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8314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儿童鞋,所述儿童鞋包括鞋底和连接于鞋底的鞋帮,鞋底包括脚跟支撑部和脚掌支撑部,脚跟支撑部的左右两侧中的至少一处设有第一限位部,第一限位部高于儿童鞋的内底面第一预定尺寸。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儿童鞋,通过在脚跟支撑部的位置处设置第一限位部,可以防止儿童在走路的过程中后脚跟晃动,从而可以使得儿童在走路的过程中可以较为稳定,不易摔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儿童鞋
本技术涉及鞋子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儿童鞋。
技术介绍
鞋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其最初的功能只是用来保护脚不免受外界环境的伤害,使行走的安全性得到保障。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增长,人们对鞋子的要求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高,刚开始走路的小朋友,步伐不稳定,后脚跟的晃动会导致摔倒造成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儿童鞋,所述儿童鞋可以使得儿童在走路的过程中可以较为稳定,不易摔倒。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儿童鞋包括鞋底和连接于鞋底的鞋帮,所述鞋底包括脚跟支撑部和脚掌支撑部,所述脚跟支撑部的左右两侧中的至少一处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高于所述儿童鞋的内底面第一预定尺寸。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儿童鞋,通过在脚跟支撑部的位置处设置第一限位部,可以防止儿童在走路的过程中后脚跟晃动,从而可以使得儿童在走路的过程中可以较为稳定,不易摔倒。另外,根据本技术的儿童鞋,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定尺寸与所述儿童鞋在该处的深度尺寸的比值在0.2到1的范围内。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脚掌支撑部的左右两侧中的至少一处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高于所述儿童鞋的内底面第二预定尺寸。可选地,所述第二预定尺寸与所述儿童鞋在该处的深度尺寸的比值在0.2到1的范围内。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鞋底包括外底和鞋垫,所述鞋垫铺设于所述外底内侧,所述鞋帮的周沿与所述鞋底的周沿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鞋帮上设有鞋口,所述鞋口位于所述脚跟支撑部的上方,且所述鞋口的侧边设有松紧口,所述鞋帮上连接有松紧带,所述松紧带用于锁紧或松开所述松紧口,所述松紧带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鞋底的左右两侧。可选地,所述松紧带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脚跟支撑部的左右两侧。可选地,所述外底内侧设有凹槽,所述第一限位部凸出所述凹槽的周壁上沿。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鞋底的侧面具有多条减震凹槽,多条所述减震凹槽围绕所述鞋底的侧面的周向均匀间隔开设置,或者,多条所述减震凹槽沿上下方向均匀间隔开地设在所述鞋底的侧面。可选地,在水平面的投影上,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均凸出于所述鞋底的侧面。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儿童鞋的一种鞋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儿童鞋的另一种鞋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儿童鞋的外底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0:儿童鞋;1:鞋底;11:外底;111:凹槽;12:第一限位部;13:第二限位部;14:第三限位部;15:第四限位部;16减震凹槽;2:鞋帮;21:鞋口;22:松紧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儿童鞋100。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儿童鞋100包括鞋底1和连接于鞋底1的鞋帮12,鞋底1包括脚跟支撑部和脚掌支撑部,这里的脚跟支撑部指的是鞋底1与脚跟接触的部分,脚掌支撑部指的是鞋底1与脚掌接触的部分。脚跟支撑部的左右两侧中的至少一处设有第一限位部12,第一限位部12高于儿童鞋100的内底面第一预定尺寸,这里的内底面指的是脚底面与鞋底1的接触面,第一预定尺寸指的是,鞋底1在内底面处的厚度,可以理解的是,对于鞋底1的制造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不同鞋底1的内底面处的厚度的设计,这里不作限制。进一步地,对于儿童,尤其是刚学会走路的儿童,在走路的过程中,步伐往往不太稳定,其后脚跟容易晃动,从而产生摔倒的危险,在一些示例中,可以在脚跟支撑部的左侧设置第一限位部12,在另一些示例中,可以在脚跟支撑部的右侧设置第一限位部12,还有一些示例中,可以在脚跟支撑部的左侧和右侧同时设置第一限位部12,通过在脚跟支撑部设置第一限位部12,第一限位部12可以对儿童的后脚跟进行限位,可以防止儿童在走路的过程中后脚跟晃动,从而可以使得儿童在走路的过程中可以较为稳定,不易摔倒。由此,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儿童鞋100,通过在脚跟支撑部的位置处设置第一限位部12,可以防止儿童在走路的过程中后脚跟晃动,从而可以使得儿童在走路的过程中可以较为稳定,不易摔倒。可选地,第一预定尺寸与儿童鞋100在该处的深度尺寸的比值在0.2到1的范围内,其中,这里的深度尺寸指的是在儿童鞋100内的空间的上下方向的高度,也就是说,将第一预定尺寸与儿童鞋100在该处的深度尺寸的比值限制在0.2到1之间,可以较好地对鞋子进行设计,也可以提高穿儿童鞋100后的舒适感,还可以较好地对第一限位部12进行设置。进一步地,第一预定尺寸与儿童鞋100在该处的深度尺寸的比值可以是0.2、0.3、0.4、0.42、0.63等,这里不作限制。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脚掌支撑部的左右两侧中的至少一处设有第二限位部13,在一些示例中,可以在脚掌支撑部的左侧设置第一限位部12,在另一些示例中,可以在脚掌支撑部的右侧设置第一限位部12,还有一些示例中,可以在脚掌支撑部的左侧和右侧同时设置第一限位部12。进一步地,第二限位部13高于儿童鞋100的内底面第二预定尺寸,这里的内底面指的是脚底面与鞋底1接触的平面,第二预定尺寸指的是,鞋底1在此处的厚度,可以理解的是,对于鞋底1的制造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不同鞋底1的内底面处的厚度的设计,这里不作限制,通过使得第二限位部13高于儿童鞋100的内底面第二预定尺寸,可以使得儿童在穿本技术实施例的儿童鞋100走路的过程中,第二限位部13可以对儿童的脚掌进行限位,可以防止脚掌在儿童走路的过程中发生晃动,而造成儿童摔倒。由此,通过在鞋底1上设置第一限位部12和第二限位部13,可以防止儿童的脚跟和脚掌发生晃动,从而使得儿童在走路的过程中较为稳定,不易摔倒。可选地,第二预定尺寸与儿童鞋100在该处的深度尺寸的比值在0.2到1的范围内,其中,这里的深度尺寸指的是在儿童鞋100内的空间的上下方向的高度,也就是说,将第二预定尺寸与儿童鞋100在该处的深度尺寸的比值限制在0.2到1之间,可以较好地对鞋子进行设计,也可以提高穿儿童鞋100后的舒适感,还可以较好地对第一限位部12进行设置。进一步地,第二预定尺寸与儿童鞋100在该处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儿童鞋,包括鞋底和连接于鞋底的鞋帮,所述鞋底包括脚跟支撑部和脚掌支撑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跟支撑部的左右两侧中的至少一处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高于所述儿童鞋的内底面第一预定尺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童鞋,包括鞋底和连接于鞋底的鞋帮,所述鞋底包括脚跟支撑部和脚掌支撑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跟支撑部的左右两侧中的至少一处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高于所述儿童鞋的内底面第一预定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定尺寸与所述儿童鞋在该处的深度尺寸的比值在0.2到1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鞋,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掌支撑部的左右两侧中的至少一处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高于所述儿童鞋的内底面第二预定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儿童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定尺寸与所述儿童鞋在该处的深度尺寸的比值在0.2到1的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儿童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包括外底和鞋垫,所述鞋垫铺设于所述外底内侧,所述鞋帮的周沿与所述鞋底的周沿连接。


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新耀范定海栾熙忠吴文斌
申请(专利权)人:英氏婴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