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透气鞋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8316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减震透气鞋底,鞋底基层的中部等距开设有通腔,鞋底基层的顶部等距开设有透气孔,透气孔的底端连接有挡片,挡片的中部等距开设有过滤孔,鞋底基层的中部位于通腔一侧位置处等距开设有减震腔体,减震腔体的内部填充有弹性泡棉,鞋底基层底部的一端粘结有第一防滑垫,鞋底基层的顶部安装有防水透气层,防水透气层的顶部等距连接有凸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通过透气孔和通腔的配合使用,使鞋底的透气性更好,保证鞋子内部干燥舒适,通过挡片和过滤孔的配合使用,避免有异物进入透气孔内部影响透气效果,通过防水透气层的使用,避免有水进入鞋底内部影响鞋子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减震透气鞋底
本技术涉及鞋
,具体为减震透气鞋底。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追求物质享受的需求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对日常必需品的要求越来越高,鞋是人们衣食住行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鞋底的功能直接影响行走的舒适度和疲劳状况;目前市场上的鞋底透气效果差,使鞋内的空气不易流通,鞋内部长时间密封和潮湿容易导致脚受到损伤,所以本技术提供了减震透气鞋底,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减震透气鞋底,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透气效果差,使鞋内的空气不易流通,鞋内部长时间密封和潮湿容易导致脚受到损伤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减震透气鞋底,包括鞋底基层,所述鞋底基层的中部等距开设有通腔,所述鞋底基层的顶部等距开设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的底端连接有挡片,所述挡片的中部等距开设有过滤孔,所述鞋底基层的中部位于通腔一侧位置处等距开设有减震腔体,所述减震腔体的内部填充有弹性泡棉;所述鞋底基层底部的一端粘结有第一防滑垫,所述第一防滑垫的底端等距开设有第一防滑槽,所述鞋底基层底部远离第一防滑垫的一端粘结有第二防滑垫,所述第二防滑垫的底端等距开设有第二防滑槽,所述鞋底基层的顶部安装有防水透气层,所述防水透气层的顶部等距连接有凸块。优选的,所述鞋底基层中部的一端连接有前保护块,所述鞋底基层中部远离前保护块的一端连接有后保护块。优选的,所述前保护块和后保护块均为硬性橡胶,所述前保护块和后保护块的顶端均高于防水透气层的顶端。优选的,所述通腔为方形柱孔,所述通腔贯穿于鞋底基层。优选的,所述透气孔为圆柱形孔,所述透气孔的底端延伸至通腔的内部。优选的,所述凸块的材质为软橡胶,所述凸块为半圆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1.设置有防水透气层、通腔、透气孔、挡片和过滤孔,通过透气孔和通腔的配合使用,使鞋底的透气性更好,保证鞋子内部干燥舒适,通过挡片和过滤孔的配合使用,避免有异物进入透气孔内部影响透气效果,通过防水透气层的使用,避免有水进入鞋底内部影响鞋子的正常使用。2.设置有第一防滑垫、第一防滑槽、第二防滑垫、第二防滑槽、前保护块和后保护块,通过第一防滑垫和第二防滑垫的配合使用,提高了鞋底与地面的摩擦力,保证行走时的稳定性,通过前保护块和后保护块的配合使用,对脚起到了保护作用,避免有硬物碰撞使脚受伤,且提高了鞋底的结构强度。3.设置有通腔、减震腔体和弹性泡棉,通过减震腔体和弹性泡棉的配合使用,可以吸收鞋底和地面接触时产生的震动,提高行走的稳定性,同时通过通腔的使用,对鞋底产生良好的缓冲减震作用。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防滑垫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通腔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透气孔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挡片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鞋底基层;2、通腔;3、透气孔;4、挡片;5、过滤孔;6、减震腔体;7、弹性泡棉;8、第一防滑垫;9、第一防滑槽;10、第二防滑垫;11、第二防滑槽;12、防水透气层;13、凸块;14、前保护块;15、后保护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减震透气鞋底,鞋底基层1的中部等距开设有通腔2,通腔2为方形柱孔,通腔2贯穿于鞋底基层1,增加鞋底的透气性,且对鞋底产生良好的缓冲减震作用,鞋底基层1的顶部等距开设有透气孔3,透气孔3为圆柱形孔,透气孔3的底端延伸至通腔2的内部,透气孔3与通腔2配合,使得鞋底的透气性良好,透气孔3的底端连接有挡片4,挡片4的中部等距开设有过滤孔5,避免有异物颗粒进入透气孔3内部影响鞋底的透气性,鞋底基层1的中部位于通腔2一侧位置处等距开设有减震腔体6,减震腔体6的内部填充有弹性泡棉7,可以吸收鞋底和地面接触时产生的震动,提高行走的稳定性;鞋底基层1底部的一端粘结有第一防滑垫8,第一防滑垫8的底端等距开设有第一防滑槽9,鞋底基层1底部远离第一防滑垫8的一端粘结有第二防滑垫10,第二防滑垫10的底端等距开设有第二防滑槽11,提高了鞋底与地面的摩擦力,保证行走时的稳定性,鞋底基层1的顶部安装有防水透气层12,防水透气层12由高分子防水透气材料与布料复合而成,提高鞋底的透气性,且避免有水进入鞋内部,防水透气层12的顶部等距连接有凸块13,凸块13的材质为软橡胶,凸块13为半圆形,增加脚底与鞋底的摩擦,避免脚和鞋之间发生滑动,鞋底基层1中部的一端连接有前保护块14,鞋底基层1中部远离前保护块14的一端连接有后保护块15,前保护块14和后保护块15均为硬性橡胶,前保护块14和后保护块15的顶端均高于防水透气层12的顶端,对脚趾和脚跟提高保护,避免脚趾和脚跟被硬物损伤。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减震透气鞋底过程中,通腔2和透气孔3提高了鞋底的透气性,使得鞋底与外界环境保持空气流通,保证鞋子内部干燥舒适,防水透气层12起到透气作用的同时,避免有水进入鞋内部,同时挡片4和过滤孔5将异物颗粒阻拦,避免有异物把透气孔3堵塞,且通腔2对鞋底起到了良好的减震缓冲作用,同时通过减震腔体6和弹性泡棉7的配合,将鞋底和地面接触时产生的震动吸收,提高了鞋子行走的稳定性;第一防滑垫8和第二防滑垫10对鞋底起到了防滑作用,且第一防滑槽9和第二防滑槽11的方向和形状均不同,对不同方向均有防护效果,增加了鞋底的稳定性,前保护块14和后保护块15对脚趾和脚跟起到保护作用,避免脚被异物碰撞损伤,且前保护块14和后保护块15提高了鞋底的结构强度,鞋底的前端和后端不易被磨掉,使鞋底不易变形,凸块13提高了脚底和鞋底的摩擦力,行走时不易脚滑。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减震透气鞋底,包括鞋底基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基层(1)的中部等距开设有通腔(2),所述鞋底基层(1)的顶部等距开设有透气孔(3),所述透气孔(3)的底端连接有挡片(4),所述挡片(4)的中部等距开设有过滤孔(5),所述鞋底基层(1)的中部位于通腔(2)一侧位置处等距开设有减震腔体(6),所述减震腔体(6)的内部填充有弹性泡棉(7);/n所述鞋底基层(1)底部的一端粘结有第一防滑垫(8),所述第一防滑垫(8)的底端等距开设有第一防滑槽(9),所述鞋底基层(1)底部远离第一防滑垫(8)的一端粘结有第二防滑垫(10),所述第二防滑垫(10)的底端等距开设有第二防滑槽(11),所述鞋底基层(1)的顶部安装有防水透气层(12),所述防水透气层(12)的顶部等距连接有凸块(13)。/n

【技术特征摘要】
1.减震透气鞋底,包括鞋底基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基层(1)的中部等距开设有通腔(2),所述鞋底基层(1)的顶部等距开设有透气孔(3),所述透气孔(3)的底端连接有挡片(4),所述挡片(4)的中部等距开设有过滤孔(5),所述鞋底基层(1)的中部位于通腔(2)一侧位置处等距开设有减震腔体(6),所述减震腔体(6)的内部填充有弹性泡棉(7);
所述鞋底基层(1)底部的一端粘结有第一防滑垫(8),所述第一防滑垫(8)的底端等距开设有第一防滑槽(9),所述鞋底基层(1)底部远离第一防滑垫(8)的一端粘结有第二防滑垫(10),所述第二防滑垫(10)的底端等距开设有第二防滑槽(11),所述鞋底基层(1)的顶部安装有防水透气层(12),所述防水透气层(12)的顶部等距连接有凸块(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透气鞋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世沛邓福高黄涛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美明达鞋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