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深入苗圃进行选择起苗的移植器,竖向设置的滑套内匹配套装有滑杆,滑套下端固定连接有平衡支架,平衡支架支撑在苗圃中幼苗间隙的地面,滑杆的下端固定有筒状取苗铲,滑杆的上端固定有按压手柄,按压手柄向下能够推动滑杆沿滑套向下运动,设置有使滑杆相对于滑套能自动向上移动的复位机构;在滑套的下部固定有柱状推土框,柱状推土框为中空结构且底部为圆环框,该柱状推土框位于所述的筒状取苗铲正上方,且当筒状取苗铲向上移动后能够套装在柱状推土框的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方式简单,使用者基本无需弯腰操作,降低劳动强度,能够显著提高工作效率,该方案受到好评,具有很好的使用价值,适合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能深入苗圃进行选择起苗的移植器
本技术属于林业、园林生产用辅助工具
,具体涉及能深入苗圃中适合选择起苗的移植器。
技术介绍
将播种苗或营养繁殖苗在苗圃中起出后,经过移栽继续培育的移植苗。通过移植的苗木能增加营养面积,改善通风和透光条件,以及促进侧须根生长并提高质量和产量,传统的起苗方式是通过人工挖掘起苗,不仅耗费大量人力,也相当耗时,由于苗木生长不一致,需要有选择挑选生命力强适合移植的苗木先行起苗移植,然后在对后续幼苗根据生长状况再进行有选择地移植栽培,该过程通常需要多次挑选优苗先行移植。现有起苗机的结构包括机架和安装在机架上的成刀片状的起苗犁,这种起苗机适合大范围联系起苗作业,对于多次择优挑选幼苗的方式不适用,反而影响起苗移植效率,而且体积较大的起苗机不易深入密集幼苗区域进行挑选操作。另外,现有起苗机例如公开号为CN104472313B的一种起苗器结构,包括支板,支板为两个,两支板之间设有连接杆,连接杆至少为两个,支板外侧对应连接杆处安装有侧立板,侧立板与连接杆之间采用可旋转方式连接,两支板底部均安装有托杆,托杆与支杆之间采用可伸缩方式连接,托杆上横向设有预装件,预装件两端延伸在托杆外侧,预装件与托杆之间采用可拆卸方式连接,托杆顶部与支板连接,其底部与一底刀连接,底刀与托杆之间还连接有弹性片,弹性片上开有供托杆穿过的孔,底刀与托杆之间活动连接。但该方案在使用时只能将根系的多余的主根切断而不能将多余的侧根切断,这种方式是利用托杆作为土球的一个支撑,实质上是在幼苗侧根系没有被完全切断的情况下强制将土球拔出,容易存在苗木与土壤之间的脱离不够彻底,导致起苗过程中造成土壤牵连,影响其他没有被选择的弱小幼苗正常成长。另一个问题是现有起苗器在起苗时易因受力不均导致起苗后的树苗歪斜,影响后期种植,不能确保苗木根系质量要求,最终影响苗木的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目前起苗器缺乏在苗圃中选择移植的功能或选择移植时存在各种困难问题导致使用效果不佳,而通过人工选择移植耗费人力成本高和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且能够深入苗圃中快速起苗和灵活移植的移植器,用以改善目前园林移植工作条件,降低劳动强度和提高工作效率。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能深入苗圃进行选择起苗的移植器,竖向设置的滑套内匹配套装有滑杆,滑套下端固定连接有平衡支架,平衡支架支撑在苗圃中幼苗间隙的地面,滑杆的下端固定有筒状取苗铲,滑杆的上端固定有按压手柄,按压手柄向下能够推动滑杆沿滑套向下运动,设置有使滑杆相对于滑套能自动向上移动的复位机构;在滑套的下部固定有柱状推土框,柱状推土框为中空结构且底部为圆环框,该柱状推土框位于所述的筒状取苗铲正上方,且当筒状取苗铲向上移动后能够套装在柱状推土框的外侧。在所述滑套的中段位置固定有铰接座,铰接座通过销轴铰接有摆杆,摆杆的下端横向连接有约束板,同时在所述滑杆的下段设置有挡台,约束板能够支撑在挡台上侧,当摆杆摆动后约束板脱离挡台,使筒状取苗铲向上移动并套装在柱状推土框的外侧。滑套和辅杆的下端和上端分别通过下连接座和上连接座固定在一起,所述柱状推土框固定在滑套和辅杆支架。在所述摆杆上连接有拉簧,用以使摆杆回位且约束板卡在挡台上侧。所述的复位机构是在按压手柄与上连接件之间的滑杆段套装有主杆复位弹簧。所述的挡台为上端大于下端的圆锥形挡台,所述约束板包括固定约束板和弹性约束板,两者通过转轴铰接在一起,并安装有保持两者向内收缩的拉簧。在所述滑套外侧固定有平行限位板,所述摆杆匹配套装于平行限位板之间。有益效果:本技术移植器的下连接座向下固定连接有平衡支架,通常为三角架,能够支撑在苗圃中位于幼苗间隙的土层表面,且平衡支架为对称结构,能够保持整个装置处于平稳状态进行操作,保持滑套和辅杆都处于竖直状态,确保取土过程顺利进行。起苗过程中满足筒状取苗铲随滑杆一起升降运动,取苗铲为筒状结构且具有一定深度,能够深入浇水后潮湿土层中,复位弹簧的推力作用能够将取苗铲向上提起,取苗铲被提起后能够携带含苗土柱一起向上运动。当筒状取苗铲9向上移动后能够柱状推土框12能够进入筒状取苗铲9内侧,用以压迫筒状取苗铲9内苗土周围,使苗土从筒状取苗铲内脱落。2.本技术还可以通过采用中部挡止部件,约束板能够支撑在挡台上侧,当摆杆摆动后约束板脱离挡台,使筒状取苗铲向上移动并套装在柱状推土框的外侧。按压手柄被向下推时,筒状取苗铲能够深入土层。松开按压手柄时,摆杆和约束板同时向下摆动,筒状取苗铲随滑杆一起向上移动。移动的动力主要依靠复位弹簧的推力作用,但也可以借助于人力向上抬起按压手柄。从而能够实现将含苗土柱随装置转移到合适位置例如转移至种植区域坑洞或者培养容器后,再通过操控中部挡止部件实现卸土过程。3.本技术操作方式简单,使用者基本无需弯腰操作,降低劳动强度,能够显著提高工作效率,该方案受到好评,具有很好的使用价值,适合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铲土取苗状态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携苗提升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推苗入盘状态示意图。图4是图2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俯视图。图中标号:1为滑套,2为辅杆,3为下连接座,4为上连接座,5为滑杆,6为按压手柄,7为复位弹簧,8为固定座,9为筒状取苗铲,10为平衡支架,11为固定件,12为柱状推土框,13为铰接座,14为摆杆,15为把手,16为约束板,16a为固定约束板,16b为弹性约束板,17为挡台,18为含苗土柱,19为接苗盘,20为转轴,21为拉簧,22为平行限位板。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移植器采用如图1所示的结构,图1中可以看出,其主体部分是由滑套1、辅杆2(或管)、下连接座3和上连接座4固定组成,滑套1和辅杆2竖向平行布置,下连接座3和上连接座4分别固定在滑套1和辅杆2的下端和上端。下连接座3向下又固定连接有平衡支架10,该平衡支架10为对称结构,用于支撑在地面上,保持滑套1和辅杆2都处于竖直状态。其中,竖向设置的滑套1内匹配套装有滑杆5,滑杆5的下端通过固定座8(卡箍)固定有筒状取苗铲9,或者滑杆5下端焊接筒状取苗铲9,图中是将滑杆5与筒状取苗铲9连接的简化结构示意图,但要求满足筒状取苗铲9随滑杆5一起升降运动,且具有足够的强度。固定座8也可以是随筒状取苗铲9一体的半圆环状结构。在滑杆5的上端固定有按压手柄6,按压手柄6随滑杆5一起升降运动。同时又设置有能够使滑杆5自动向上移动的复位机构,即图1中的复位弹簧7。基于上述结构,按压手柄6被向下推时,筒状取苗铲9能够深入土层(浇水渗透后凝结的半湿润土层)中如图1所示。松开按压手柄6时,筒状取苗铲9随滑杆5一起向上移动,如图2所示。移动的动力主要依靠复位弹簧7的推力作用,但也可以借助于人力向上抬起按压手柄6,用人力向上抬起按压手柄时,需要脚踏压紧平衡支架10。在滑套1下部的下连接座3上固定有柱状推土框12,具体地,柱状推土框12中空结构且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深入苗圃进行选择起苗的移植器,其特征在于,竖向设置的滑套内匹配套装有滑杆,滑套下端固定连接有平衡支架,平衡支架支撑在苗圃中幼苗间隙的地面,滑杆的下端固定有筒状取苗铲,滑杆的上端固定有按压手柄,按压手柄向下能够推动滑杆沿滑套向下运动,设置有使滑杆相对于滑套能自动向上移动的复位机构;在滑套的下部固定有柱状推土框,柱状推土框为中空结构且底部为圆环框,该柱状推土框位于所述的筒状取苗铲正上方,且当筒状取苗铲向上移动后能够套装在柱状推土框的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深入苗圃进行选择起苗的移植器,其特征在于,竖向设置的滑套内匹配套装有滑杆,滑套下端固定连接有平衡支架,平衡支架支撑在苗圃中幼苗间隙的地面,滑杆的下端固定有筒状取苗铲,滑杆的上端固定有按压手柄,按压手柄向下能够推动滑杆沿滑套向下运动,设置有使滑杆相对于滑套能自动向上移动的复位机构;在滑套的下部固定有柱状推土框,柱状推土框为中空结构且底部为圆环框,该柱状推土框位于所述的筒状取苗铲正上方,且当筒状取苗铲向上移动后能够套装在柱状推土框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深入苗圃进行选择起苗的移植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滑套的中段位置固定有铰接座,铰接座通过销轴铰接有摆杆,摆杆的下端横向连接有约束板,同时在所述滑杆的下段设置有挡台,约束板能够支撑在挡台上侧,当摆杆摆动后约束板脱离挡台,使筒状取苗铲向上移动并套装在柱状推土框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能深入苗圃进行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军委,张昊,王子鸣,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宏拓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