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将预应力元件引入到塔架中的方法、安装装置、退卷装置和转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8059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4: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将预应力元件(2)在其各自所规定的最终位置处引入到塔架(1)中的方法,其中分别将当前有待拉入的预应力元件(2)引入到所述塔架(1)的内部空间中、将其与绞盘(7)的牵引绳(6)连接并且借助于所述绞盘(7)将其从下往上拉入所述塔架(1)中。在此建议,为此利用能旋转地支承在基本框架(12)中的悬臂(13)将安装装置(10)安放到所述塔架(1)的锚固环(11)上、尤其是安放到转接件上。随后,使所述悬臂(13)对准当前有待拉入的预应力元件(2)的安装位置并且拉入所述预应力元件(2)并且将其锚固在所述锚固环(11)上。在此通过所述安装装置(10)来导引所述绞盘(7)的牵引绳(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将预应力元件引入到塔架中的方法、安装装置、退卷装置和转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将预应力元件在其各自所规定的最终位置处引入塔架中的方法,其中分别将当前有待拉入的预应力元件引入到所述塔架的内部空间中、将其与绞盘的牵引绳连接并且借助于所述绞盘将其从下往上拉入到所述塔架中。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将预应力元件引入塔架中的安装装置,该安装装置具有用于将该安装装置固定在塔架上的基本框架;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将预应力元件引入塔架中的、具有底座和能旋转地支承在所述底座上的卷筒的退卷装置;并且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将预应力元件引入塔架中的转接器装置,其中所述转接器装置具有用于将该转接器装置与牵引绳连接的负载吊环以及用于将该转接器装置与所述预应力元件连接的连接体。
技术介绍
尤其对于风力发电设备来说,需要具有部分很大高度并且由此很高稳定性的塔架。对此来说,具有由混凝土构成的下部区域的所谓的混合塔已经经受考验,所述下部区域通常由混凝土成品件所组成并且在下一个步骤中要将由钢构成的塔尖安放到所述下部区域上。为了保证混凝土塔架中的必要的稳定性并且分布钢尖的负载,要用预应力元件在混凝土部件的整个长度上将其拉紧。通常由钢索构成的预应力元件必须在安装时一直被敷设到混凝土塔的上端部上,在那里将其固定在将混凝土塔与钢尖连接的转接件上。在过去,为此将所述预应力元件在被卷绕的状态中用起重机提升到所述转接件上并且从上往下引入塔架中。这种技术比如由文献DE102014218073A1已知。在此不利的是,耗时很高并且由于强制必需的起重机而存在很高成本。首先在由于气候引起的停止时间里强制必需的起重机引起巨大成本。由文献WO2017/039975A1提出一种不用起重机的方法。在此设置了一种具有已经浇入的系杆的转接件。在所述系杆上固定有转向辊,通过所述转向辊来导引卷扬钢丝绳,所述卷扬钢丝绳由处于塔架的下部区域中的卷扬机来驱动并且由所述卷扬钢丝绳相应地从下往上将预应力元件拉到塔架中。分别通过锚板将预应力元件与其他系杆连接。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强制必需的系杆以及用于每个单个的预应力元件的转向辊的费时的安装/拆卸。所有迄今为止的方法的共同点是,在被卷绕在卷盘或者卷筒上的状态中提供有待安装的预应力元件。在安装预应力元件之后同样又必须运走所述卷筒,这引起物流上的开销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由此,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任务是,提出一种方法和相应的装置,它们能够从下方来简化地安装无卷盘的预应力元件。该任务通过具有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的一种方法、一种安装装置、一种退卷装置和一种转接装置来解决。按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描述了将预应力元件优选在没有起重机的情况下朝塔架中放到其各自所规定的最终位置上的情况。在此,分别将当前有待拉入的预应力元件引入塔架的内部空间中、将其与绞盘的牵引绳连接并且借助于所述绞盘将其从下往上拉入所述塔架中。在此建议,为此利用能旋转地支承在基本框架中的悬臂将安装装置安放到塔架的转接件上、尤其是安装到锚固环上。随后,使所述悬臂对准当前有待拉入的预应力元件的安装位置并且拉入所述预应力元件并且将其锚固在所述锚固环上。在此通过所述安装装置来导引所述绞盘的牵引绳。为了实施所描述的方法,在所述转接件上不需要强制的系杆。所述安装装置优选刚好一次搭建而成。为了拉入各个预应力元件,仅仅相应地使能旋转地得到支承的悬臂对准。所述按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因此有时效性并且很灵活。除了预应力元件的安装之外,所述具有牵引绳和绞盘的安装装置比如同样能够用于将人员和/或其他材料运送到塔架的上部区域中。特别有利的是,在锚固第一预应力元件之后将所述安装装置的悬臂转动到接下来的预应力元件的安装位置中,送回所述绞盘的牵引绳并且将接下来的预应力元件与牵引绳连接并且借助于所述绞盘将其拉入。为了进行顺利的工作过程,这一点比如在实施第一预应力元件上的最终的工作、像比如塔架的下部件上的锚固的时候就已经能够进行。此外,有利的是,所述绞盘布置在塔架的内部空间中、尤其是布置在塔脚中或者布置在塔架的地基上并且通过所述安装装置的至少一个转向机构又将所述绞盘的牵引绳向下导引。这允许使用优选功率强大的绞盘,所述绞盘由于其重量而仅仅必须在十分费力的情况下才被置于塔架的锚固区域中。此外,尤其能够在塔脚区域/塔架地基中进行锚固。相应的绞盘比如能够具有大约700kg的质量并且实现预应力元件的大约15m/min的提升速度。但是,作为替代方案,同样能够考虑将所述绞盘布置在塔架的上部区域中、比如布置在安装装置处。优选通过所述安装装置的两个转向辊来导引所述牵引绳。能够考虑,将至少一个附加的转向辊布置在所述塔架的内壁上。因此,按所述塔架的内部中的位置空间情况,能够灵活地导引所述牵引绳。另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在于,在所述塔脚的区域中设置转向机构,该转向机构能够将所述预应力元件事先定位在后来的锚固位置的下面。另外,对所述方法来说有利的是,通过所述转接件和/或塔架的布置在预应力元件的安装位置中的包套管来导引所述牵引绳并且而后才将所述牵引绳与所述预应力元件连接。这允许在没有额外的开销的情况下通过包壳管来穿引预应力元件。这样的穿引比如在将预应力元件锚固在转接件或者塔架的上侧面上时是必要的。尤其能够就这样以简单的方式用锁紧螺母从上方来固定所述预应力元件。在另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中,用所述预应力元件的有待锚固的一侧通过最终施加的锚固元件、比如锁紧螺母来导引所述牵引绳。此外有利的是,借助于转接装置将所述绞盘的牵引绳与所述预应力元件的锚固件、尤其是固定锚固件连接。在锚固预应力元件时要在固定锚固件与夹紧锚固件之间进行区分,其中所述预应力元件的在夹紧锚固件上的应力通常通过液压压力机在安装结束时来产生。至少一个被确定用于将预应力元件锚固在塔架的上部区域中的锚固件有利地在拉入预应力元件之前的时刻优选被安装在预应力元件的端部处。对于按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来说十分有利的是,将所述绞盘的牵引绳借助于转接装置与这个锚固件连接。由此,用于牵引绳的作用点不一定是预应力元件的一体的组成部分或者其锚固件,并且在制造预应力元件时由按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看来最好不必进行调整。作为替代方案,能够考虑所述转接装置与所述预应力元件的直接连接,如果在后来才添加所述锚固件装置。比如能够用优选四根螺钉将所述转接装置与所述锚固件连接。此外,能够借助于起重机吊钩将所述牵引绳与所述转接装置连接。为了改进钢绳导引,所述转接装置优选具有压载机构(Ballastierung)。能够如此设计所述转接装置及其与锚固件的连接,从而能够在没有调整的情况下通过所述包套管和锚固元件来进行穿引。为此,所述转接装置的直径优选不应该大于预应力元件的直径。在所述方法的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中,将所述预应力元件在无卷盘地卷绕的情况下运送到建造工位并且将其引入具有能转动的容纳盘的退卷装置中。由此避免了由于卷盘的来回运送所产生的物流开销。优选用皮带将所述预应力元件保持在其被卷绕的状态中并且就这样将其拉入退卷装置中。比如能够借助于叉车将所述预应力元件引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将预应力元件(2)在其各自所规定的最终位置处引入到塔架(1)中的方法,其中分别将当前有待拉入的预应力元件(2)引入到所述塔架(1)的内部空间中、将其与绞盘(7)的牵引绳(6)连接并且借助于所述绞盘(7)将其从下往上拉入所述塔架(1)中,/n其特征在于,/n利用能旋转地支承在基本框架(12)中的悬臂(13)将安装装置(10)安放到所述塔架(1)的上端部上、尤其是安放到转接件、优选锚固环(11)上;/n使所述悬臂(13)对准当前有待拉入的预应力元件(2)的安装位置;/n并且拉入所述预应力元件(2)并且将其锚固在所述塔架(1)的上端部上,其中通过所述安装装置(10)来导引所述绞盘(7)的牵引绳(6)。/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307 DE 102018105276.61.一种用于将预应力元件(2)在其各自所规定的最终位置处引入到塔架(1)中的方法,其中分别将当前有待拉入的预应力元件(2)引入到所述塔架(1)的内部空间中、将其与绞盘(7)的牵引绳(6)连接并且借助于所述绞盘(7)将其从下往上拉入所述塔架(1)中,
其特征在于,
利用能旋转地支承在基本框架(12)中的悬臂(13)将安装装置(10)安放到所述塔架(1)的上端部上、尤其是安放到转接件、优选锚固环(11)上;
使所述悬臂(13)对准当前有待拉入的预应力元件(2)的安装位置;
并且拉入所述预应力元件(2)并且将其锚固在所述塔架(1)的上端部上,其中通过所述安装装置(10)来导引所述绞盘(7)的牵引绳(6)。


2.根据前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在锚固所述预应力元件(2)之后将所述安装装置(10)的悬臂(13)转动到接下来的预应力元件(2)的安装位置中;送回所述绞盘(7)的牵引绳(6);并且将所述接下来的预应力元件(2)与所述绞盘(7)的牵引绳(6)连接并且借助于所述绞盘(7)将其拉入。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绞盘(7)布置在所述塔架(1)的内部空间中、尤其是布置在所述塔架(1)的地基上并且通过所述安装装置(10)的至少一个转向机构又将所述绞盘(7)的牵引绳(6)向下导引。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转接件或者锚固环(11)和/或塔架(1)的、布置在预应力元件(2)的安装位置中的包套管(15)来导引所述牵引绳(6)并且而后才将所述牵引绳(6)与所述预应力元件(2)连接。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预应力元件(2)和/或塔架(1)的、布置在预应力元件(2)的安装位置中的锚固元件(19)来导引所述牵引绳(6)并且而后才将所述牵引绳(6)与所述预应力元件(2)连接。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借助于转接装置(16)将所述绞盘(7)的牵引绳(6)与所述预应力元件(2)的锚固件(25)、尤其是固定锚固件连接。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预应力元件(2)在无卷盘地卷绕的情况下运送到建造工位并且将其置入到具有能转动的容纳盘(22)的退卷装置(3)中。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穿过在所述塔架(1)的下部区域中的开口(8)来引入所述预应力元件(2)。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借助于附加的转向机构在所述塔架(1)的下部区域中使所述预应力元件(2)转向。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在拉入当前有待拉入的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U·巴德尔U·希勒
申请(专利权)人:马克斯·博格风能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