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严风权专利>正文

一种升降加热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8347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升降加热桌,包括升降装置、发热装置和桌面,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底座、升降柱和连接板;所述升降柱立设在底座上,连接板与升降柱上端固接,桌面与连接板固接,连接板连同桌面在升降柱带动下进行上下升降活动;所述升降柱至少有两根,升降柱间通过传动机构联动同步进行升降;所述发热装置安装在底座上,发热装置外围围设有防护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升降加热桌升降稳定,且设置有发热装置可在寒冷季节进行取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升降加热桌
本技术涉及一种升降加热桌。
技术介绍
升降桌是可通过升降桌腿调节桌面高度的桌子,可根据人体的身高、坐姿等来调节高度。现有的升降桌一般通过四个升降桌腿进行支撑,四个桌腿上均安装升降机构,且每个升降机构设置有独立的驱动机构,由于四个桌脚为独立驱动升降的,难免出现升降过程不同步的情况,导致桌面倾斜,影响使用。此外,现有的升降桌的功能单一,无取暖功能,如果冬天使用发热装置取暖,为直接摆放在桌底,容易被碰倒,安全性能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升降加热桌,升降稳定且设置有发热装置可在寒冷季节进行取暖。本技术提出一种升降加热桌,包括升降装置、发热装置和桌面,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底座、升降柱和连接板;所述升降柱立设在底座上,连接板与升降柱上端固接,桌面与连接板固接,连接板连同桌面在升降柱带动下进行上下升降活动;所述升降柱至少有两根,升降柱间通过传动机构联动同步进行升降;所述发热装置安装在底座上,发热装置外围围设有防护网。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发热装置为电发热体,或为燃气炉。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升降柱包括外立柱、内立柱和螺杆;所述外立柱和内立柱为空心柱,外立柱立设在底座上,内立柱活动嵌套在外立柱内,内立柱的顶面与连接板连接,内立柱的底面与螺杆螺接,螺杆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以驱动内立柱进行上下升降活动;升降柱的螺杆间通过传动杆联动,传动杆与螺杆通过齿轮传动连接,同步进行转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内立柱的底面设有固设有一螺母,且螺母的螺孔与内立柱内部联通,所述螺杆与所述螺母螺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传动杆的两端连接有第一齿轮,螺杆的下端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垂直相交啮合进行传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安装在齿轮箱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升降柱有四根,呈矩形分布,其中一侧的两根升降柱的螺杆通过一传动杆传动连接,该传动杆作为主动杆通过电机驱动进行转动,该侧的螺杆与邻侧的升降柱的螺杆分别通过另一传动杆传动连接,该传动杆作为从动杆。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连接板与发热装置之间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与升降柱的外立柱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还包括基台,所述升降装置安装在基台上,所述基台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底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升降桌的升降装置内设置发热装置,发热装置外围设有防护网,通过发热装置在寒冷的冬日进行取暖,安全可靠。此外,本技术的升降桌将升降结构模块化,通过升降装置进行支撑升降,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多根联动的升降柱,升降柱同步进行升降以驱动桌面升降,稳定可靠。且升降装置可适配不同类型的桌面,无需逐个桌腿生产安装匹配,显著提高生产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的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的升降装置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的升降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Q部的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的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的升降装置与发热装置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方案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参见附图1-6,一种升降加热桌,包括升降装置、发热装置9、桌面7和基台8。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底座1、升降柱2和连接板3。所述升降柱2立设在底座1上,连接板3与升降柱2上端固接。所述升降装置安装在基台8中间固定,所述基台8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底座1。所述桌面7与连接板3通过螺丝固接,连接板3连同桌面7在升降柱2带动下进行上下升降活动。所述发热装置9立设在底座1中间,发热装置9外围围设有防护网91。所述发热装置9为电发热体,具体由电发热管弯曲而成,如图1所示(附图为清楚示意发热装置9,隐去部分防护网91)。所述升降柱2包括外立柱21、内立柱22和螺杆23。所述外立柱21和内立柱22为空心柱,外立柱21立设在底座1上,内立柱22活动嵌套在外立柱21内,内立柱22的顶面与连接板3连接,所述内立柱22的底面设有固设有一螺母24,螺母24的螺孔与内立柱22内部联通,所述螺杆23与所述螺母24螺接,且螺杆23上部伸入于内立柱22内。螺杆23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时,内立柱22沿螺杆23进行上下升降活动。所述底座1为矩形体,所述升降柱2有四根,分设在底座1的四角,其中一侧的两根升降柱2的螺杆23通过一传动杆4传动连接,该传动杆4作为主动杆4A通过电机5驱动进行转动。该侧的螺杆23与邻侧的升降柱2的螺杆23分别通过另一传动杆4传动连接,该传动杆4作为从动杆4B,主动杆4A带动其同侧的螺杆23转动时,螺杆23亦带动了从动杆4B转动,进而带动邻侧的螺杆23转动。传动杆4与螺杆23通过齿轮传动连接。具体的,所述传动杆4的两端连接有第一齿轮51,螺杆23的下端连接有第二齿轮52,所述第一齿轮51与第二齿轮52垂直相交啮合进行传动。第一齿轮51和第二齿轮52为锥齿轮且第一齿轮51与第二齿轮52安装在齿轮箱5上。所述齿轮箱5为方形,第一齿轮51和第二齿轮52安装在齿轮箱5的不同侧面上且其齿牙置于齿轮箱5内。升降柱2的螺杆23通过传动杆4联动同步进行转动。所述电机6包括转子61和轴套62,轴套62上套设有第三齿轮63,所述第三齿轮63为斜齿轮,所述转子61具有与第三齿轮63匹配的螺旋齿,传动杆4A穿设在轴套62内通过转子61驱动与轴套62同步转动。所述传动杆4、齿轮箱5和电机6均设于底座1内。底座1上设有开关11和升降按钮12,底座1内设有控制线路板,所述开关11、升降按钮12、电机6、和发热装置9与控制线路板电性连接。所述开关11包括电机开关和发热装置开关。所述升降按钮12用于控制升降柱2升降。使用时,打开电机开关,通过切换升降按钮12控制电机6转子61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电机6转动驱动作为主动杆4A的传动杆4转动,与该主动杆4A连接的螺杆23通过齿轮传动同步转动,螺杆23连接的第二齿轮52转动带动邻侧的从动杆4B转动,进而带动邻侧的螺杆23转动,螺杆23转动时,内立柱22根据螺杆23不同的转向进行向上或向下的升降活动,进而带动连接板3连同桌面7同步升降。实施例二参见附图7(附图为清楚示意发热装置9,隐去部分防护网91),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连接板3与发热装置9之间设有隔板92,所述隔板92与升降柱2的外立柱21连接;通过隔板92间隔,发热装置9的热气集中在桌底以下,避免发热装置9传热至桌面。本实施例优选连接板3为一块,其四角分别与升降柱2连接,其他设置多块连接板3,每块连接板3与一升降柱2连接的方案视为本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升降加热桌,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装置、发热装置和桌面,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底座、升降柱和连接板;所述升降柱立设在底座上,连接板与升降柱上端固接,桌面与连接板固接,连接板连同桌面在升降柱带动下进行上下升降活动;所述升降柱至少有两根,升降柱间通过传动机构联动同步进行升降;所述发热装置安装在底座上,发热装置外围围设有防护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加热桌,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装置、发热装置和桌面,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底座、升降柱和连接板;所述升降柱立设在底座上,连接板与升降柱上端固接,桌面与连接板固接,连接板连同桌面在升降柱带动下进行上下升降活动;所述升降柱至少有两根,升降柱间通过传动机构联动同步进行升降;所述发热装置安装在底座上,发热装置外围围设有防护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加热桌,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装置为电发热体,或为燃气炉。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升降加热桌,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柱包括外立柱、内立柱和螺杆;所述外立柱和内立柱为空心柱,外立柱立设在底座上,内立柱活动嵌套在外立柱内,内立柱的顶面与连接板连接,内立柱的底面与螺杆螺接,螺杆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以驱动内立柱进行上下升降活动;升降柱的螺杆间通过传动杆联动,传动杆与螺杆通过齿轮传动连接,同步进行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加热桌,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立柱的底面设有固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风权
申请(专利权)人:严风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