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范强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施工管理用的安全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83119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管理用的安全帽,属于安全帽领域。一种建筑施工管理用的安全帽,包括外壳和内壳,外壳和内壳之间设置有缓冲保护机构,缓冲保护机构包括气囊,气囊通过连接杆连接在外壳内壁和内壳外壁之间,外壳外壁上设置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部设有滑块,滑块与第一滑槽相匹配,滑块侧壁上设有防护镜,外壳外壁上还设置有耳部防护机构,耳部防护机构包括防护隔音耳罩,防护隔音耳罩与外壳转动相连,外壳外壁上转动连接有清理组件机构,内壳底壁上设置有固定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对作业人员的头部起到良好的保护效果且能够对安全帽进行清理,进而有效的提高安全帽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管理用的安全帽
本技术涉及安全帽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管理用的安全帽。
技术介绍
安全帽是防止冲击物伤害头部的防护用品;一般由帽壳、帽衬、下颊带和后箍组成;帽壳呈半球形,坚固、光滑并有一定弹性,打击物的冲击和穿刺动能主要由帽壳承受;帽壳和帽衬之间留有一定空间,可缓冲、分散瞬时冲击力,从而避免或减轻对头部的直接伤害;冲击吸性性能、耐穿刺性能、侧向刚性、电绝缘性、阻燃性是对安全帽的基本技术性能的要求。现有技术中的安全帽大多都是直接面向上方的落物,全都依靠安全帽的硬度硬抗冲击力,在安全帽受重物撞击后,工作人员的头部仍可能受到冲击力而受伤,缓冲效果差,以致当意外发生时大多都被砸伤,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现有技术中的安全帽的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因此我们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管理用的安全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安全帽结构简单,功能单一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管理用的安全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管理用的安全帽,包括外壳和内壳,所述外壳和内壳之间设置有缓冲保护机构,所述缓冲保护机构包括气囊,所述气囊通过连接杆连接在外壳内壁和内壳外壁之间,所述外壳外壁上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部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与第一滑槽相匹配,所述滑块侧壁上设有防护镜,所述外壳外壁上还设置有耳部防护机构,所述耳部防护机构包括防护隔音耳罩,所述防护隔音耳罩与外壳转动相连,所述外壳外壁上转动连接有清理组件机构,所述内壳内壁上设置有帽筛,所述内壳底壁上设置有固定机构。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下颚带,所述下颚带一端连接在内壳的底壁上,所述内壳底壁上开凿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壁上连接有第三转动轴,所述第三转动轴外壁和空腔内壁之间设置有扭簧,所述下颚带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三转动轴的外壁上。优选的,所述清理组件机构括第一转动轴和支撑架,所述第一转动轴连接在外壳的外壁上,所述支撑架连接在第一转动轴外壁上,所述支撑架内壁上连接有清理组件。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包括连接板和弧形板,所述连接板转动连接在第一转动轴外壁上,所述连接板内部开凿有第二滑槽,所述弧形板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槽内,且所述弧形板和滑槽之间设置有弹性件,且所述弧形板与外壳相抵。优选的,所述外壳外壁上设置有卡块,所述连接板外壁上设置有与卡块相匹配的卡槽。优选的,所述弧形板内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壁上转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远离凹槽的一端转动通过第二转动轴连接有帽檐,所述帽檐与弧形板滑动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炎布打扣机用冲杆,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建筑施工管理用的安全帽,通过设置有气囊,从而当有外物落入到外壳上时,通过设置的气囊,可以对内壳起到良好的缓冲作用,进而对工作人员的头部起到良好的保护效果,通过设有第一滑槽,使用时,使用者推动滑块沿着第一滑槽进行滑动,从而带出防护镜,从而在施工过程中会有些灰尘以及危险物品,防止进入到眼睛里,进而对眼睛起到了保护的作用,通过设置的耳部防护机构,从而可以对使用者耳部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进而有效的提高该装置的安全性能,通过设置的下颚带,从而便于快速的将安全帽固定在使用者头部,且能够有效的避免使用者在使用时发生安全帽掉落的情况,而产生安全隐患,通过设置的第三转动轴和扭簧,进而当使用者不用安全帽时,可以把下颚带进行收回到空腔乱拉乱扯的现象。2、该建筑施工管理用的安全帽,使用时,通过转动弧形板,进而带动连接在弧形板外壁上的连接板进行转动,从而带动连接板沿着帽壳外壁进行转动,进而带动清洗组件对帽壳进行清理,清理组件可以采用毛刷或柔性毛皮,从而有效的维持安全帽的整洁,进而增加安全帽的使用寿命,同时,也避免由于安全帽外壁上沾染大量的灰尘等,导致对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危害,从而对工作人员的健康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通过设置有弹性件,进而可以使的清理组件能够始终与外壳相抵,通过设置有卡槽和卡块,从而可以将连接板固定在外壳上,通过设置有帽檐和连杆,从而便于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对帽檐进行调节,从而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进行有效的遮阳、遮雨以及更好的对使用者的头部进行保护。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对作业人员的头部起到良好的保护效果且能够对安全帽进行清理,进而有效的提高安全帽的安全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管理用的安全帽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管理用的安全帽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管理用的安全帽的防护镜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管理用的安全帽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管理用的安全帽图1中B部分的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管理用的安全帽图2中C部分的放大图;图7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施工管理用的安全帽图2中D部分的放大图。图中:1、连接板;101、第一转动轴;102、第二转动轴;103、弧形板;104、第二滑槽;105、帽檐;106、连杆;107、弹性件;2、外壳;201、连接杆;202、气囊;203、第一滑槽;204、防护镜;205、滑块;206、卡块;3、内壳;301、空腔;302、第三转动轴;303、扭簧;304、下颚带;4、防护隔音耳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参照图1-7,一种建筑施工管理用的安全帽,包括外壳2和内壳3,外壳2和内壳3之间设置有缓冲保护机构,缓冲保护机构包括气囊202,气囊202通过连接杆201连接在外壳2内壁和内壳3外壁之间,外壳2外壁上设置有第一滑槽203,第一滑槽203内部设有滑块205,滑块205与第一滑槽203相匹配,滑块205侧壁上设有防护镜204,外壳2外壁上还设置有耳部防护机构,耳部防护机构包括防护隔音耳罩4,防护隔音耳罩4与外壳2转动相连,外壳2外壁上转动连接有清理组件机构,内壳3内壁上设置有帽筛,内壳3底壁上设置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下颚带304,下颚带304一端连接在内壳3的底壁上,内壳3底壁上开凿有空腔301,空腔301内壁上连接有第三转动轴302,第三转动轴302外壁和空腔301内壁之间设置有扭簧303,下颚带304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三转动轴302的外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管理用的安全帽,包括外壳(2)和内壳(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和内壳(3)之间设置有缓冲保护机构,所述缓冲保护机构包括气囊(202),所述气囊(202)通过连接杆(201)连接在外壳(2)内壁和内壳(3)外壁之间,所述外壳(2)外壁上设置有第一滑槽(203),所述第一滑槽(203)内部设有滑块(205),所述滑块(205)与第一滑槽(203)相匹配,所述滑块(205)侧壁上设有防护镜(204),所述外壳(2)外壁上还设置有耳部防护机构,所述耳部防护机构包括防护隔音耳罩(4),所述防护隔音耳罩(4)与外壳(2)转动相连,所述外壳(2)外壁上转动连接有清理组件机构,所述内壳(3)内壁上设置有帽筛,所述内壳(3)底壁上设置有固定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管理用的安全帽,包括外壳(2)和内壳(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和内壳(3)之间设置有缓冲保护机构,所述缓冲保护机构包括气囊(202),所述气囊(202)通过连接杆(201)连接在外壳(2)内壁和内壳(3)外壁之间,所述外壳(2)外壁上设置有第一滑槽(203),所述第一滑槽(203)内部设有滑块(205),所述滑块(205)与第一滑槽(203)相匹配,所述滑块(205)侧壁上设有防护镜(204),所述外壳(2)外壁上还设置有耳部防护机构,所述耳部防护机构包括防护隔音耳罩(4),所述防护隔音耳罩(4)与外壳(2)转动相连,所述外壳(2)外壁上转动连接有清理组件机构,所述内壳(3)内壁上设置有帽筛,所述内壳(3)底壁上设置有固定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管理用的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下颚带(304),所述下颚带(304)一端连接在内壳(3)的底壁上,所述内壳(3)底壁上开凿有空腔(301),所述空腔(301)内壁上连接有第三转动轴(302),所述第三转动轴(302)外壁和空腔(301)内壁之间设置有扭簧(303),所述下颚带(304)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三转动轴(302)的外壁上。


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强
申请(专利权)人:范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