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增伦专利>正文

全玻璃检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8061 阅读:3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理化检验领域的一种检砷用的玻璃仪器,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化学成分分析用的全玻璃检砷器。主要有玻璃磨口锥形瓶(1)和带吸收管(4)导气管(3)的玻璃磨面瓶塞(2)两部分组成。其中:磨面瓶塞(2)导气管(3)吸收管(4)互为一体。工作时气体从锥形瓶(1)通过导气管进气口(7)导气管(3)及导气管出气口(5)进入吸收管(4)内,气体即被吸收液吸收。瓶塞(2)取下时吸收管朝上可以竖置在实验台上,便于加液等操作。(*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理化检验领域的一种检砷用的玻璃仪器,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化学成份分析时的全玻璃检砷器。目前,理化检验中银盐法测砷为经典方法。该方法多使用橡皮塞、橡皮管等连接的检砷装置,此装置虽然取材容易,但存在以下缺点一是连接繁琐,操作不方便,且费时;二是因多处连接,容易造成漏气,致使实验结果不准确;三是装置材料需各实验室就地采取或自行制作,尤其是导气管等无统一规格,欠标准化,很难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检砷装置存在的连接繁琐、容易漏气和材料无统一规格等缺点,提供一种连接简单,操作方便,统一规格和易于标准化的检砷器。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对检砷装置的结构进行改进设计而实现的。其主要技术特征是磨面锥形瓶瓶塞2、导气管3、吸收管4互为一体。其主要技术特征是导气管3为一倒钩形,其出气口5为内径1—1.5mm的玻璃管。本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规格统一。由于磨面锥形瓶塞2、导气管3、吸收管4是互为一体的,省去了原装置的导气管之间的橡皮管连接及导气管与橡皮瓶塞之间的连接,这样既简化了连接手续,又达到操作方便和不漏气的优点;同时由于导气管3呈倒钩形其出气口5为内径1—1.5mm,并且直插吸收管4底部,能使气体畅通和统一规格,实现标准化,所以,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大大提高。另外,该检砷器全部使用玻璃材料,造制简单,成本低廉。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出的全玻璃检砷器的主视图。以下结合附图样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细节及工作情况。本技术包括一个玻璃磨口锥形瓶1及玻璃磨面锥形瓶塞2。锥形瓶1之瓶口由瓶塞2填塞。吸收管4与导气管3及瓶塞2互为一体,且吸收管4坐置于瓶塞2之上。导气管3经过瓶塞2的中央通过导气管进气口7与锥形瓶1相通;吸收管4与导气管3通过导气管出气口5相通;导气管3的下端可以填塞乙酸铅棉花6。工作时,将瓶塞2塞盖于锥形瓶1之上,气体通过进气口7进入导气管3,再经过出气口5进入吸收管4内,气体即被吸收液吸收。瓶塞2取下时吸收管朝上,可以竖置在实验台上,便于加液等操作。权利要求1.一种检测砷的全玻璃检砷器,该检砷器有一个玻璃磨口锥形瓶(1),玻璃磨面锥形瓶瓶塞(2),导气管(3),吸收管(4),其特征在于玻璃磨面锥形瓶塞(2)导气管(3)吸收管(4)是互为一体的。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玻璃检砷器,其特征在于导气管(3)为一倒钩形,其出气口(5)内径1—1.5mm。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玻璃检砷器,其特征在于吸收管(4)坐置于磨面锥形瓶塞(2)之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理化检验领域的一种检砷用的玻璃仪器,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化学成分分析用的全玻璃检砷器。主要有玻璃磨口锥形瓶(1)和带吸收管(4)导气管(3)的玻璃磨面瓶塞(2)两部分组成。其中磨面瓶塞(2)导气管(3)吸收管(4)互为一体。工作时气体从锥形瓶(1)通过导气管进气口(7)导气管(3)及导气管出气口(5)进入吸收管(4)内,气体即被吸收液吸收。瓶塞(2)取下时吸收管朝上可以竖置在实验台上,便于加液等操作。文档编号G01N31/00GK2233087SQ9523309公开日1996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1995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1995年1月19日专利技术者胡增伦, 郭爱芝, 张青莲, 陈越峰 申请人:胡增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检测砷的全玻璃检砷器,该检砷器有一个玻璃磨口锥形瓶(1),玻璃磨面锥形瓶瓶塞(2),导气管(3),吸收管(4),其特征在于玻璃磨面锥形瓶塞(2)导气管(3)吸收管(4)是互为一体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增伦郭爱芝张青莲陈越峰
申请(专利权)人:胡增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