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减粘降阻马铃薯仿生挖掘铲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82102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04 03:55
一种减粘降阻马铃薯仿生挖掘铲属农业机械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基于竹鼠牙齿结构、土壤堆积成核现象而设计的仿生挖掘铲,其中入土段为五边形平面结构,升土段的正面设有基于土壤堆积成核现象而设计的棱条结构,升土段的纵截面为仿生曲线结构,安装段为长方体结构;入土段、升土段和安装段自下至上顺序排列并光滑连接,入土段、升土段和安装段均为关于挖掘铲上中线ae的对称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有效降低马铃薯收获过程中挖掘铲工作阻力大、土壤黏附严重等不良影响,进而提高马铃薯收获机械的工作效率、延长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粘降阻马铃薯仿生挖掘铲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减粘降阻马铃薯仿生挖掘铲。
技术介绍
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实施以来,马铃薯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对马铃薯收获机械也就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挖掘铲是马铃薯收获机械的关键部件,直接影响马铃薯的收获效果及马铃薯收获机的工作性能。相关数据表明,挖掘铲所消耗的功耗可以占到马铃薯收获机整机功耗的20%以上,现有的马铃薯挖掘铲以各式的平面铲为主,虽也有其他形式的挖掘铲,但依然存在挖掘阻力大、土壤黏附严重等问题,不仅影响马铃薯收获机工作性能的发挥,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马铃薯的生产成本。因此,设计出破土能力强、挖掘阻力小、土壤黏附少的挖掘铲是很有必要的。利用仿生学方法,学习生物的结构、材料等特殊性能,将其应用于触土部件的减阻、减粘、耐磨等方面的研究和设计,已经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效果。竹鼠具有优秀的钻土打洞能力,其爪趾及四颗门牙是主要的土壤挖掘工具,而在粘重土壤中其四颗门牙中的下牙起主要的切削作用;土壤在触土部件表面流动的过程中,若遇到某些凸起结构,则会在凸起前方形成具有一定稳定结构的土核,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粘降阻马铃薯仿生挖掘铲,其特征在于:由入土段(A)、升土段(B)、安装段(C)组成,其中入土段(A)为五边形平面结构,升土段(B)的正面设有棱条结构(D),升土段(B)的纵截面为仿生曲线结构,安装段(C)为长方体结构;入土段(A)、升土段(B)和安装段(C)自下至上顺序排列并光滑连接,入土段(A)、升土段(B)和安装段(C)均为关于挖掘铲上中线ae的对称结构;入土段(A)、升土段(B)和安装段(C)的宽度W均为:140-180mm,厚度H均为8-10mm;工作状态下,安装段(C)与水平面的夹角γ为18-2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粘降阻马铃薯仿生挖掘铲,其特征在于:由入土段(A)、升土段(B)、安装段(C)组成,其中入土段(A)为五边形平面结构,升土段(B)的正面设有棱条结构(D),升土段(B)的纵截面为仿生曲线结构,安装段(C)为长方体结构;入土段(A)、升土段(B)和安装段(C)自下至上顺序排列并光滑连接,入土段(A)、升土段(B)和安装段(C)均为关于挖掘铲上中线ae的对称结构;入土段(A)、升土段(B)和安装段(C)的宽度W均为:140-180mm,厚度H均为8-10mm;工作状态下,安装段(C)与水平面的夹角γ为18-23°。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粘降阻马铃薯仿生挖掘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土段(A)为关于中线ae对称的五边形平面结构,入土段(A)的下端a点至入土段(A)上端的长度L1为:80-90mm,两斜边之间的夹角α为120°,两斜边上切削刃(1)的刃角β为:25-30°切削刃(1)前端的厚度H1为:1.6-2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云海禹江涛包健伦刘炫廷吴千高贵雄王慧鑫齐红岩吴思阳王虎彪刘玉成庄健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