯件(5)相连;所述弧形防蛇罩(6)连接于连接弯件(5)外侧;所述巢体(7)通过螺栓(3)固定连接于连接弯件(5)底部,且巢体(7)内部自上而下依次开设有筑巢腔(701)、吸气腔(703)和排气腔(704),并且弧形防蛇罩(6)位于筑巢腔(701)顶部;所述三通管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野外林区生态鸟类恢复用防蛇避风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箍(1)、连接杆(4)、弧形防蛇罩(6)、巢体(7)、三通管体(9)和静音散热扇(10);所述固定箍(1)由两部分构成,且固定箍(1)两部分通过螺栓(3)相连,并且固定块(2)安装在固定箍(1)外侧;所述连接杆(4)前后两端分别与固定块(2)和连接弯件(5)相连;所述弧形防蛇罩(6)连接于连接弯件(5)外侧;所述巢体(7)通过螺栓(3)固定连接于连接弯件(5)底部,且巢体(7)内部自上而下依次开设有筑巢腔(701)、吸气腔(703)和排气腔(704),并且弧形防蛇罩(6)位于筑巢腔(701)顶部;所述三通管体(9)连接于巢体(7)前侧,且三通管体(9)与巢体(7)内部相连通;所述静音散热扇(10)位于巢体(7)内部,且静音散热扇(10)与控制电路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野外林区生态鸟类恢复用防蛇避风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体(9)后端外侧呈环绕状设有六处卡钩(901),三通管体(9)后端滑动安插于巢体(7)前端所开设的进巢口(702)内,进巢口(702)内与筑巢腔(701)相连通,且进巢口(702)内侧呈环绕状开设有六处卡孔(7021),并且三通管体(9)后端卡钩(901)卡扣连接于进巢口(702)内部卡孔(7021)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野外林区生态鸟类恢复用防蛇避风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腔(704)底部开设有一处通孔(7041),排气腔(704)顶部外侧呈环绕状开设有八处排气孔(7042),且静音散热扇(10)安装于排气腔(704)底部通孔(7041)处,排气腔(704)底部通孔(7041)与吸气腔(703)相连通,并且吸气腔(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