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茄果类植物种植水培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8220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茄果类植物种植水培槽,涉及植物种植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槽体以及设置于槽体内的定植板,定植板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上插接有开口朝上的杯体,杯体内同轴设有定植篮,位于杯体底部与定植篮底部向接触的部分设有第二通孔,定植篮侧壁与杯体内壁之间设有培养基质;槽体内位于定植板下方的一侧连通有滤水池,滤水池与槽体之间设有过滤板,滤水池内设有潜水泵,潜水泵通过管体与杯体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定植板插接有多个杯体,且杯体内设有培养茄果类植物的定植篮,使每个杯体形成一个微型的培养槽,能够有效的将每个幼苗独立培养,避免之间相互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茄果类植物种植水培槽
本技术涉及植物种植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茄果类植物种植水培槽。
技术介绍
水培蔬菜是指大部分根系生长在营养液液层层中,只通过营养液为其提供水分、养分、氧气的一种栽培形式,其中以叶菜类最为常见,如生菜、木耳菜、空心菜、紫背菜等,还有一些果菜类蔬菜也可以水培,如黄瓜、甜瓜、番茄等;而在水培的前期,可采用营养土事先育好幼苗,在幼苗长有2叶1心至4叶1心期,用清水洗掉根系的土壤,剪掉老根或死根、死皮以及多余的侧生根,且消毒后,将其定植于水培槽内,通过加入营养液进行水培。现有的水培槽,通常将育好的茄果类植物幼苗,定植在栽培床的孔穴中后,放入含有营养液的槽中进行水培,但是,由于定植在同一个栽培床上,不便于每个幼苗的管理,且每个幼苗的根部由于管理不善,容易导致根部出现烂根滋生细菌,容易影响其他的幼苗,另外,现有的水培槽将营养液从定植好的幼苗底部供应营养液,使得营养液溶解氧不足,从而使位于同一个水培槽中的幼苗对营养的吸收不均衡,使每个幼苗的根部未能均衡的吸收营养,而影响幼苗的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茄果类植物种植水培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茄果类植物种植水培槽,包括槽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槽体内的定植板,所述定植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且每个所述第一通孔上均插接有开口朝上的杯体,每个所述杯体内均设有顶部与底部均为敞口的定植篮,每个所述杯体底部均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使所述定植篮底部与所述第一通孔贯通;所述定植篮侧壁与所述杯体内壁之间设有培养基质;所述槽体内位于所述定植板下方的一侧连通有滤水池,所述滤水池与所述槽体之间设有过滤板,所述滤水池内设有潜水泵,所述潜水泵通过管体与所述杯体上端连通。进一步,每个所述杯体底部的边缘部分向下延伸形成延伸端,所述延伸端插入所述定植板上,使所述杯体底部与所述定植板上表面抵接。进一步,每个所述定植篮上设有用于稳固茄果类幼苗的塞子,所述塞子沿径向切分成第一半塞子和第二半塞子,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半塞子和所述第二半塞子的切面处开设有纵向的凹槽,两个所述凹槽对称设置,且贯穿所述塞子的顶底面。更进一步,所述塞子为柔性的塞子,且与所述定植篮内壁相配合。更进一步,两个所述凹槽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半塞子和所述第二半塞子的中心。进一步,所述管体包括主管体、多个分管体以及多个软管,所述主管体一端与所述潜水泵连通,另一端与多个所述分管体连通,每个所述分管体的端部为封闭端,每个所述分管体上连通有多个所述软管,每个软管的出水端口位于所述培养基质上部。更进一步,位于每个所述分管体上靠近与所述主管体连接处均设有第一控制阀。更进一步,软管上均设有第二控制阀。进一步,所述槽体顶部四周设有用于搭设水培茄果类植物的架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茄果类植物种植水培槽,通过在定植板插接有多个杯体,且杯体内设有培养茄果类植物的定植篮,使每个杯体形成一个微型的培养槽,能够有效的将每个幼苗独立培养,避免之间相互影响;本技术通过茄果类幼苗定植于定植篮内,通过管体将营养液从杯体上方滴灌至位于定植篮侧壁与杯体内壁之间设有的培养基质,且营养液通过培养基质,将营养液传输至幼苗的根部,其余的液体流经杯体底部的第二通孔,且经第一通孔进入定植板底部,在压力差的作用下,通过过滤板流经至滤水池内再次使用,实现了营养液的循环利用,且在循环的过程中营养液中可以溶解部分供植物根部吸收所需的氧气,有效的提升植物根部的发育生长,能够避免根部腐烂,进一步有效提升幼苗的成活率。同时,采用循环的营养溶液培育茄果类植物,这样可以减少病害,提高番茄质量,适合绿色蔬菜栽培,可以实现在家里实现水培茄果类植物。本技术通过从上端侧面通过培养基质给幼苗的茄果类植株供给营养液,提高成活率,当茄果类植株不断生长,根系将穿过第二通孔进入第一通孔,其进入整个定值板下方,能进一步稳定根系的生长,促进茄果类植株生长,另外,为了提高成活率,培养基质可以为大颗粒的珍珠岩,有利于茄果类幼苗的保湿及对营养液的吸收。通过两个半体的塞子的凹槽拼接成中间用于放置幼苗的通孔,可先将幼苗放置于两半赛子的凹槽内,再拼接成完整的塞子,将连通幼苗放置于定植篮内,能够将通过茄果类幼苗定植于定植篮内,且能使幼苗稳固于定植篮内,实现了对幼苗的定植培养,有效的提升幼苗的生长,避免将幼苗被浸入营养液内。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茄果类植物种植水培槽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茄果类植物种植水培槽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中茄果类植物种植水培槽杯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中茄果类植物种植水培槽的第一半塞子和第二半塞子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涉及到的电机的电路连接均采用常规的电路连接方式,不涉及到任何创新。一种茄果类植物种植水培槽,如图1~4所示,包括槽体1以及设置于槽体1内的定植板2,定植板2水平设置于槽体1的中部,定植板2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201,且每个第一通孔201上均插接有开口朝上的杯体3,使得定植板2的第一通孔201上与杯体3底部相对应,实现了杯体的固定,可通过在定值板上开设插接杯体的通孔,将杯体通过插接形式实现开拆卸连接,便于后期对植物的维护和修剪;通过在每个杯体3内均设有顶部与底部均为敞口的定植篮302,每个杯体3底部均开设有第二通孔305,第二通孔305使定植篮302底部与定植板上的第一通孔201贯通;能够有效的将定植篮内的植物根系通过第二通孔及第一通孔向定植板底部生长,而吸收更多的营养物质,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当茄果类植株不断生长,根系将穿过第二通孔进入第一通孔,其进入整个定值板下方,能进一步稳定根系的生长,促进茄果类植株生长,其中,为了提高成活率,培养基质可以为大颗粒的珍珠岩,有利于茄果类幼苗的保湿及对营养液的吸收。通过在定植篮302侧壁与杯体3内壁之间设有培养基质303,通过培养基质在稳固定植篮的同时,为定植篮内的茄果类植物提供营养物质;通过在槽体1内位于定植板2下方的一侧连通有滤水池4,滤水池4与槽体1之间设有过滤板7,滤水池4内设有潜水泵6,潜水泵6通过管体与杯体3上端连通。为此,将营养液通过过滤板将水中的杂质过滤后,通过潜水泵将营养液杯体上端向杯体内输送营养液,从而实现了茄果类植物种植水培所用的营养液,可以单独向杯体上端向植物根系输送,使得植物根系吸收的营养成份更为均衡,同时,通过循环的形式供给水培植物的营养液,可以提高营养液内的含氧量,有效的促进水培植物根系的发育和生长;水培茄果类的幼苗时,可以在定植板2上等列均布插接有多个开口朝上的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茄果类植物种植水培槽,包括槽体(1)以及设置于所述槽体(1)内的定植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植板(2)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201),且每个所述第一通孔(201)上均插接有开口朝上的杯体(3),每个所述杯体(3)内均设有顶部与底部均为敞口的定植篮(302),每个所述杯体(3)底部均开设有第二通孔(305),所述第二通孔(305)使所述定植篮(302)底部与所述第一通孔(201)贯通;/n所述定植篮(302)侧壁与所述杯体(3)内壁之间设有培养基质(303);/n所述槽体(1)内位于所述定植板(2)下方的一侧连通有滤水池(4),所述滤水池(4)与所述槽体(1)之间设有过滤板(7),所述滤水池(4)内设有潜水泵(6),所述潜水泵(6)通过管体与所述杯体(3)上端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茄果类植物种植水培槽,包括槽体(1)以及设置于所述槽体(1)内的定植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植板(2)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201),且每个所述第一通孔(201)上均插接有开口朝上的杯体(3),每个所述杯体(3)内均设有顶部与底部均为敞口的定植篮(302),每个所述杯体(3)底部均开设有第二通孔(305),所述第二通孔(305)使所述定植篮(302)底部与所述第一通孔(201)贯通;
所述定植篮(302)侧壁与所述杯体(3)内壁之间设有培养基质(303);
所述槽体(1)内位于所述定植板(2)下方的一侧连通有滤水池(4),所述滤水池(4)与所述槽体(1)之间设有过滤板(7),所述滤水池(4)内设有潜水泵(6),所述潜水泵(6)通过管体与所述杯体(3)上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茄果类植物种植水培槽,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杯体(3)底部的边缘部分向下延伸形成延伸端,所述延伸端插入所述定植板(2)上,使所述杯体(3)底部与所述定植板(2)上表面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茄果类植物种植水培槽,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定植篮(302)上设有用于稳固茄果类幼苗的塞子(301),所述塞子(301)沿径向切分成第一半塞子(311)和第二半塞子(321),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半塞子(311)和所述第二半塞子(321)的切面处开设有纵向的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贞孙珂鲁自芳远富春李会松黄雅敏陈建华王红丽孔倩倩聂玉伟王鸿岳闵凯李丹辉周亚峰李克寒
申请(专利权)人:平顶山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